鄧谷霖 朱君 李國春
摘要:目的 探討臨床藥師運用可移動穿戴設備對高血壓患者進行用藥教育及用藥監(jiān)護的可行性。方法 通過分析高血壓患者的用藥特點,借助互聯網優(yōu)勢,探討可移動穿戴設備在臨床藥師用藥教育中能發(fā)揮的作用。結果 臨床藥師借助“互聯網+可移動穿戴設備”等工具,以“用藥宣教+生活指導”的方式對高血壓患者進行健康管理,定期監(jiān)測患者血壓數據、心率數據、運動數據和睡眠數據,能為廣大高血壓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方便、快捷的高血壓管理辦法,具有實用性與有效性。結論 臨床藥師將“互聯網+可穿戴移動設備”引入高血壓慢病患者的健康管理中,理論上可使管理模式更加便捷,降低患者的用藥風險,促進合理用藥,提高患者對自身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減少高血壓并發(fā)癥,控制醫(yī)療費用支出,提高生存質量,具有很強的可行性。
前言
目前,我國確診慢病患者2.6億人,并且每年以8.9%的速度遞增,慢病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86.6%[1]。這其中,高血壓人群最多,我國人群高血壓的患病率仍呈升高趨勢。中國高血壓調查最新數據顯示,2012-2015年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粗率為27. 9%(標化率23. 2%),與1958-1959年、1979-1980年、1991年、2002年和2012年進行過的5次全國范圍內的高血壓抽樣調查相比[2],雖然各次調查總人數、年齡和診斷標準不完全一致,但患病率總體呈增高的趨勢。我國部分高血壓患者存在用藥期間隨意停藥或減少劑量情況,喜聽信廣告以保健品代替藥物,未發(fā)病時經常忘記服藥,沒有自我監(jiān)測血壓和入院復查的習慣,高血壓知曉率及控制率相對較低,大部分患者仍依賴社區(qū)及醫(yī)院診室進行血壓監(jiān)測。臨床藥師通過藥物重整、用藥指導、用藥教育和不良反應監(jiān)測能對高血壓患者起到良好的用藥督促和指導作用,保障其合理用藥,控制血壓范圍,減少并發(fā)癥,同時指導患者通過情志、飲食、運動、睡眠等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進行調養(yǎng)。
1.臨床藥師如何運用互聯網優(yōu)勢
臨床藥師借助微信、qq等交互平臺,將患者用藥信息收集后再對不同年齡、性別和不同基礎疾病等情況分別進行分析,可從藥物相互作用、藥物配伍、用法用量、給藥途徑、依從性、心理狀態(tài)、生活方式和經濟情況等多維度進行“患者-藥物-生活”相關性分析,根據分析結果給予患者主動、時效性強的個體化用藥干預和健康生活指導。借助可移動穿戴設備的便利性、實時性的特點,臨床藥師還可將患者每日血壓數據、心率數據、睡眠數據、運動數據以APP形式直觀反映出來,并上傳至健康管理平臺,為醫(yī)務人員制定患者個性化用藥、運動、睡眠、飲食計劃提供參考資料,并對患者相應指標進行監(jiān)測和預警?;颊咭部筛鶕陨砀黜棓祿{整生活作息習慣,加強自我養(yǎng)生保健意識。
2.臨床藥師如何運用可移動穿戴設備工具
臨床藥師借助可移動穿戴設備工具,以“用藥宣教+生活指導”的方式對高血壓患者進行健康管理,可定期監(jiān)測患者血壓數據、心率數據、運動數據和睡眠數據,分析其是否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在此過程中,可總結出高血壓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法,并在社區(qū)中進行試點,探索該管理方法的實用性與有效性,最后將該管理方法進行推廣實施,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方便、快捷的高血壓管理辦法,控制好患者病情,減少不必要的醫(yī)療費用支出。
3.臨床藥師如何將“互聯網+可移動穿戴設備”用于健康管理
臨床藥師通過建立互聯網+可移動穿戴設備的慢病管理數據平臺,記錄高血壓慢病患者的健康信息、就診記錄、及自我管理的數據,為大數據分析提供有力的依據。通過“互聯網+可移動穿戴設備”的宣傳與監(jiān)測方式,運用“合理用藥宣教+健康生活指導”的方法干預,加強高血壓患者的自我養(yǎng)生保健意識,按時、規(guī)律、合理用藥,控制好血壓,從理論上來說能減少高血壓并發(fā)癥,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方便的高血壓防治途徑,減少不必要的醫(yī)療費用支出,具有重要研究意義。
小結
藥師將“互聯網+可穿戴移動設備”引入慢病患者的健康管理中,使管理模式更加便捷,降低了患者的用藥風險,促進了合理用藥,可提高患者對自身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并將總結出的高血壓健康管理模式向社區(qū)推廣,建立網絡化的信息管理系統(tǒng),采用用藥宣教+生活指導等多種方式提高患者的防病知識和自我保健意識,規(guī)范和合理化使用抗高血壓藥物,幫助大量高血壓患者控制好病情,降低高血壓并發(fā)癥,減少不必要的醫(yī)療費用支出,提高生存質量,同時也能開啟“以患者為中心”的網絡藥學服務理念和藥師職能轉變的新紀元。
參考文獻:
[1]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年)[Z]. 2015-07.
[2]高血壓聯盟(中國),中國醫(y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高血壓分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J]. 中國心血管雜志,2019,24(1):24-33.
基金項目:西南醫(yī)科大學-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中醫(yī)醫(yī)院聯合項目,項目編號:2020XYLH-077
作者簡介:鄧谷霖,男,碩士,主管藥師,研究方向:靜脈用藥集中調配和臨床藥學;
李國春,女,碩士,主任藥師,研究方向:靜脈用藥調配中心管理和臨床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