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赫,鄭融橋
(南京工業(yè)大學,江蘇 南京 211816)
香包,古時又被稱為“香囊”“容臭”等。《離騷》《孔雀東南飛》等文章中都有關于香包的描寫[1]。香包大多寄托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殷切希望與向往,而在各種香包藝術中,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徐州香包享有盛譽。
徐州香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代。在漢代,徐州被稱為彭城。徐州位于蘇、魯、豫、皖、冀5個省份的交界之處,從古至今,接連不斷的戰(zhàn)爭造成徐州處處都是古戰(zhàn)場遺跡的別致景象,徐州也因此出土了許多漢代文物,體現(xiàn)了徐州作為彭城古都的深厚文化底蘊[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傳統(tǒng)民俗逐漸被人們淡忘,現(xiàn)在很少有年輕人佩戴香包飾品。2008年,徐州香包被正式列為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其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藝術價值和民族精神,值得人們傳承與發(fā)揚。
過去,香包曾被視為人與人之間情感的象征。婦女們?yōu)樽优⒄煞蚧蚣磳⑦h行的親人制作香包,一方面是用以祈福,保佑親人平安歸來[3];另一方面也是一種提醒,告訴佩戴者,家中會一直有人等待他的歸來。情人之間互送香包,一針一線之中包含著濃濃的愛意,表達了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美好期盼。
在民間,婚慶等喜事一般都有贈送香包的習俗,人們覺得喜事用的香包十分吉利,仿佛喜氣也會被帶到自己身上。在人際交往中,互贈香包是一種常見的做法,仿佛能將自己的好運帶給他人。
徐州民間認為五月是五毒(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出沒之時,因此,從四月下旬起,人們就開始準備端午所用的物品,制作五毒造型的香包或繡著五毒紋樣的香包,并在香包內(nèi)裝上能驅(qū)散昆蟲的草藥,達到驅(qū)趕五毒的目的[4]。
3.1.1 幾何造型
在徐州香包中,常見的幾何造型有圓形、方形、菱形、葫蘆形、心形、元寶形、扇形、燈籠形等。其中,方形、菱形簡潔大方,葫蘆形圓潤飽滿,燈籠形、心形別致大氣。這類香包大多造型簡單,配以文字紋樣或動物紋樣等,適合掛在屋子里,營造喜慶的節(jié)日氛圍。
3.1.2 動物造型
在徐州香包中,動物造型占有很大比例,尤其是 “五毒”造型的香包。其中,綠色蟾蜍的造型圓潤可愛,在背面繡上其他幾種“五毒”紋樣,形成鮮明的顏色對比,使紋樣更生動[5]。除了“五毒”造型,十二生肖也是徐州香包常用的動物造型,例如老虎。將香包縫制在虎頭鞋、虎頭帽等物品上,多采用鮮艷的顏色,在實用的基礎上增添了一抹別樣的韻味。另外,還有龍、鳳、麒麟等現(xiàn)實中不存在但頗具吉祥寓意的動物造型。
3.1.3 植物造型
徐州香包的植物造型有葫蘆形、白菜形、蓮花形等,其中以葫蘆形和白菜形最為常見。徐州香包的植物造型通常都有特殊的寓意,比如白菜寓意發(fā)財,借植物造型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3.1.4 文字造型
徐州香包的文字造型一般以福、祿、壽、喜等字樣為主,單從這些文字中就可以看出手工藝者想要向外界傳達的信息。福字造型的徐州香包一般有正福與倒福兩種類型,倒福香包意為“福到了”;壽字和喜字香包一般為變體造型,使文字和其他裝飾藝術相融合,具有明顯的裝飾特征。這類香包的顏色通常都為紅色,烘托出喜慶的氛圍。
3.1.5 人形娃娃造型
人形娃娃香包是徐州香包中制作技藝最精良、手工最復雜的一種,通常幾個同時出現(xiàn):兩子為好事成雙,三子為三陽開泰,四子為事事如意,五子為五子登科,六子為六六大順,七子為七巧,八子為八寶,九子為九連環(huán),十子為十全十美[6]。人形娃娃香包的制作工藝復雜,娃娃的頭發(fā)、肢體、衣服都制作得十分精細,大多采用鮮艷的顏色,富有喜慶意味。娃娃的動作千姿百態(tài),憨態(tài)可掬,極富動感,生動有趣。
3.2.1 幾何紋樣
幾何紋樣是徐州香包中常見的紋樣。手工藝者通常將帶有“吉祥”“如意”等喜慶寓意的幾何紋樣繡在香包上,比如錢幣、祥云等紋樣,有時單個出現(xiàn),有時與其他紋樣同時出現(xiàn),交錯組合,傳達手工藝者的美好祝愿。例如,元寶紋樣的香包與“日進斗金”字樣組合出現(xiàn),有“恭喜發(fā)財”的含義。香包上的元寶造型渾圓飽滿,是以“財”為主題的香包主要運用的紋樣之一。
3.2.2 文字紋樣
文字紋樣也是徐州香包中常見的紋飾。手工藝者大多直接將自己想要傳達的內(nèi)容繡在香包上,除了常見的福、祿、壽、喜等字樣外,成語和詩歌也常常出現(xiàn)在香包上。例如繡有“出入平安”字樣的香包,在簡單大氣的外表下,蘊含著平安的美好愿望。
3.2.3 動物紋樣
在徐州香包的裝飾紋樣中,常見的動物紋樣有十二生肖紋樣、五毒紋樣、龍紋、鳳紋等。
十二生肖紋樣多采用寫實的處理手法,通過十二生肖與其他吉祥紋樣的結(jié)合體現(xiàn)十二生肖的形象和寓意。每年的農(nóng)歷新年,徐州人都會在香包上繡上動物屬相紋樣,這類香包大多以紅色為底色,突出“本命年”的喜慶氣氛。其中,虎紋樣是最常見的。香包上的虎紋樣多采用寫實的描繪手法,給人莊重威嚴的感覺,但它出現(xiàn)在兒童的虎頭鞋、虎頭帽上時,又給人一種嚴肅中透著一絲俏皮的感覺,更顯兒童的活潑可愛。龍紋樣作為十二生肖中唯一臆想出來的動物紋樣,在徐州香包中也較為常見。龍在中國人心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龍紋可以說是最吉祥的紋樣。因此,徐州人將龍繡在香包上,希望能為自己帶來好運。
五毒紋樣包括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相傳,端午前夕正是五毒出沒的時節(jié)。因此,人們將五毒紋樣繡在香包上驅(qū)趕五毒。五毒紋樣也常被繡在小孩子的肚兜上,端午節(jié)時,小孩子穿上肚兜、戴上香包,起到祈福驅(qū)毒的作用。這類五毒紋樣多被刻畫得比較可愛,富有童趣。此外,還有蝙蝠紋樣、蝴蝶紋樣、喜鵲紋樣、魚紋樣等,大多包含某種寓意,烘托喜慶、吉祥等氣氛,為未來送上美好的祝愿。
3.2.4 人物紋樣
徐州香包的裝飾人物紋樣可以分為娃娃紋樣和成人紋樣兩種。娃娃紋樣大多體態(tài)圓潤、白白胖胖,只穿一件肚兜,多半是民間故事、傳說中的仙童,單純可愛。成人紋樣較為豐富,同樣大多出自民間典故或傳說。其中,八仙過海紋樣、牛郎織女紋樣、壽星紋樣等最常出現(xiàn)。
當今社會,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審美也發(fā)生了變化,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有年輕人佩戴傳統(tǒng)香包,徐州香包的處境每況愈下,手工藝匠人也在不斷減少。面對這種情況,徐州香包的傳承和發(fā)展離不開創(chuàng)新,只有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前提下,挖掘人們的新需求,不斷地創(chuàng)新與嘗試,結(jié)合時下流行的新元素,與傳統(tǒng)文化相結(jié)合,才能為徐州香包開創(chuàng)一個全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