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湯
陳皮(去皮,四兩) 生姜(四兩)
上將姜與橘皮同腌一宿,曬干。入甘草末六錢,白梅肉三十個(gè),炒鹽五錢,和勻,沸湯點(diǎn)用。
木瓜湯(又方)
木瓜(十兩) 生姜末(二兩) 炒鹽(二兩) 甘草末(二兩) 紫蘇末(十兩)
上五味和勻,沸湯點(diǎn)用。手足酸,服之妙。
又一方:加縮砂二兩為末,山藥末三兩,消食,化氣,壯脾。
參麥湯
人參(一錢) 門冬(六分) 五味(三分)入小罐,煎成湯服。
綠豆湯
將綠豆淘凈下鍋,加水,大火一滾,取湯停冷,色碧,食之解暑。如多滾則色濁,不堪食矣。
采禾苗曬干,每用,滾湯入壺中,燒稻葉帶焰投入,蓋密。少頃,瀉服香甚。
采取曬干,如上法泡用。
采取曬干,如上法泡用。
取葉,火上隔紙烘焙,不可翻動(dòng),候香收起。每用,以滾湯洗泡一次,傾去,將泡過(guò)紫蘇入壺,傾入滾水。服之能寬胸導(dǎo)滯。
用上好沉香一二小塊,爐燒煙,以壺口覆爐,不令煙氣旁出。煙盡,急以滾水投入壺內(nèi),蓋密。瀉服。
用丁香一二粒,捶碎,入壺,傾上滾水。其香郁然,但少熱耳。
用砂仁三五顆,甘草一二錢,碾碎入壺中,加滾湯泡上。其香可食,甚消壅隔,去胸膈郁滯。
采茉莉、玫瑰,摘半開蕊頭,用滾湯一碗,停冷,將花蕊浸水中,蓋碗密封。次早用時(shí),去花,先裝滾湯一壺,入浸花水一二小盞,則壺湯皆香靄可服。
如沉香熟水方法。
用豆蔻一錢,甘草三錢,石菖蒲五分,為細(xì)片,入凈瓦壺,澆以滾水,食之如味濃,再加熱水可用。
官桂(一兩,為末)白蜜(二碗)先將水二斗煮作一斗多,入磁壇中,候冷,入桂、蜜二物,攪三百余遍。初用油紙一層,外加綿紙數(shù)層,密封壇口五七日,其水可服?;蛞阅拘▔诿芊?,置井中三五日,冰涼可口。每服一二杯,祛暑解煩,去熱生涼,百病不作。
用大香櫞不拘多少,以二十個(gè)為規(guī),切開,將內(nèi)瓤以竹刀刮出,去囊袋并筋收起。將皮刮去白,細(xì)細(xì)切碎,笊籬熱滾湯中焯一二次,榨干收起,入前瓤?jī)?nèi)。加炒鹽四兩,甘草末一兩,檀香末三錢,沉香末一錢,不用亦可,白豆仁末二錢和勻,用瓶密封,可久藏。每用以箸挑一二匙,沖白滾湯服。胸膈脹滿、膨氣,醒酒化食,導(dǎo)痰開郁,妙不可言。不可多服,恐傷元?dú)狻?/p>
用芡實(shí)去殼三合,新者研成膏,陳者作粉,和粳米三合,煮粥食之。益精氣,強(qiáng)智力,聰耳目。
用蓮肉一兩,去皮煮爛細(xì)搗,入糯米三合,煮粥食之。治同上。
用竹葉五十片,石膏二兩,水三碗煎至二碗。澄清去渣,入米三合煮粥,入白糖一二匙食之。治膈上風(fēng)熱,頭目赤。
用蔓菁子二合,研碎,入水二大碗,絞出清汁,入米三合煮粥。治小便不利。
用真生牛乳一鐘,先用粳米作粥,煮半熟,去少湯,入牛乳,待煮熟盛碗,再加酥一匙食之。
用甘蔗榨漿三碗,入米四合煮粥,空心食之。治咳嗽虛熱,口燥,涕濃,舌干。
用羊肉四兩爛搗,入山藥末一合,加鹽少許,粳米三合,煮粥食之。治虛勞骨蒸。
用甘州枸杞一合,入米三合,煮粥食之。
用紫蘇研末,入水取汁。煮粥將熟,量加蘇子汁,攪勻食之。治老人腳氣。(須用家蘇方妙。)
十月內(nèi)生新地黃十余斤,搗汁,每汁一斤,入白蜜四兩,熬成膏,收貯封好。每煮粥三合,入地黃膏三二錢,酥油少許。食之滋陰潤(rùn)肺。
用胡麻去皮,蒸熟,更炒令香。用米三合,淘凈,入胡麻二合研汁同煮,粥熟加酥食之。
用栗子煮熟,揉作粉,入米煮粥食之。
用甘菊新長(zhǎng)嫩頭叢生葉,摘來(lái)洗凈,細(xì)切,入鹽,同米煮粥食之,清目寧心。
用枸杞子新嫩葉,如上煮粥,亦妙。
用薏仁淘凈,對(duì)配白米煮粥,入白糖一二匙食之。
用沙谷米揀凈,水略淘,滾水內(nèi)下,一滾即起,庶免作糊。治下痢甚驗(yàn)。
用砂罐先煮赤豆?fàn)€熟,候煮米粥少沸,傾赤豆同粥再煮食之。
收落梅花瓣,凈,用雪水煮粥,候粥熟,下梅瓣,一滾即起,食之。
采荼蘼花片,用甘草湯焯過(guò),候粥熟同煮。又采木香花嫩葉,就甘草湯焯過(guò),以油鹽姜醯為菜。二味清芬,真仙供也。
用海鲞煮爛,去骨細(xì)拆,候粥熟同煮,攪勻食之。
用淮山藥為末,四六分配米煮粥食之,甚補(bǔ)下元。
枸杞葉半斤,米三合,羊腎兩個(gè)碎切,蔥頭五個(gè),干者亦可。同煮粥,加些鹽味食之,大治腰腳疼痛。
用煮過(guò)膠的麋角霜作細(xì)末,每粥一盞,入末一錢,鹽少許食之,治人下元虛弱。
用鹿腎二個(gè),去脂膜,切細(xì),入少鹽,先煮爛,入米三合煮粥,治氣虛耳聾。一方,加蓯蓉一兩,酒洗去皮,同腎入粥煮,亦妙。
用人參二分,蔥白些少,防風(fēng)一分,俱搗作末,同粳米三合,入鍋煮半熟。將豬腎一對(duì)去膜,預(yù)切薄片,淡鹽腌頃刻,放粥鍋中,投入再莫攪動(dòng),慢火更煮良久。食之能治耳聾。
用爛羊肉四兩,細(xì)切,加人參末一錢,白茯苓末一錢,大棗二個(gè),切細(xì)黃芪五分,入粳米三合,入好鹽三二分,煮粥食之,治羸弱,壯陽(yáng)。
白扁豆半斤,人參二錢,作細(xì)片,用水煎汁,下米作粥食之,益精力,治小兒霍亂。
茯苓為末,凈一兩,粳米二合,先煮粥熟,下茯苓末同煮起食,治欲睡不得睡。
真紫蘇子、大麻子各五錢,水洗凈,微炒香,同研如泥,取汁,將二子汁化湯煮粥。治老人諸虛結(jié)久,風(fēng)秘不解,壅聚膈中,腹脹惡心。
如常煮粥,以竹瀝下半甌食之,能治痰火。
麥門冬生者洗凈,絞汁一盞,白米二合,薏苡仁一合,生地黃絞汁二合,生姜汁半盞。先將苡仁、白米煮熟,后下三味汁,煮成稀粥。治翻胃嘔逆。
用不辣大蘿卜,入鹽煮熟,切碎如豆,入粥將起,一滾而食。
生百合一升切碎,同蜜一兩窨熟,煮粥將起,入百合三合同煮,食之妙甚。
(何首烏,赤者為雄,白者為雌,大者為佳。)
采大者,不可犯鐵,竹刀刮去皮,切成片收起。每用五錢,砂罐煮爛,下白米三合煮粥。
(作面亦可)
采去皮,搗研為泥粉。每用一盞,入蜜二匙,同炒令凝,揉同粥攪食。
用肥人乳,候煮粥半熟,去湯,下入乳汁代湯,煮熟置碗中,加酥油一二錢旋攪,甘美,大補(bǔ)元?dú)狻o(wú)酥亦可。
用生者研如泥,干者為末。每粥一甌,加子末半盞,白蜜一二匙,和勻,食之大益。
用白米先煮成軟飯。將雞汁,或肉汁,蝦汁湯調(diào)和清過(guò)。用熟肉碎切如豆,再加茭筍,香藎,或松穰等物,細(xì)切,同飯下湯內(nèi),一滾即起,入供以咸菜為過(guò),味甚佳。
用綠豆淘凈,下湯鍋多水煮爛。次下米,以緊火同熬成粥,候冷食之,甚宜夏月。適可而止,不宜多吃。
十二月二十五日夜,用赤小豆煮粥,同綠豆法。一家大小分食,若外出夜回者,亦留與吃,謂之口數(shù)粥,能除瘟疫,辟厲鬼。出《田家五行》。
法取粗藕,不限多少,洗凈切斷,浸三日夜,每日換水,看灼然潔凈,漉出搗如泥漿,以布絞凈汁,又將藕渣搗細(xì),又絞汁盡,濾出惡物。以清水少和攪之,然后澄去清水,下即好粉。
取新者,曬干,去殼,搗之成粉。
取山栗切片,曬干,磨成細(xì)粉。
去皮,如治藕法取粉。
以生姜研爛絞汁澄粉,用以和羹。
去皮,如上法取粉。開胃,止煩渴。
取苓切片,以水浸去赤汁,又換水浸一日,如上法取粉。拌米煮粥,補(bǔ)益最佳。
取葉,在帶露時(shí)采之。經(jīng)隔一宿,則無(wú)粉也。取嫩葉搗汁澄粉,如嫩草郁蔥可愛(ài)。
取新者,搗汁,如上法取粉。干者可磨作粉。
取新者,如上法,干者可磨作粉。
作餅食之甚妙。有治成貨者。
干者可磨作粉。
取白芋,如前法作粉。紫者不用。
臼中搗去刺皮,如上法取粉。輕身去風(fēng)。
去皮,如上法取粉。
取粉如上法。
白面一斤,好豆粉四兩,水?dāng)嚾缯{(diào)糊。將煮熟山藥研爛,同面一并調(diào)稠。用匙逐條撥入滾湯鍋內(nèi),如魚片,候熟以肉汁食之。無(wú)汁,面內(nèi)加白糖可吃。
用百合搗為粉,和面搜為餅。為面食亦可。
以上諸粉,不惟取為籠造,凡煮粥俱可配煮。凡和面,用黑豆汁和之,再無(wú)面毒之害。
牛羊豬肉皆可,精者一斤,濃酒二盞,淡醋一盞,白鹽四錢,冬三錢,茴香、花椒末一錢,拌一宿,文武火煮,令汁干,曬之。妙絕,可安一月。
(名柳葉鲊)
精肉一斤,去筋,鹽一兩,入炒米粉些少,多要酸。肉皮三斤,滾水焯,切薄絲片,同精肉切細(xì)拌,用箬包,每餅四兩重。冬天灰火焙三日用,蓋上留一小孔。夏天一周時(shí)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