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德洲 (安徽蕪湖市灣沚區(qū)蕪湖縣第一中學)
2021 年3 月兩會期間,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劉寧建議,應重新審視學生記筆記、教師寫板書的意義,不能過分依賴PPT,應更加注重學生聽、說、寫及歸納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要淡化PPT 在教師職稱評定、教學比賽中的權重,不要助長PPT 帶來的形式主義風氣。因為,課堂教學過度使用PPT 對基礎教育和大學人文素質教育造成了很多負面影響。
自從出現(xiàn)PPT,它就成為課堂的寵兒,特別是在所謂的示范課、觀摩課等場合,沒有PPT 的展示,幾乎就不能成為示范課、觀摩課。而為了最大程度發(fā)揮PPT 的功用,課件制作也是越發(fā)精彩。除了圖片,聲音、視頻等,也都一涌而上。這樣的課堂,從教育氛圍上看,必然是極其熱鬧,而這也就切合了所謂“熱烈的課堂氛圍”與“充分的師生互動”等評價標準。
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手段,PPT 的優(yōu)勢自是不言而喻。比如,立體幾何中的圖形,PPT 的優(yōu)勢,也就一目了然。它不僅真正體現(xiàn)“立體”,而且還能利用PPT 的優(yōu)勢全方位地展示圖形,以便于學生更好地認識圖形,從而完成教育目標。但是,有些科目卻必須要求我們發(fā)揮想象,比如那些意境、情感等,明明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硬是用PPT 予以展示,只能是畫蛇添足或者是東施效顰。這也就形成一種悖論:一方面,我們感嘆現(xiàn)在的學生想象力越來越低,另一方面,我們又任性地剝奪了他們想象的機會,更談不上主動引導他們想象。學生除了觀看那眼花繚亂的圖片,哪里還有時間去思考。
這并非完全否認PPT 乃至所有教學課件與新興教學手段的作用,而是強調,一味使用PPT,就是一種“懶教”。教師必須重視引導學生歸納與思考,使新興教學手段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相輔相成,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