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康
生活中,很多人都會因為耳朵癢,采取掏耳朵的方式來緩解。但是耳鼻喉科醫(yī)生說:“掏了耳朵,發(fā)炎才癢的。”患者會委屈地說:“不掏癢得難受,實在忍不??!”
采耳,即為掏耳朵,古來有之。如果經(jīng)常采耳,采耳的工具會對外耳道黏膜造成刺激,使耳道腫脹、發(fā)炎,甚至出現(xiàn)流水。
除了采耳,很多人還有掏耳朵的壞習慣,尤其是從自己耳朵中掏出一大坨耵聹,會有滿滿的成就感,還覺得掏得越干凈越好,于是他們就隔三岔五給耳朵“搞衛(wèi)生”。
要知道,大部分人的外耳道都是十分潔凈的,根本沒有想象中那么多分泌物需要定期清理。外耳道表面覆有一層皮膚黏膜,內(nèi)含毛囊、皮脂腺和耵聹腺,其分泌物有保護耳道的作用。分泌物與脫落的上皮及塵?;旌虾笮纬啥浮_@些產(chǎn)物,如果不去清理的話,也可以通過說話和咀嚼等動作,把耳道內(nèi)的分泌物排出耳道。
當然,有一部分人,耳朵分泌物比較油,容易結(jié)成大塊而不易排出,堵塞外耳道。遇到這種情況,直接去醫(yī)院做沖洗即可,切勿自己掏挖。
另外,在采耳過程中或自己掏挖的時候,很可能會造成鼓膜的損傷。受損的鼓膜即使自己能夠再長完整,也不如之前的有彈性了,如果在愈合過程中遇水感染,就更不能自己長好了,需要手術(shù)修補,聽力多少會有點受影響。
那么,平時真的有點癢的時候,該怎么辦呢?其實,用酒精棉棒輕輕擦拭兩下就可以,酒精可以使耳道清潔干燥。
還有人問,洗澡后要不要把耳朵內(nèi)擦拭干凈呢?其實,健康的外耳道皮膚是不怕水的,大可不必每次去擦干凈,耳廓上的水擦干即可。
所以,看似生活中很小的一件事,也可能導致很麻煩的后果。平時生活中,一定要做到不去采耳,改掉掏耳朵的壞習慣,這樣才能真正享受聲音世界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