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潤鋒 方延杰 李光
摘要:罪犯作為心理感知敏感的特殊人群,集中在環(huán)境相對封閉、單一的單性監(jiān)獄服刑改造,容易受到情緒或外界變化因素的侵擾,催生自殺等意念及行為的形成與實施。人工智能情緒壓力評估系統(tǒng)通過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算法將腦電、眼動、皮膚電、表情和言語信息應用在罪犯自殺等風險評估領域,進一步將評估客觀化,以輔助識別和及時后續(xù)干預,為開展罪犯心理矯治,預防罪犯自殺提供客觀的評估報告提供數據基礎。
關鍵詞:人工智能 ?大數據 ?罪犯自殺 評估與干預系統(tǒng)
[正文]
資料顯示,某監(jiān)獄從2017年至2020年,共排查出有自殺史的罪犯XXX人,占總押犯人數3.8%;有自殺意念的罪犯XXX人,占5.7%;實施自傷自殘和自殺未遂行為的21起,占0.45%。2020年3月,該監(jiān)獄開展自殺態(tài)度調查問卷(QSA),有4219名罪犯參加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對自殺持肯定、認可、理解和寬容態(tài)度的有971人,占23%;對自殺持矛盾或中立態(tài)度的有1834人,占43.5%;對自殺持反對、否定、排斥和歧視態(tài)度的有1414人,占33.5%。另據罪犯危險性評估系統(tǒng)顯示,自殺危險仍排在首位。以上資料顯示,罪犯潛在的自殺危險仍然不少,如何預防罪犯自殺,一直是監(jiān)獄工作的重點。
罪犯作為心理感知敏感的特殊人群,集中在環(huán)境相對封閉、單一的單性監(jiān)獄服刑改造,容易受到情緒或外界因素的侵擾,催生自殺意念及行為的形成與實施。
一、情緒壓力對罪犯的心理影響顯著
(一)情緒壓力過大是導致自殺的重要因素之一
1.情緒壓力導致自殺問題嚴重。情緒壓力,特別是抑郁
癥是自殺傾向最為明顯的疾病。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報告,全世界有3%至5%的人患有抑郁癥,抑郁癥患者中,自殺率非常高,約有65%至80%的患者會出現自殺意念,約有45%至55%的患者會出現自殺行為,約有10%至15%的患者最終會因自殺而死亡。
據報道,中國是世界上自殺人數最多的國家,全世界每年大約有100萬人死于自殺,其中超過1/4為中國人。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曾發(fā)布報告顯示:自殺在我國已成為位列第五的死亡原因,僅次于心腦血管、惡性腫瘤、呼吸系統(tǒng)疾病和意外死亡。中國每年有28.7萬人死于自殺,200萬人自殺未遂。中國人自殺特征為:近70%的自殺死亡和40%的自殺未遂者有精神障礙,其中80%自殺者患有抑郁癥。而且,自殺與抑郁的嚴重程度有關,自殺的危險性隨抑郁程度的加深而增加。
2.情緒壓力的臨床表現??蓮那榫w、認知、行為和軀體
癥狀4個方面觀察情緒壓力過大人員的行為。情緒方面,當事人往往表現出緊張、焦慮、抑郁、悲傷和恐懼,部分人會出現惱怒、敵對、煩躁、失望和無助等情感。認知方面,在急性情緒創(chuàng)傷階段,當事者的注意力往往過分集中在悲傷反應中,從而出現記憶或認知能力方面的障礙,判斷、分辨和決策能力下降。行為方面,當事人往往會有痛苦、悲傷的情緒表現,例如,會有哭泣和獨處一隅等“反?!毙袨椤\|體癥狀方面,當事人會有失眠、多夢、早醒、食欲下降、心悸、頭痛、全身不適等多種軀體不適表現,同時部分患者會出現血壓、心電及腦電生理等方面的改變。
3.罪犯存在精神障礙率高。作為特殊社會群體,罪犯由
于受個性特征、自由受縛、與社會疏離等主客觀環(huán)境因素的多重影響,容易產生消極情緒,心理調控能力較弱,缺少及時恰當的干預與治療,容易采取自殺手段以應對現實挫折。有資料顯示,罪犯中有心理、精神障礙的高達60%以上,自殺率是普通人群的3-4倍。意念指揮行動,自殺行動的實施首先是自殺意念的形成。自殺意念容易出現在具有以下性格及情緒的罪犯中:
一是沖動性格。不少罪犯自殺行為是在各種情勢強烈影響下,由一時沖動而引發(fā)。從心理學上講,這種沖動性心理動因稱為激情。激情是一種強烈的、爆發(fā)性的、短促的情緒狀態(tài)。在消極激情狀態(tài)下,人往往出現“意識狹窄”現象,即認識活動范圍縮小,理智分析能力受限,自我控制能力減弱,使人的思想和行為失去控制,做出不可理喻的事情。消極激情狀態(tài)常常與悲傷、憤怒聯系在一起,容易引發(fā)自殺念頭。具有沖動性個性特征的人遇到突發(fā)事件無所適從時,容易產生過激行為,不能有效地用理智控制自己,極端情況下可能選擇自殺以逃避現實。
二是偏執(zhí)性格。偏執(zhí)的人處理事務時往往缺乏彈性和靈活性,固執(zhí)己見,聽不進意見和建議,很難改變自己看問題的角度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實施自殺的罪犯多是個性固執(zhí)、思維僵化的人,改造過程中會因一些小事而糾纏不休,自殺成為他們逃避困難的選擇之一。
三是極端性格。這類罪犯對人、事物、環(huán)境的認識較為極端,即“非好即壞”。不能全面看問題,遇到較大困難或挫折時無法調整心態(tài)適應和處理,最終選擇自殺方式予以解決。
四是抑郁情緒。抑郁癥患者是自殺的高危人群。抑郁癥以心境低落為主,持續(xù)至少兩周。數據顯示,約20%的抑郁癥患者自殺難以預測,80%的抑郁癥患者在自殺前會有所流露,公開或在與他人談話中流露出自殺念頭。長期抑郁產生的絕望情緒是判斷是否有自殺念頭的最終指標。具有絕望情緒的罪犯,其頭腦中充滿了消極期待和悲觀,他們對未來沒有信心,對前途百般無奈而極度失落,部分人確信自殺是解決問題和徹底擺脫苦難的唯一途徑。
二、常用的心理測量方法存在不足
當前監(jiān)獄對罪犯的心理測量一般使用如EPQ艾森克人格問卷、SCL-90癥狀清單、SAS焦慮自評量表、SDS抑郁自評量表等。心理自評量表的測量相對簡單,一份問卷就可以進行,分數對應的答案是標準化的,解釋清晰明確。但是,自評量表也具有以下不足。
一是受測者對于分數評估的感受程度是否合理準確。
例如,SCL-90量表第1項頭痛,頭痛的程度是多少?有些人本來癥狀很輕,比如頭撞到了墻壁,磕到了,填表的時候填個5分,這種就顯得過了。好多沒做過量表或者對量表不熟悉的,經常會導致評估程度出現夸大或縮小的情況,進而導致結果不準確。
二是問卷的某些選項理解比較模糊,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很難理解。
例如,SCL-90第84項“為一些有關性的想法而很苦惱”。這個有關性的想法是什么?是哪些方面的,是男女交往方面,還是身體功能出現問題,自己感覺苦惱?好多人第一時間看到這個,就不太能夠理解這句話什么意思。類似這種選項模棱兩可的,或者拗口的句子,特別多。以DZ監(jiān)獄為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罪犯占到83%,對問題的理解普遍不高。有些人覺得反正我也看不懂,然后隨意填一個就完事,如此一來,也會導致問卷效度出現問題,得出偏差的結果。
三是部分罪犯為隱瞞真實想法而刻意選擇非真實情況選項。罪犯進入監(jiān)獄后,出于自我保護意識,在心理測試過程中,對自己的真實感受進行隱瞞。雖然在自評量表中有真實性測試,但是受測者可以選擇臨近程度,降低真實性。
三、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技術在預防自殺方面的可行性
基于自評量表的不足,監(jiān)獄需要運用一種不需要罪犯自評的心理測量方法,與自評量表結合,提高罪犯心理測量準確度,進而為采取針對性的監(jiān)管安全措施提供參考。
(一)大多數企圖自殺的人,在前期的行為、言談、情緒和生活背景方面存在一些特征。這些危險因素主要有:
(1)有自殺家庭史;
(2)曾有自殺未遂史;
(3)已經形成一個特別的自殺計劃;
(4)最近經歷了親人去世、離婚等事件;
(5)其家庭因各種損失、遭人虐待、暴力等失去穩(wěn)定;
(6)陷入特別的創(chuàng)傷損失而難以自拔;
(7)是精神病患者;
(8)有藥物和酒精濫用史;
(9)最近有軀體和心理創(chuàng)傷;
(10)有失敗的醫(yī)療史;
(11)有抑郁癥,或處于恢復期,或因抑郁癥剛出院;
(12)分配個人財產或在安排后事;
(13)有特別的行為或情緒特征改變,如冷漠、退縮、隔離、易激惹、恐慌、焦慮或社交、睡眠、飲食、學習、工作習慣的改變;
(14)有嚴重的絕望或無助感;
(15)陷于以前經歷軀體、心理或性虐待的情緒中不能自拔;
(16)顯示一種或多種深刻的情感特征,如憤怒、攻擊性、孤獨、內疚、敵意、悲傷或失望。
一名罪犯無論何時具備所列項目中4-5項危險因素,監(jiān)獄警察都應認為這名罪犯正處在自殺的高危時期。
(二)科研上已實現利用人工智能分析腦成像和網絡文
本信息發(fā)現潛在的自殺者
目前,美國科學家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掃描記錄人腦內對死亡和生命相關概念的神經活動,研究者訓練一種機器學習算法,讓人工智能高度準確地判斷具有自殺想法的病人和無自殺想法的個體。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發(fā)展,國內外不少學者利用文本分析法進行用戶心理健康評估。Facebook的自殺預警系統(tǒng)就在使用人工智能技術對海量數據進行梳理,來尋找有自殺傾向的人的共性。同樣,國內研究者有開發(fā)人工智能網絡監(jiān)控系統(tǒng),利用網絡公開的社交媒體(如微博)信息,對用戶發(fā)帖和評論區(qū)信息進行掃描和分析,利用大數據檢測,發(fā)現潛在的自殺用戶或者有傷害自己傾向的用戶。
3 監(jiān)獄對罪犯的情緒壓力評估需要便捷、客觀的方式
就目前技術可實現的角度來講,對于情緒壓力評估而言,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掃描成本高,不易施測,不是理想的風險評估方式。網絡用戶數據公開可見易收集,運用文本分析法較為便利。但對于處于監(jiān)獄內的罪犯而言,無法獲得其在隱秘網絡中自由表達的真實想法,同時,具有嚴重情緒壓力,甚至自殺想法的罪犯常常掩蓋其意圖,而目前不管臨床醫(yī)生還是心理工作者對情緒壓力的預測也不太理想。因此,亟須不依賴于自我報告的評估方法。
四、德州監(jiān)獄開展人工智能情緒壓力評估與干預的實踐
為進一步了解疫情封閉管理期間罪犯心理壓力及情緒變化情況,為采取有效措施及時調整心理情緒提供數據支持和理論指導,發(fā)現罪犯潛在安全隱患,維護監(jiān)獄監(jiān)管安全夯實基礎。德州監(jiān)獄引進人工智能情緒壓力評估與干預系統(tǒng),對罪犯開展情緒壓力評估及心理干預工作。2020年12月中旬至2021年4月底,德州監(jiān)獄利用人工智能情緒壓力評估與干預系統(tǒng)完成了對56名干警和227名罪犯的情緒壓力評估,初步建立了干警和罪犯情緒壓力抽樣常模數據庫。
(一)參測人員基本情況
1.參測人員
參測人員為德州監(jiān)獄罪犯227人。
2.人口學特征
227名罪犯平均年齡為39歲;高中及以下學歷占到86%,文化素質普遍較低;已婚狀態(tài)占44.9%,離婚狀態(tài)占22%;參與評測均為男性,占100%;詳見表1。
(二)數據結果及分析
1.總體情況。參測人員的平均情緒壓力為51.23分,按具體分數分析,其中30分以下的有8人,80分以上的均為0人,30-40分的有14人,40-50的有48人,50-60的有74人,60-70的有26人,70-80的有4人??傮w情緒壓力水平偏向中風險,其中有30人超過60分,提示高情緒壓力罪犯有潛在風險,建議重點關注。圖2
2.個別情況。傳統(tǒng)的危險性評估摸排主要是依靠人,需要由經驗豐富的干警開展一系列的具體工作,存在一定的主客觀因素和能力因素影響。依靠智能化設備,通過更加客觀的方式給出了量化數據,主客觀相結合,對罪犯的危險性評估,在準確度上就有了提高和印證。例如,第一批次評估的227名罪犯中,有18名罪犯平均分值超過66分,評估系統(tǒng)提示有心理壓力過大,有抑郁情緒。但只有5名罪犯被列入高度危險罪犯范圍,其余13名罪犯均是普通罪犯。這與我們原先認為的,高度危險罪犯的風險程度更高,需要對其予以更多關注,普通罪犯風險較低,無需多加關注的情況有一定出入。因為高危罪犯已經納入干警重點關注范圍,對其采取包夾管控,同時,此類罪犯性格較外向,負性情緒壓力容易對外宣泄。普通罪犯平時看似沒事,實際自我壓抑嚴重,一般不爆發(fā),爆發(fā)就是決絕態(tài)度。這提示我們,對于普通罪犯也需要給予一定關注,但是這會給罪犯危險性評估帶來巨大工作量。
通過上圖,評估數值超過60分的18名罪犯中,第二次評估比第一次評估,總體分值下降9.31,下降率為14.1%。其中,3人數值上升,平均上升值為2.73,上升率為4.13%;15人數值下降,平均下降值為11.72,下降率為17.75%。分析如下:(1)下降數值超過15分的罪犯,刑期變化較大,由原判死緩、無期、10年以上,現余刑在5年以內,罪犯對未來可期,增加了生活動力,心理壓力逐漸減小。而刑期變化較小的罪犯,評估數值變化也相對較小。(2)干預措施有一定作用,但受到使用頻率、時間長短的影響較大。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趨勢下,相對于高壓嚴管環(huán)境,無論是執(zhí)勤干警還是罪犯,整體心理壓力呈上升趨勢。因為設備數量和操作時間有限,干預措施只能針對個別數值較高的罪犯開展,在短時間內有一定作用,但若想長期有效,則需要長期干預。
(三)建立完善活動流程
1.干警培訓和測試。對56名干警分兩批次進行業(yè)務培訓和測試,通過親身體驗,了解測試原理,明白數據對開展罪犯管控工作具有現實指導價值。
2.設備調試。為確保測試數據準確,每次測試前均需要對眼動儀,皮膚電,腦電等采集設備進行認真調試。測試過程中,隨時注意以上數據的采集情況,防止出現無效測試。
3.制訂計劃表。按照輕重緩急原則,組織危險罪犯與普通罪犯混合分批測試。以監(jiān)區(qū)為單位,組織干警帶領監(jiān)區(qū)高度危險罪犯和普通罪犯,按照1:1比例混合進行測試。
4.組織罪犯評估。通過人工智能設備評估罪犯的情緒壓力,如抑郁風險及情緒穩(wěn)定性等,篩查出心理危機人員。
5.干預調節(jié)。對第一階段篩查出來18名數值超過60分的罪犯開展個別談話和心理干預。
6.對參與干預的罪犯進行復測。通過數據對比,個別談話,了解罪犯近期心理感受、睡眠質量等情況。
(四)下一步工作計劃
1.繼續(xù)開展情緒壓力評估與干預活動。按照監(jiān)獄工作部署,繼續(xù)開展第二批次情緒壓力評估與干預活動,對全獄135名高度、154名中度危險罪犯評估完畢后,重點對新收罪犯、即將刑釋罪犯、老病殘罪犯開展評估與干預。
2.增強干預措施方法。一是加強個別談話教育。對于分值超過60分的罪犯、特別是70分以上的罪犯及時進行個別談話教育,了解罪犯近期改造表現、家庭情況、身體健康狀況等,體現監(jiān)獄干警對罪犯的關注、關心。從心理學角度,“關注”、“聆聽”、“共情”等積極行為,對緩解情緒壓力有顯著作用,是常用的心理矯治方法。二是開展團體心理矯治。安排監(jiān)獄專職心理咨詢師制定罪犯團體心理矯治方案,在工間操、車間音樂、監(jiān)舍環(huán)境布置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實驗。三是對個別數值較高的罪犯增加干預頻次。針對數值超過60分的罪犯,增加干預頻次和時間,并予以積極關注。
3.增強監(jiān)管措施,確保監(jiān)管安全。對數值超過60分的罪犯,聯系監(jiān)區(qū)予以重點關注,在板塊移動(包括三個板塊,即監(jiān)區(qū)板塊、小組(生產線)板塊、聯號板塊),人數清點、一坐多巡、瞪眼班等方面增強監(jiān)管措施,確保監(jiān)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