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明禮
薄荷,味辛、性涼、喜濕,多生長在近水潮濕的陰涼之處。我喜歡薄荷那種蒼綠,于君之側(cè),可平息心底的浮躁,不覺間就去除了燥熱;我更喜歡薄荷那種淡淡的、似有若無的清香,汩汩流溢,悠遠(yuǎn)綿長。
我老家院后的水溝旁,就長著許多薄荷。伴隨著春天的第一縷煦風(fēng),它們從冬的睡夢中緩緩醒來,在細(xì)雨的滋潤下不住地舒展,不多日便蔓成一片,在料峭春寒中為大地獻(xiàn)出一抹新綠。夏季來臨,它們出落成一群綠衣少女,碧綠清透,擠擠挨挨,手挽著手,在風(fēng)中快樂地起舞婆娑。我每次走近它們身旁,總?cè)滩蛔≌獛灼?,在手心里輕輕揉碎,那慢慢散發(fā)出的清香氣息叫人神清氣爽、胸臆舒暢。擷一片放入口中細(xì)嚼,滿嘴清涼,口齒留香。夏秋之交,它們結(jié)出細(xì)碎的紫花,雖不起眼,但素雅、無華,低調(diào)到與世無爭。
那片薄荷,在清淺流年中優(yōu)雅安靜地長在那里,靜謐、濃綠、幽密。任四季的風(fēng)掠過,任鳥兒嘰喳,任蟲兒歡鳴,任世事紛擾,它們依然按自己的節(jié)奏生根、發(fā)芽、繁茂、開花。綠葉兩兩相對,邊緣鋸齒井然地排著,淡紫的小花靜悄悄吐露芳華,香氣淡然若水,宛若一個妙齡女子懷抱琵琶,風(fēng)韻自然流淌,令人不由地想起清少納言寫的《枕草子》,一閑情少女在鎮(zhèn)上賣花,穿“薄荷綠色及踝長裙,長發(fā)束起,面容平淡”。
薄荷叢生,濃綠幽密,葉脈清晰,清香氤氳。其本性,一如它固有的香氣,優(yōu)雅安靜。這是一種美德,也是它的花語。在炎炎夏日,采幾片薄荷葉,洗凈沖茶。斜躺藤椅,手搖蒲扇,看葉片沉浮、隨意蕩漾,慢品細(xì)啜,浮躁消遁,如隱士般逍遙,慢慢感覺心靜了,喧囂塵事遠(yuǎn)了。
苦夏時日,煮鍋清涼薄荷粥,用水冰過喝一小碗,解暑又熨帖。李漁在《閑情偶記》中說,“粥之大病,在上清下淀,如糊如膏?!鄙锨逑碌淼闹?,是放水過多,火候不到。一鍋好粥,加水與米的比例要憑經(jīng)驗,適量為上。煮薄荷粥時,先把薄荷葉放入水中用文火慢熬,至薄荷汁液煎盡后用勺子撈出殘渣,然后放入淘洗干凈的綠豆和粳米繼續(xù)燒煮,粥即將煮好時加入適量的冰糖,用猛火再次燒沸即可。熬粥時,豆、米在鍋內(nèi)翻滾起舞,如情人般纏綿,湯色淺翠悅目,清香溢堂。揭開鍋蓋,米香豆香薄荷香,一齊撲面而來,甜而不膩,讓人食欲大增。清淺流年,這清香的薄荷粥便是簡單的幸福。
人間有味是清歡。想這世間的一草一木、一枝一葉,皆為浮生;一沙一土、一顰一笑,俱是塵緣。若有一處頤養(yǎng)身心之所,手捧一碗薄荷粥,在裊裊香氣中徐徐地呷、慢慢地喝,與凡塵兩不相礙,于清淡中品出原味,不亦快哉?像薄荷一樣淡然于世,任夏日綿長悠遠(yuǎn),任冬天蕭瑟凄涼,安之若素,人生也就活到了脫俗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