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宏
摘要:教育懲戒權是源自于學校的一種特別的管束權,學校以自己的名義來對于這一權利加以行使,并且做出對受教育者產生影響的行為。除非法律規(guī)定,即便父母,也不會對這一權利行使造成影響。在教育的過程當中,正強化無法起到作用的情況之下,學校才會對學生實施教育懲戒。本文主要是關于高中教育過程當中教育懲戒合法性及在教育中的適用性研究,以供相關專業(yè)人士進行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高中教育懲戒;合法性;適用性
在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過程當中,懲戒最初是源自于習慣,并且也是長期積淀之下而產生的一種常規(guī)性做法。懲戒的方式是獨立于法律之外的。由于人本思潮的興起,尤其是司法救濟原則以及法律保留原則的影響,懲戒界限正在逐步的縮小,如今社會各國正在關注采用立法的形式解決教育懲戒合法性問題。其中,教育懲戒和體罰兩者是不相同的,教育懲戒屬于一種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比較常見懲戒形式包括隔離、訓誡、留校、沒收、開除、停學。根據(jù)國內現(xiàn)有規(guī)定,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懲戒的過程當中,主要方法包括留校察看、記過處分。嚴重警告以及警告等等。教育懲戒和體罰是不相同的,體罰是教師通過暴力的方式給學生內心和身體帶來痛苦。體罰主要表現(xiàn)為肉體打擊,罰跪、罰站、罰跑、罰體力勞動等等。
一、教育懲戒的本義
教育懲戒主要就是教師或者學?;谧约荷矸輰W生采取的一種教育方法和教育措施,根本的目的就是通過利用適度懲罰的方式矯正學生的不良行為,有利于學生實現(xiàn)社會化。從教育學的角度上進行分析,個人在最初只是一個具有生物性的個體,而只有被社會認同才能轉化社會化公民。社會化的過程當中,需要通過利用外在力量幫助。為了掌握社會文化經驗以及獲得社會特性,同時為了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需要接受學習以及接受教育。在學校教育的過程當中,學生實現(xiàn)社會化的過程主要就是采取兩種相反的教學方式來達成目標的,一種是正強化的方式,主要就是教師給學生進行獎勵、肯定或者表揚。另一種是負強化的方式,主要就是指懲罰、否定和批評,雖然表現(xiàn)形式上兩種方式并不相同,但最終的目的也是一致的。實際教育的過程當中,不僅僅需要利用正強化,同時也需要負強化,否則對于學生社會化會造成不良的影響。學校當中,教育懲戒屬于一種負強化。教育懲戒不同于司法手段對學生進行處罰,不會對學生產生不可逆身心傷害。同時,教育懲戒不等同于教師由于個人情緒失控而進行心理上的宣泄行為,教育懲戒當中,強調教育要達成理想效果。通常來講,在學校教育活動的過程當中,基本上都是以正強化為主體,萬不得已才會使用教育懲戒。另外教育懲戒也并不是萬能膏藥,實際應用教育懲戒過程當中是要具備基本前提的。只有等到所有正強化都無法發(fā)揮作用的情況之下才會針對學生進行教育懲戒。如果教育目的達到之后,就不會再持續(xù)性進行教育懲戒,否則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會產生負面影響。
二、教育懲戒行使當中要避免濫用
所謂教育懲戒權主要就是一種特別管束權,根據(jù)學校特別管束權,學生需要遵守學校各種規(guī)章制度,并且學校也可以制定內部規(guī)章制度來有效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不需要通過法律特別授權。所以,其具有單方面懲戒權和命令權。最近幾年,公立學校實現(xiàn)改革和發(fā)展,我國學校當中的管授權范圍已經大幅度的縮小。實施教育懲戒的過程當中,也需要具備相應授權依據(jù),要詳細地規(guī)定學生究竟是違反何種校規(guī)校紀之后將會接受到哪種處罰。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和教師都能夠明確了解到在何種狀況以及何種范圍之內能夠對學生實施教育懲戒。反之,如果教師濫用教育懲戒,將也會受到嚴厲的處罰。對于過度的懲戒行為,也需要進行嚴格制止或者嚴厲的約束,在實施教育懲戒的過程當中要避免濫用的行為,為此需要構建監(jiān)督機制,對于不正當?shù)慕逃龖徒涞男袨樾枰M行責任追究,這樣才能夠促使教育懲戒可以實現(xiàn)正規(guī)化以及可操作化。
三、教師以及學校要合法履行自身職責
在行使教育懲戒的過程當中,其主體就是教師和學校,教師和學校法律地位不同,所擁有的權利大小、權利行使方式、性質也并不相同。對于公立學校來講,其教育懲戒是依賴法律,除非法律特別規(guī)定,即便父母也不會對于這一權利的行使造成干擾。另外在學校當中,教師也是教育懲戒具體執(zhí)行人員。根據(jù)程序聘用以及法律規(guī)定的不同,教師包括了非事業(yè)編教師、事業(yè)編教師以及臨聘教師等不同的身份。然而不論是非在編或者是在編教師,和學校之間的關系都是一種委托關系,教師在接受學校委托之后也需要履行好自身職責,并且要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四、教育懲戒和學生基本權利沖突下要合理處置
對于當前的學校來講,如果學生存在著破壞安定團結、違反憲法、觸犯國家法律或者構成刑事犯罪,或者組織作弊、代替他人參加考試、使用器材作弊、出售考試試題牟取暴利、違反學校規(guī)定、嚴重違反校園秩序、侵害個人或組織合法權益,造成嚴重后果,性質惡劣,情節(jié)嚴重的,都需要進行開除處理。在這上述規(guī)定當中,涉及到了學生的受教育權,所以,采取法律保留的原則。在教育懲戒的過程之中要特別注意,否則很容易導致學校和學生之間的爭議,甚至會造成訴訟。訴訟的過程當中,如果缺乏確定性法律依據(jù),學校具體行政行為容易被法院否決。
結語
綜上所述,教育懲戒具有一定的強制性質,能夠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約束和控制,但是學校所制定的內部規(guī)章制度和法律并不相同,如果和法律存在沖突情況下,也需要予以保留,避免學生的一些基本權利受到侵犯,另外學校也需要以法律為依據(jù),不能夠超出法律的界限。
參考文獻
[1]勞凱聲.教育懲戒的合法性及其在教育中的適用[J].人民教育,2019 (23):13-17.
[2]張都現(xiàn).高中教育懲戒污點消除制度的構建策略研究[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031(006):23-26.
[3]邱康樂.教師懲戒權的法律困境與改進路徑[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9,021(002):84-88.
[4]李琳琳.教師懲戒權的現(xiàn)實困境及改善路徑[J].科學咨詢,2020,000 (020):51.
[5]黃柳菲.探討高中班主任教育懲戒需要把握的幾個原則[J].人文之友,2019,000(01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