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潔霓
(1)別讓猶豫阻擋了你的夢—讀《住在橘子里的仙女》讀后感
仙女是住在橘子里嗎?結(jié)局是什么?越是往后看越是氣憤不已,卻又讓人潸然淚下。
故事的主體是一位善良而又美麗的、住在橘子里的仙女,一次又一次的遭到侍女陷害,最終與心愛的王子修成正果的故事。
一波三折,引人入勝的同時又把自己的感情帶入,仿佛自己身臨其境。善良的仙女澤瑪姬寬容大度,不會斤斤計較,深得小王子的歡心,但卻讓侍女拉珍眼紅。她跟澤瑪姬一樣有著突出的容貌,卻沒有那一顆如寶石般閃閃發(fā)光的心。她三次陷害澤瑪姬,讓她死無葬身之地,甚至更加過分。
一個人怎么會有如此狠毒的心,同身為人卻有如此大的差別。蒼天不負(fù)有心人,最終,澤瑪姬跟小王子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國度安寧、昌盛。而那拉珍卻因為那強烈的嫉妒心,從八樓掉下去摔死了。也算是惡有惡報吧。
自古邪不勝正。小王子的堅持與仙女的永恒的等待便是緣的由來,失去過的人才會更加緊握住彼此的手,失去了才學(xué)會珍惜不是嗎?如果人人都有這種堅持,那么又會有什么會阻擋前進(jìn)的腳步呢?
永遠(yuǎn)沒有人力可以擊退一個艱巨強毅的希望。
就像我們隨手折出的紙飛機(jī),它雖然沒有被賦予生命的色彩,但它有一雙機(jī)翼,又飛入藍(lán)天的夢想。不顧別人的眼光,緊抱著自己的夢想,哪怕一次次從空中墜落,卻又一次次滿懷期望的起飛,從不因為別人的冷嘲熱諷而放棄希望。
僅僅是一架紙飛機(jī)都有飛入藍(lán)天的夢想,更何況有著血肉之軀的我們呢。通往夢想的路上一定布滿了荊棘,一次次跌倒再一次次頑強爬起來。
夢想在朝你揮手,不要讓你的軟弱成為借口,就算最后結(jié)果不如意,畢竟我們曾經(jīng)追逐過。
成功只在太陽下閃爍,只在月亮下發(fā)光。
別讓猶豫阻擋了你的夢!
(2)父親——傘——讀《總有一只蟬,記得夏的香》有感
總有一只蟬,記得夏的香,總有一個人值得你用心欣賞、珍藏,不管愛與不愛,相遇了,路過了,便是一種緣。就像蟬躲在樹梢上,瞥見了蟻的笑、蟲的叫、風(fēng)得嬈、美女的妖?!}記
這一生征途漫漫,總會有一些良書相伴,這其中會有自己不經(jīng)意間發(fā)現(xiàn)的,會有良師好友推薦的,而這本書是我驚鴻一瞥而后擁抱的芬芳。
今年夏天,在訂書時偶然看見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使我眼前一亮,我深深的被書名所吸引,抱著好奇心我將它買了下來。打開書,一股清新的墨香撲面而來,隨后我的世界安靜了下來,書中的故事如同電影般在我眼前上映。有的使我淚流滿面;有的使我捧腹大笑;有的使我感慨萬千。最令我感動的是一篇名叫《臺階上睡著我的父親》的短文,看完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我”因和妻子吵架而鬧了離婚,這時恰好父親來到城里,讓“我”陷入尷尬,晚上“我”又和妻子吵架,剛好被父親不小心聽到了,父親卻選擇裝作不知情,給足了兒子的面子,但妻子的幾個好友找上門來要找“我”算賬,父親將所有的過錯都攬到自己身上,為了不讓別人打擾自己的兒子和兒媳自己在臺階上睡著了,“我”知道后心情復(fù)雜,蹲在父親睡過的臺階上,摸著冷冷的地面,心痛不已,這時父親打來了電話:“離婚一事,家里舉手表決沒有通過,一輩子不準(zhǔn)離婚?!?/p>
或許每個人表達(dá)愛的方式會有所不同,但對這位父親來說,這或許就是最好的方式。
這是作者筆下的父愛,而在生活中的我,同樣擁有著一份獨特的愛。
畫面倒轉(zhuǎn),微笑看待從前。
那時我剛剛八九歲,生命中突然多了一個人的存在,總覺得父母對我的愛有所減少,那時的我脾氣差而且不懂事。記得是除夕夜,全家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而我卻沉浸在電視機(jī)里無法自拔,父親叫了幾遍我卻無動于衷,父親生氣直接把電視關(guān)了,我賭氣不肯吃飯,到了半夜,實在餓得沒有辦法了溜進(jìn)廚房找吃的最后卻一無所獲,剛走到父母門前就聽見父親對母親說:“熬的粥差不多了吧,涼一涼給她送過去吧,這會兒肯定餓了?!?/p>
站在門前的我淚如雨下......
父親的愛如同一把大傘,總會在你需要的時候出現(xiàn),而我們卻只顧著向前走。所以,在趕路的時候,別忘了抬頭看看。
(3)偉大的遠(yuǎn)征——長征—讀《長征》有感
“黑夜沉沉,朦朧的黎明前時分,遙望遼闊而古老的亞細(xì)亞莽原上,一條覺醒的金光四射的巨龍在躍動、躍動,這就是那條威力與希望化身的神龍!他們是些善良的,志氣高、理想遠(yuǎn)大的人,交不起租稅走投無路的農(nóng)家子弟,逃自死亡線上的學(xué)徒、鐵路工、燒瓷工,飛出牢籠的鳥兒——丫環(huán)、童養(yǎng)媳,有教養(yǎng)的將軍,帶槍的學(xué)者、詩人……
就這樣匯成一支浩蕩的中國鐵流,就這樣一雙草鞋一根土槍,踏上夢想的征程!”
一位意大利的詩人用這樣的詩篇來描述人類歷史上的這場偉大遠(yuǎn)征。長征是什么?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不畏艱難險阻不畏犧牲的遠(yuǎn)征,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傳播理想的遠(yuǎn)征,長征是信念不朽的象征!兩年,十五個省份,二十多座巨大的山脈,三十多條河流,二萬五千里。二十萬人踏上征程,最后卻只有二萬七千余人順利會師......
時值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一百周年,我又拿起了王樹增的《長征》一書,摩挲著書頁,讀著一個個鉛字,時光回溯,我也來到了一九三四年的蘇區(qū),穿越血與火的歷史煙云,翻越層層疊疊的綿延群山,歷經(jīng)雨雪風(fēng)霜的洗禮,這支隊伍在嚴(yán)峻現(xiàn)實與惡劣條件下艱難前進(jìn)。有多少人,被那飄飛的白雪覆蓋永世長眠,有多少人深陷沼澤草地,墜入泥潭絕望地化為一捧肥料,又有多少人為這長征犧牲,熱血揮灑在來路歸途,再不見親人和明日的朝陽!
“自人類進(jìn)入有紛爭的時代以來,所有的推進(jìn)力量從來不是某一個人或某一個群體,而只能是某一種理想或某一種信念?!币驗楦冻隽颂嗟臓奚?,因為在難以承載的犧牲中始終保有理想和信念,所以,一切艱難險阻皆成為一種鍛造。堅定的信念、堅強的意志、無與倫比的勇敢,這便是可以創(chuàng)造人間奇跡的精神!
紅軍不怕遠(yuǎn)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新時代,奮斗的接力棒傳到我們手中,長征勝利了,長征精神也要繼續(xù)傳承,讓我們堅定信念,不忘初心,發(fā)揚前輩精神繼續(xù)沿著這條“長征路”走下去!
指導(dǎo)老師:李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