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
摘要::新課程背景下的幼兒園教學是以主題活動為背景的,在生活中有許多主題可供選擇,幼兒的一日生活、與幼兒有關的社會生活及幼兒的游戲都是重要的課程資源。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我們的實際生活即是我們全部的課程”,通過學習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以幼兒的主題活動為有效途徑,積極開發(fā)和利用生活教育資源。讓教育融入幼兒的生活之中,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陶行知;主題活動;生活教育
教育即生活——教學內容貼近生活
讓教育回歸生活,陶行知說過:“生活教育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痹谶M行幼兒教育時,要加強和幼兒生活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教學內容貼近生活,便于幼兒借助生活經驗進行學習,促進對知識理解與內化,更好地服務于生活。
1.及時捕捉教育內容開展隨機教育。
隨機教育就是不受時間、空間限制,沒有預設目標的,即時抓住機會生成的教育。幼兒的思維具體、形象,隨機教育就符合幼兒的學習特點,以具有情境性、直觀性的生活中事例,容易被幼兒理解和接受。
教育源于生活,關鍵要有一顆善于發(fā)現(xiàn)教育機會的眼睛。在絢麗燦爛的秋日里,幼兒在幼兒園活動場上晨鍛,一片片葉子從樹枝上飄落下來,多彩、靈動的葉子很快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也讓老師發(fā)現(xiàn)了教育契機??粗厣虾芏嗟娜~子,很多幼兒都蹲下?lián)焓案鞣N各樣的落葉,愉快地與同伴分享自己撿到的葉子的形狀、顏色、大小等。在本次的偶然活動中幼兒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秋葉飄落的情景、撿拾落葉中,初步感受秋天葉落的季節(jié)特征,教師抓住了本次的教育契機,與幼兒一同開啟了新的主題活動《秋葉飄》。
2.挖掘貼近幼兒生活和經驗的活教材。
陶行知說過:“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靜的書;要用的書,不要讀的書??偟膩碚f,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做指導,不要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薄毒V要》在關于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原則中也提出:“要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贝笞匀皇俏覀兊暮美蠋?,大社會是我們的活教材,教育應立足生活,回歸于生活。
幼兒在活動場上撿拾了很多的落葉,教師利用幼兒各自撿來的樹葉進行了《數落葉》的活動,引導數一數自己撿到了幾片樹葉,說一說誰撿到的葉子多一點,誰撿到的葉子少一點。讓幼兒在親身體驗、實際操作中數數和比較,在寬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基本的數概念。結合落葉飄零的情景與幼兒共讀圖畫書《落葉跳舞》,幼兒熱情的用語言表達著形態(tài)各異的落葉寶寶,驚喜的用自己的身體擺出各種造型。在本次的活動中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愿意用簡單的語言表述自己的想法;能夠嘗試用身體動作來模仿秋葉在風中飛舞的姿勢,并樂于向同伴分享自己的模仿姿勢。這些活動以幼兒喜歡的方式進行,促進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身體動作的發(fā)展。
社會及學校——挖掘社區(qū)教育資源
陶行知說:“整個的社會是生活的場所亦即教育之場所?!鄙鐓^(qū)是幼兒生活的大環(huán)境,社區(qū)中的環(huán)境、人員是幼兒所熟悉的、倍感親切的,社區(qū)也是教育的重要資源?!毒V要》也指出:“幼兒園應該與家庭、社區(qū)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苯處煈浞终虾屠蒙鐓^(qū)教育資源,努力挖掘社區(qū)的有效資源,使其充分融入幼兒的日?;顒又?,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學習素材。
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共同促進雙向服務。
隨著家園合作理念的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家長資源的重要性。幼兒的家長來自各行各業(yè),他們的學識和經驗等都是在幼兒教育中豐厚、寶貴的資源,能很好補充了園部某方面資源的空缺。如在《秋葉飄》的主題活動中,我們邀請了有著豐富植物學知識的家長走進班級,給幼兒帶來一節(jié)別開生面的活動。家長給幼兒帶來了很多生活中常見的秋葉標本,通過標本的介紹和認識,幼兒知道了常見秋葉的名稱以及外貌特征。家長還邀請幼兒把在戶外撿來的秋葉按照一定的特征進行分類,提升幼兒對秋葉的經驗。在后期的延伸活動中,幼兒可以在區(qū)域游戲中按照秋葉的形狀、顏色、種類等特征進行分來。通過幼兒熟悉、常見的秋葉進行分類,幫助幼兒感知集合的意義,初步形成具體事物的集合概念。
挖掘社區(qū)資源豐富主題教育活動內容。
社區(qū)強大而豐富的資源,為幼兒園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教材。通過實踐活動讓幼兒能夠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探索、發(fā)現(xiàn),不斷豐富經驗。在《秋葉飄》的主題活動中,幼兒想要了解更多的秋葉,感受秋天的美麗。于是利用社區(qū)豐富的植物資源,通過實踐活動的形式,帶幼兒走進社區(qū)親身感受秋天、尋找落葉。在進行實踐活動前,老師和幼兒一起討論需要準備的物品和規(guī)劃路線,這都與幼兒的生活息息相關,幼兒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討論中,表達自己的想法,積極的為實踐活動做準備。幼兒在實踐的過程中,要徒步行走、渴了自己喝水,自己學習照顧自己,幼兒的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到達目的地后,幼兒撿拾落葉的身影隨處可見,他們興奮地奔跑著追逐飄舞的樹葉,并把撿到的落葉拿在手中左右的看著,愛不釋手。在分享交流中,認識了更多的落葉寶寶。銀杏葉是黃色的,像一個小扇子;梧桐的葉子是大大的,顏色像泥土的顏色;三角楓葉是紅色的,像鴨掌一樣;玉蘭葉是大大的橢圓形的。葉子的邊緣是光滑的、櫸樹葉子的邊緣像波浪一樣、社區(qū)里各種各樣的植物資源豐富了幼兒對秋葉的認識和感知,提升了幼兒的經驗。
教學做合一——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教學做合一”是實現(xiàn)生活教育的根本實踐方式。陶行知認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彼纳罱逃碚摲浅V匾暋白鲋袑W”,主張在“做”中親身體驗,在“做”中自我提升,促進幼兒全面、健康、和諧的發(fā)展。
在生活中增強幼兒實踐體驗。
《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huán)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fā)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身心發(fā)展的經驗。”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為幼兒提供真實體驗的機會。在《秋葉飄》的主題活動中,幼兒玩過秋葉后,發(fā)現(xiàn)自己的手是黑黑的,秋葉寶寶是臟臟的。于是幼兒就提出洗秋葉的想法并得到了教師的支持與幫助。教師為幼兒創(chuàng)造清洗秋葉的環(huán)境的同時組織幼兒圍坐在一起商量清洗秋葉所需要的工具和方法,幼兒結合自己的已有經驗進行講述與表達。每個人的想法和觀點都能得到積極的應答。在清洗秋葉的過程中,幼兒通過親身體驗要想避免弄濕自己就要卷起袖子;水龍頭要開的小一點,避免浪費水資源。幼兒的體驗來于生活,卻高于生活。讓幼兒在體驗中感知、表達、學習,不斷豐富他們的知識經驗,提升他們對生活的認知和理解。
2.在生活中促進幼兒自主發(fā)展。
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在一般的生活里找出教育的特殊意義,發(fā)揮出教育的特殊力量?!苯處熢谏罨顒又?,促進幼兒自主性的培養(yǎng),鼓勵幼兒學會獨立的思考、獨立的活動。在《秋葉飄》的主題活動中,對于清洗后濕漉漉的葉子怎樣晾干的問題,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想法,有的幼兒認為可以用毛巾擦干;有的幼兒選擇用紙巾擦干;有的幼兒嘗試用嘴巴吹干;有的幼兒認為放在太陽下暴曬最方便;有的想到媽媽吹頭發(fā)用的吹風機......教師尊重幼兒的想法和行為,并鼓勵幼兒進行自主的嘗試,把自己的想法變成現(xiàn)實,在這一活動過程中,幼兒通過自我探索、自我發(fā)現(xiàn)和自主的解決問題中總結了生活經驗、發(fā)展了能力。
3.在生活中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新意識。
陶行知曾經說過:“處處是創(chuàng)造之地,天天是創(chuàng)造之時,人人是創(chuàng)造之人?!遍_發(fā)幼兒園孩子的創(chuàng)新潛能要立足于日常生活,立足于幼兒喜聞樂見的事物。在《秋葉飄》的主題活動中,幼兒在清洗好曬干的秋葉上進行涂鴉,然后和撿來的樹枝、松果等自然物組合在一起,變成了班級里好看的吊飾,還有的幼兒在秋葉上進行添畫和拼貼,把落葉變成烏龜、變成青蛙、變成翻跟頭的小人、變成跳舞的小朋友。幼兒在藝術的暢想中,記錄對生活經驗的感受,體驗自由創(chuàng)作的樂趣,促進了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
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生活理念,蘊藏著豐富、深刻的內涵,作為新時代的幼兒教師,應當努力從中汲取養(yǎng)分。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從幼兒的生活入手,積極探索適宜的教育內容和方法,開展積極有效的主題活動,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相信在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指導下,結合新時期教育理念,我國的幼兒教育一定會發(fā)展的更好,我們的教育事業(yè)-定會有新的收獲。
參考文獻:
[1]《生活教育》,《陶行知全集》第2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633、634
[2]盧文藝.幼兒園生活化主題活動的實踐與探索[J].基教探索.2014,(9)
[3]龔海娟.幼兒園整合社區(qū)教育資源初探[J].教育教學研究.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