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驛雯
由于中考成績還不錯,我不僅被一所重點高中錄取,還被分到了一個二級實驗班。然而這樣一個大好開局卻沒能持續(xù)多久。因為中考后“荒廢”了3個月,高一入學后一齊涌來的8門課讓久違課本的我手忙腳亂,成績自然是慘不忍睹!這一年恰逢我所在的直轄市高考改革,我們學校在高一上學期一結束就進入選科分班,根本沒有給我挽回補救的時間。就這樣,在高一下學期,我被分到了一個由剛入職的新老師擔任班主任的平行班。
最初的時候,我并沒什么特別的感覺,甚至覺得自己不當“鳳尾”去做做“雞頭”也不錯。確實,剛開始我也憑借以往的基礎輕松就能在班上考到前十名,當了一枚愉快的小“咸魚”。然而到了2020年,開年就迎來疫情,一個月的寒假加上三個月的網(wǎng)課,我這“咸魚”自然都是“水”過去的。結果返校后的第一次考試,我的班級排名滑了10名,年級排名直接滑了100名!而此時高二下學期即將結束,高三迫在眉睫,怎么辦?!
幡然醒悟的我開啟了奮起直追模式,并在高考中最終成功“逆襲”,從年級排名一百多名的平行班“咸魚”,到考上了心儀的高校,成了“985”名校南開大學的大一新生?;厥淄拢嗌儆行└锌?,特此總結我的一些經(jīng)驗,希望能給學弟學妹們一些借鑒。
多做計劃
我覺得高三這一年令我受益最深的學習方法就是要多做計劃。
高二結束的那個暑假,因為我們新高考數(shù)學不再分文理科,所以換了一個剛帶完高三理科班的數(shù)學老師來教我們歷史類班級。他來了之后在第一次班會上就給我們介紹了一個學姐靠做計劃考上名牌大學的案例。而我當時正好苦于高三每天在老師布置的復習任務之外,自己也有很多想要復習的薄弱內(nèi)容,感覺學習生活一團亂,于是就嘗試了一下老師推薦的方法。結合我自身的習慣,我將寫計劃的方式從學姐范例的橫排式改為思維導圖式,執(zhí)行便利貼計劃時我試過將便利貼貼在本子上、桌角,但最后定為貼在倒計時日歷上。
我所說的計劃包括學月計劃(學月約等于每次大考周期)和日計劃。學月計劃安排好后我會在每項內(nèi)容后面用百樂水果筆畫正字記錄完成次數(shù),每個學月達到目標次數(shù)或者能力達標就在彩色框內(nèi)打勾,否則打叉。用彩色筆寫寫畫畫也是一種在學習間歇能讓我感受到放松的方式。同時,我在同頁或旁邊一頁填上本次考試的成績,表格是我在上次考試后就畫好的,并預先在下方填上了目標成績。
當然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偏好,你也可以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做計劃。
日計劃我用的是便利貼,尤其是那種帶橫線的方形便利貼。我每天都會把作業(yè)和自主安排的復習內(nèi)容在晚自習上課前分時段寫在便利貼上,每做完一項就劃掉一項,晚自習結束后將今天劃滿杠杠的便利貼貼在倒計時日歷表上,這時心里真的會油然生出滿滿的自豪感!
總的來說,計劃就是要有大局觀,要找到階段性的薄弱點和突擊方向,比如我有段時間地理選擇題總是十五個里錯八九個,我會有意識地在學月計劃的內(nèi)容和每日計劃的時間上傾向于地理選擇題,具體表現(xiàn)是在這個學月里,每周多刷幾套選擇題,高考前一個月左右每天精研幾道經(jīng)典高考題,最后我高考地理考了94分(賦分)。
保持好心態(tài)
身處高三,同學們或多或少都會有些迷茫,此時我們最需要的就是堅定的信念。唯有對學校、對老師、對自己都充滿信心,方能有堅定的信念去渡過高三的迷霧。
從學校層面來講,學??隙ㄊ窍胱寣W生取得更好的成績,不會想坑害學生,因此我們應對學校的規(guī)定抱一種理解、支持的態(tài)度,而非將聰明才智全用在如何與學校做對上。我們學校會在每天上午十點半左右安排我們高三學生繞操場跑兩圈,一開始,同學們都有很多怨言,紛紛表示每天那么辛苦的學習之余還要強制跑操簡直“沒有人性”。很多同學會用盡各種巧妙方法來躲避跑操,假裝肚子疼要去上廁所都是“雕蟲小技”,更有甚者假摔、帶感冒藥……但等到高考前兩個多月時,大家卻又在重點班同學的帶領下自覺地加入了夜跑行列,努力在卷土重來的疫情中保持強健體魄,以保自己能準時、健康地參加高考。這時候,同學們都理解了學校的良苦用心,學校是為我們的健康著想而絕非是想“累死我們”。
要記住老師大多也是想要竭盡所能地幫助學生,我們也應相信老師的能力和經(jīng)驗。比如我們班上有一位L同學,他和一名年輕老師從高二以來就“積怨頗深”,雖然這位老師因為年輕、經(jīng)驗不足也存在一定問題,但L同學時常在課上、課后貶損這位老師,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他后來無心聽這位老師的課,這位老師也不想再管教他,甚至是考前押題課L同學也以“埋頭自學”的方式度過,最后他高考自然是失利的。這樣的賭氣是得不償失的,因為你學習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老師。
而對于我們自己,我們就更應該充滿信心,切勿因一次成績而否定自己,也別為了一段時間的低谷而自暴自棄。沒有誰能永立于不敗之地,成績的一時滑坡并不能決定最終的高考一定考不好,但在低谷中不知悔改、無所作為卻會讓你無力回天。我們面對每一次考試應該保持一種有所求也有所不求的心態(tài),求的是做好能力范圍內(nèi)的每一道題,求的是上一次錯過的題不再錯,不求的是成績分數(shù)的一時起伏。我之前目標并不明確的時候,對考試大多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但當我在八省聯(lián)考后明白了自己在學校的名次對應的高考排名后,我有一兩個月就處于一種焦慮的狀態(tài),因為我連續(xù)幾次大考都沒能進入年級前五十名,有一次甚至跌至年級一百多名。我多次在深夜失眠想著:“我這樣下去成績怎么提升?名次怎么才能不降了?”但在師長和同伴的開解之下,我放平心態(tài),不再執(zhí)著于一時的分數(shù),將精力放在自己的錯題上,數(shù)學我就加強類似題型的思維訓練,而歷史、政治一類學科我就多去讀記參考答案的表述,還找老師單獨點評自己表述的優(yōu)缺點。當一個又一個的錯題被解決之后,等待我的就是高考場上的“下筆如有神”。你要相信,只要努力到底、堅持到底,高考成績一定是你高中三年最好的成績!
勞逸結合
最后講講勞逸結合這件事吧。我們學校高三每周只會放周六晚上到周天早上大約十五個小時的假,這短短的十幾個小時也意味著我除了睡覺吃飯就沒什么別的事可做,打不了吃雞,看不成小說,追不成劇……
因而我在回家的時候基本上不會帶什么學習用品,就和爸媽一起吃完飯然后出去散散步、聊聊天,釋放一下壓力。我媽媽是個特別開明的家長,因為我看不成小說和劇,我就把我想看的推薦給我媽,我媽特別理解地幫我看完,等我周末回家陪我聊聊劇情“解解饞”。在學校的時候就根本沒有別的休息時間,只能“以逸為勞、以勞為逸”。其實就是把跑圈、吃飯等不需要費腦子的活動當成休息,在做作業(yè)時把數(shù)學、地理等帶理科性質(zhì)的學科的作業(yè)和文科作業(yè)相間安排,互相當作休息,比如我做完一套數(shù)學試卷就緊接著安排一節(jié)歷史練習冊。
希望我的分享能為正在深夜奮戰(zhàn)的你帶去一絲暖意,對你有所助力。親愛的學弟學妹,加油!希望你們都能憑借自身的努力,把汗水變成珍珠,把夢想變成現(xiàn)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