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穎儀, 于曉陽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yī)院檢驗科,廣東 廣州 510220)
有研究發(fā)現,酵母菌對UF-5000自動尿有形成分分析儀(簡稱UF-5000)檢測紅細胞有明顯影響[1-3],但不同種類的酵母菌對紅細胞檢測結果影響的相關研究較少。為此,本研究擬分析不同種類和濃度酵母菌對尿液樣本紅細胞檢測結果的影響,并提出相關解決辦法。
隨機選取100例新鮮清潔中段尿樣本,每20例混合于同一容器中,分別取5 mL作為標準尿液。尿液樣本納入標準:尿液密度為1.010~1.025 kg/L,尿紅細胞<3個/高倍鏡視野,尿白細胞<5個/高倍鏡視野,上皮細胞<10個/高倍鏡視野,干化學隱血試驗陰性。酵母菌選取白念珠菌(ATCC 90028)、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非模式菌株),購自廣東省臨床檢驗中心。
UF-5000全自動尿有形成分分析儀(日本Sysmex公司)及原裝配套試劑。
將不同種類的酵母菌與標準尿液混合,按10個/μL、102個/μL、103個/μL、104個/μL、105個/μL相應比例稀釋。按UF-5000操作手冊進行操作,確保質控在控,對各濃度和種類菌尿樣本進行5次平行測定。
采用SPSS 1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數據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不同濃度的酵母菌尿樣本紅細胞計數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白念珠菌較易被識別,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較難被識別;當白念珠菌>104個/μL時,可識別出類酵母菌。UF-5000會將酵母菌誤判為紅細胞,誤判紅細胞的濃度隨酵母菌濃度的升高而升高。尿液酵母菌>104個/μL時,UF-5000對紅細胞的誤報已超出臨床決定水平。見表1、表2、表3。
表1 不同濃度白念珠菌尿樣本紅細胞檢測結果比較
表2 不同濃度光滑念珠菌尿樣本紅細胞檢測結果比較
表3 不同濃度近平滑念珠菌尿樣本紅細胞檢測果比較
本研究結果顯示,酵母菌主要干擾UF-5000檢測紅細胞的結果,對白細胞、細菌并無太大影響。菌尿會導致紅細胞濃度呈線性增加,且濃度超過一定程度才能識別出類酵母菌。而不同類型酵母菌在UF-5000上顯示出的紅細胞形態(tài)信息亦有差別,提示需謹慎審核檢測報告。值得注意的是,當菌尿濃度在106~108個/μL時,UF-5000誤報紅細胞數已超出臨床決定水平,但儀器并未提示光滑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陽性,這可能會導致在臨床工作中出現誤報。
尿有形成分檢查是尿常規(guī)檢測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尿路系統(tǒng)診斷、治療、監(jiān)測等都有較大意義[4]。有學者分析了酵母菌對其他尿液分析儀的影響,發(fā)現尿液成分的復雜性及各檢測項目與一些成分在染色方面存在一定相似之處,又因儀器分析尚存在一定局限性,導致儀器檢測結果產生誤差[5-6]。
出現紅細胞假陽性的主要原因在于紅細胞檢測主要在surface通道完成,根據前向散射光強度、消偏振側向散射光強度進行分類,而酵母菌大小一般為<10 μL,與紅細胞大小相似,其雙折射性較小,也與紅細胞相似,所以UF-5000檢測尿液中酵母菌超過一定濃度時,會將芽孢狀念珠菌誤認為紅細胞。
在工作中也發(fā)現部分尿白細胞升高的患者對紅細胞也會產生干擾,且儀器中會報告紅細胞異常升高,但本研究未能進一步闡述。
紅細胞檢測結果可參照儀器紅細胞/酵母菌劃分異常值,當紅細胞>20個/μL,且前向散射光強度和熒光強度較低類酵母菌大量出現時,在散點圖上,紅細胞與類酵母菌重疊出現,難以區(qū)分,需鏡檢鑒別。
當UF-5000報告類酵母菌陽性,且檢測出大量紅細胞時,不排除紅細胞假陽性可能,應進行鏡檢確認紅細胞的真實形態(tài)及數量。
對于類酵母菌報告為陰性,而干化學法潛血試驗陰性,并出現大量紅細胞(紅細胞形態(tài)提示混合性紅細胞)時,需考慮類酵母菌假陰性可能性大,可能是類酵母菌未達到儀器檢測限,或不同種類念珠菌未被檢出,應進行鏡檢,有條件的情況下,應優(yōu)先選擇離心鏡檢,排除漏診可能。
綜上所述,真菌尿對UF-5000的影響不容忽視,應重視尿液復檢規(guī)則的制定,鏡檢仍是尿常規(guī)檢測的金標準[7]。本研究對UF-5000檢測所得數量以及鏡檢計數數量換算并未作進一步研究,后續(xù)將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