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語 王冬梅 王建玲 李 晶 王 婷 李公存 宋來慶 劉德明
(1山東省煙臺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院,煙臺 265500;2萊陽市照旺莊鎮(zhèn)農(nóng)業(yè)綜合服務中心,萊陽 265225)
‘臺農(nóng)16號’是臺灣嘉義農(nóng)業(yè)試驗所雜交培育的鮮食菠蘿品種,該品種纖維含量少、肉質(zhì)細膩、香甜可口,切片即可食用,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煙臺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院于2016年引入該品種,在熱帶水果園內(nèi)進行引種試栽,對其溫室栽培管理技術(shù)進行了研究,現(xiàn)總結(jié)如下。
以土壤肥沃、排水好、透氣疏松、pH在5.5~6.7的砂壤土為宜。設施內(nèi)安裝滴灌設施,冬季溫室內(nèi)最低溫度不低于7℃。
栽前土壤需深耕30 cm以上,每667 m2施用腐熟農(nóng)家肥2 500 kg或商品有機肥250 kg,三元長效緩控釋復合肥 (N、P、K含量均為15%)60 kg,充分拌勻后澆水,地表干后栽種。
選擇葉寬而肥厚的種苗,栽植前剝除種苗基部干枯葉片,切掉木質(zhì)化老莖,將根部浸泡在50%多菌靈800倍液中消毒,自然晾干后栽種。采用平畦或低畦栽培,單行、雙行均可。
4~10月均可種植,溫室內(nèi)光照、保溫條件良好的,可以周年種植。種植行距50 cm、株距33 cm,南北行向,種植深度為冠芽3~4 cm,即土壤埋至開葉處,不宜過深。定植后及時澆水。
4個關鍵期要及時澆水,分別為出苗期、花蕾抽生期、果實發(fā)育期和吸芽抽生期[4]。根據(jù)土壤實際情況,2次澆水間隔不超過15 d,忌大水漫灌,以噴灌和滴灌為宜。
采用溝施、穴施、管道施肥和葉面噴施相結(jié)合的施肥方式,667 m2施尿素281.27~436.48 kg、過磷酸鈣 64.03~121.69 kg、氯化鉀 428.59~628.55 kg。氮肥分3次施入:基肥20%,快速生長期50%,促蕾期30%;磷肥分2次施入:基肥70%,促蕾期30%;鉀肥分3次施入:基肥30%,促蕾期30%,壯果期40%。催花前30 d停止施肥。
‘臺農(nóng)16號’開花整齊度差,必須人工催花。選擇葉長45 cm、寬5 cm以上、生長良好的植株進行催花。葉片少且小的,抽蕾后的果個小,葉片多且大的,催花難度大。催花可用40%乙烯利500倍液,分2次灌心,同時根據(jù)氣溫高低,提高或降低催花劑濃度。
可使用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來增大果個,提高品質(zhì)。將1 g含量為6%的赤霉素結(jié)晶干粉溶解在75%酒精溶液中,配制成100 mL保果藥液(現(xiàn)配現(xiàn)用)。人工去除菠蘿幼果冠芽,在果頂處用滴管滴入藥劑1~2滴,可顯著膨大果實、改善品質(zhì)。謝花后,果實進入生長膨大期和各類芽抽生盛期,需肥量大,應及時追肥,以保證果個,提高品質(zhì),促進芽的抽生。
強光、低溫對菠蘿果實傷害性較大,‘臺農(nóng)16號’不喜陽光直射,采收前2個月用紙袋套果,或者光照較強時,做好遮陰防曬工作。低溫時可采用塑料地膜、保溫被等進行保溫。
當菠蘿基部2~3層小果轉(zhuǎn)黃時采收,宜在晴天上午或陰天進行?!_農(nóng)16號’果眼淺、果皮薄,不耐儲運,采收時應剪斷果柄,輕拿輕放,以免發(fā)生損傷。
菠蘿出苗期遇高溫多雨天氣易感染心腐病,可以用25%的多菌靈600倍液浸泡根15 min防治。在干燥狀態(tài)下起苗,葉面噴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防治黑腐病,已有傷口的菠蘿苗要及時晾干。用80%敵敵畏乳油1 000倍液或5%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灌心,防治菠蘿粉蚧,每株灌25~30 mL。肥料中混入適量呋喃丹或全區(qū)用黑光燈防治蠐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