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亭
隨著媒體技術的成熟運用,新媒體和自媒體進入新聞市場后,加速了新聞資源的挖掘與加工,使得新聞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在媒體融合環(huán)境下,新聞工作者必須適應環(huán)境變化,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進采訪與寫作方式,使采訪和寫作進行有機融合,以提高新聞的質量和時效性。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必須具備敏銳的新聞洞察力,善于捕捉有價值的新聞信息,深入挖掘這些信息背后的價值,從而將其加工成更優(yōu)質的新聞。在此過程中,新聞工作者應充分結合受眾的興趣、喜好及習慣,從社會上發(fā)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中挖掘新聞線索和提煉新聞內容。然后依托自身過硬的新聞分析能力、采訪溝通技巧、扎實的寫作功底及豐富的新聞制作經驗,保證新聞信息采集、整合、撰寫及加工的質效,從而在第一時間將新聞信息推送給受眾。
1.做好采訪準備,明確采訪思路。從技術層面來說,媒體融合給新聞記者的采訪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但這并不意味著新聞工作者可以采用“臨時抱佛腳”的方式開展采訪工作,而是要進一步加強采訪部署與安排,以保證采訪工作有序、順暢地進行。比如在發(fā)現新聞線索后,新聞工作者需要結合該事件的性質和特點,對事件進行分析。在采訪之前,新聞工作者需要深入了解受訪者的年齡、職業(yè)、經歷、文化程度及性格,制定有針對性的采訪計劃。此外,新聞工作者需要明確采訪思路,確定新聞內容的風格及介入角度,然后理清、捋順思路,制定詳細的采訪提綱,準確把握采訪要點,確保提出的問題精準到位。
2.針對不同的人和事采用不同的采訪方式。就現實而言,當前很多新聞工作者沒有及時轉變工作思維,依然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開展采訪工作,導致采訪過程過于單調、呆板、無味。因此,新聞工作者需要轉變工作思維、更新采訪方式,針對不同人、不同事,采用不同的采訪方式,以提升采訪效果。比如記者想要采訪一名醫(yī)生,了解當前某一領域的醫(yī)療發(fā)展水平,那么記者首先要了解醫(yī)生的工作內容與職責,掌握該醫(yī)生的性格、學歷及情緒特點。尊重和理解醫(yī)生,多使用一些溫暖的語言和動作,以營造良好的采訪氛圍,拉近與醫(yī)生的距離,促使其說出更多有價值的信息。采訪中要多采用一些親切的語言和關切的動作營造良好的溝通氛圍。
3.保證采訪內容的真實性、時效性。采訪工作直接關系著新聞作品制作的質量,只有充分發(fā)揮采訪的價值作用,才能制作出高品質的新聞作品。通常情況下,衡量新聞是否有價值的標準取決于其內容的真實性、時效性及重要性。特別是在媒體融合時代下,新聞的傳播途徑和人們收看新聞的方式更加便捷,人們對新聞價值的判斷有了新的標準,對新聞內容的真實性、時效性及重要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新聞工作者必須適應媒體融合環(huán)境,快速對新聞事件作出反應,拉近新聞與受眾的關系,以產生更大的傳播效果。在判斷新聞價值標準時,新聞工作者要從大眾需求出發(fā),在保證新聞的真實性、時效性的基礎上,盡可能地迎合大眾胃口。
1.改變固有的寫作習慣。媒體融合背景下的新聞寫作效果應具有舒適感,能給受眾帶來舒適的閱讀體驗。因此,新聞工作者必須改變以往模式化的寫作習慣,加強文章布局設計,合理架設文章結構,滿足不同受眾的需求。比如在進行新聞寫作時,要顧及受眾閱讀時的情緒,盡可能地多用常用字,利用流暢、精練的短句,吸引受眾的注意力,增進新聞閱讀體驗。此外,為了提高新聞傳播效果,新聞工作者應結合實際情況,合理科學地使用一些網絡語言,以激發(fā)受眾的閱讀興趣。
2.更新寫作形式。媒體融合時代的到來,要求新聞工作者適應交流方式的變化,及時轉變寫作思維,加強對圖片、音頻、視頻及網絡流行語等元素的使用。因此,在進行寫作時,新聞工作者要善于從大眾的視角出發(fā),思考如何提高大眾的閱讀興趣,將圖片、音頻、視頻及網絡流行語進行有機融合運用。比如,在采寫趣味性較強的社會新聞時,新聞工作者可結合新聞事件內容,搭配一些搞笑的漫畫圖片,使用當前比較流行的網絡語言,以提高新聞的感染力,吸引受眾的眼球。
3.錘煉寫作技巧。為了保證新聞制作的質效,滿足不同類型平臺的新聞受眾需求,新聞工作者需要加強對寫作風格及形式的創(chuàng)新研究,圍繞媒體融合要求,加強新思想、新知識及新技能的學習,以不斷錘煉自身的寫作能力。比如不同于傳統紙媒的“長篇大論”,微博、抖音、快手等媒體內容要“短小精練”,能夠用幾句話點明主旨內容,吸引受眾眼球。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根據這些媒體受眾的新聞需求提煉寫作方向,熟練運用語言使用技巧。通過將新聞內容壓縮成簡訊、利用醒目的標題吸引眼球、用最簡練的語言概述新聞內容,來闡明事件的前因后果,制作出受眾喜歡和認可的新聞。
綜上所述,在媒體融合背景下,新聞傳播的途徑日益多元化,使得大眾對新聞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滿足大眾需求,提高新聞作品質量,新聞工作者必須適應媒體融合環(huán)境,不斷提高新聞采訪和寫作能力。通過做好采訪準備工作、合理使用采訪方式、改變固有寫作習慣、更新寫作形式、錘煉寫作技巧、促進新聞采訪與寫作的有機結合,創(chuàng)造出大眾喜愛的新聞作品,以推動新聞事業(yè)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