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也
近日,一封來自于興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興業(yè)銀行)理財子公司——興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興銀理財)的道歉信流傳開來。
信中主要內容是關于興銀理財針對“興銀理財興睿全明星1號混合類凈值型理財產品”(下稱“興睿全明星1號”)在2021年年初到9月末的凈值表現下跌指數做了綜合表述,并為此向投資者表示歉意:截至9月30日,“興睿全明星1號”的產品單位凈值為0.93778,跌幅為-6.22%。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興銀理財在此信中表示本公司理財產品凈值有所下跌,但是從19家上市銀行理財子公司的上半年表現來看,整體業(yè)績指標表現可圈可點:共有5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總資產達到百億以上,4家銀行理財子理財規(guī)模在萬億之上,而在凈利潤上,城商行則整體表現最佳。
10月12日,興銀理財通過官方公眾號發(fā)文:致興睿全明星1號投資者的一封信。
信中這樣表述到:2021年年初,興睿全明星1號在市場的劇烈波動中建倉。此后,權益市場可謂跌宕起伏,從周期股的暴漲,到抱團股的崩塌,從新能源的強勢突起,到消費醫(yī)藥的持續(xù)震蕩,板塊表現分化加劇,市場風格切換迅速。截至9月30日,興睿全明星1號的產品單位凈值為0.93778,跌幅為-6.22%。雖優(yōu)于業(yè)績比較基準,但產品單位凈值仍然在首個開放期跌破水面,對此我們深感抱歉。
同時,該公司從周期及投資堅守兩方面來具體闡述,希望投資者繼續(xù)保持初心,堅守投資的原因。
從周期上看,興銀理財表示對后續(xù)市場充滿信心:從周期看,長周期下政策對于資本市場的鼓勵、居民中長期資產配置遷移這些利好仍然存在,股市橫向比較看仍具有較強吸引力。就中期而言,股市在經歷大半年震蕩調整后估值更加合理。從經濟結構上看,在碳中和大背景下,無論是以新能源為代表的新經濟,還是煤炭電力為代表的傳統(tǒng)經濟都蘊藏著投資機會。隨著產品的倉位保持與策略調整,該公司相信調整結果將在四季度逐步體現。
從投資堅守上來看,興銀理財表示希望投資者在市場波動中依然堅守初心:無論投資策略為何,每款產品事實上都可能面臨短期業(yè)績的波動。而以權益投資為主的興睿全明星1號,某種程度上可能更加考驗投資者對波動的承受力。投資是一場修煉,一款產品單位凈值出現短期回撤時,可能正意味著該款產品的買入時機。
對此,興銀理財公司表示正在匹配市場節(jié)奏調整策略,期待凈值回歸。
從興業(yè)銀行發(fā)布的上半年年報數據來看:興銀理財規(guī)模達 1.61萬億元,較期初增加 1,331 億元,增長 9.02%;其中,符合資管新規(guī)的新產品規(guī)模 1.35萬億元,占比達 83.69%;含權益類理財產品規(guī)模 2,716 億元,較期初增長 876 億元;興銀理財總資產86.07 億元,凈資產 83.37 億元;實現營業(yè)收入 26.74 億元,凈利潤 19.83 億元。
事實上,雖然興銀理財凈值產品有所下跌,但是從今年上半年的數據上來看,19家上市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業(yè)績還是比較不錯的,共有5家理財子公司資產總額突破百億,分別是工銀理財、建信理財、農銀理財、中銀理財、中郵理財,理財規(guī)模方面共有4家 突破萬億,分別是招銀理財、興銀理財、工銀理財、農銀理財,凈利潤上,股份行理財子公司要好于國有大行。
先來看總資產,6大國有行理財子公司中5家突破百億:工銀理財187.05億元、建信理財166.09億元、農銀理財139.80億元、中銀理財114.38億元、中郵理財102.35億元,而交銀理財為96.03億元;7家股份行中,招銀理財97.7億元、興銀理財86.07億元、信銀理財70.99億元、光大理財66.81億元、平安理財63.69億元、華夏理財32.82億元;城商行中,理財子公司資產規(guī)模均低于25億元。
再來看理財規(guī)模方面,招銀理財、興銀理財優(yōu)于部分國有大行理財子公司。截止到6月末,19家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余額達11.69萬億元。其中四家突破萬億:招銀理財2.64萬億元、興銀理財1.61萬億元、工銀理財1.25萬億元、農銀理財1.12萬億元。
最后來看凈利潤,6家國有大行理財子公司中,交銀理財、農銀理財、建信理財、中銀理財、中郵理財、工銀理財上半年凈利潤分別為6.06億元、5.85億元、5.29億元、4.85億元、4.47億元、3.33億元。
7家股份行理財子公司中,興銀理財以實現凈利潤19.83億元、同比增幅1844.12%排名第一;招銀理財位列第二,凈利潤15.57億元,同比增長3.80%;信銀理財排名第三,凈利潤為9.9億元;平安理財排在第四,凈利潤達到8.2億元;光大理財凈利潤為6.91億元排在第五名。華夏理財華凈利潤為1.07億元,在股份行中排名第六;蘇銀理財未公布。
再來看6家城商行理財子公司,徽銀理財以2.55億元凈利潤位居第一;杭銀理財凈利潤排在第二,為2.37億元;南銀理財、寧銀理財分別以凈利潤2.12億元、1.73億元位列第三、第四;青銀理財排名墊底,凈利潤僅為0.32億元。
渝農商理財作為唯一一家農商行理財子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實現0.76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國內第一家獲準開業(yè)的銀行理財子公司,工銀理財在所有銀行理財子公司中資產規(guī)模最大,但是其上半年3.33億元凈利潤卻是國有大行理財子公司最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