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
摘要:在進行城市建設的過程中,園林項目建設必不可少,不僅能夠優(yōu)化城市的環(huán)境,同時還能對對城市的空氣進行改善,營造出綠色宜居的城市環(huán)境。在進行園林項目施工建設的過程中,一味沿用傳統(tǒng)的施工工藝已經無法滿足時代發(fā)展的需求,因此就需要對新工藝進行積極的運用,全面提升園林項目建設效果。
關鍵詞:園林;新工藝;回收
引言
現階段,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過程中,對于城市整體和居住環(huán)境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升,做好園林工程建設工作,是順應綠色發(fā)展理念的重要舉措,能夠為人們營造出良好的居住環(huán)境,因此,就要積極應用新的施工工藝,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1對園林施工新工藝進行應用的意義
1.1能夠確保園林工程建設與社會的發(fā)展相適應
伴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發(fā)生不斷的變化,在科學技術發(fā)展推動人類進步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同程度的環(huán)境破壞。目前常見的空氣污染、水污染和不可再生資源的過度消耗,都給生態(tài)環(huán)境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同時還對人類的生活健康產生了威脅。因此,人們在對富足生活進行享受的同時,還必須要對硬件設施的建設進行關注,比如說對周圍的園林布局、生態(tài)環(huán)境、陽光照射等問題進行了解。作為大自然中的一員,人類在進行園林建設的過程中,就應該逐漸向生態(tài)化和綠色化的方向進行邁進。雖然我國的園林設計還處于初級階段,但是在未來不斷的發(fā)展過程中,必將對人文和生態(tài)的相結合的主體進行貼近??傊?,我國的園林建設會在繼承原有風格的基礎上進行不斷的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對施工新工藝進行合理的應用,真正的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每座園林建設都是當代人文的象征,我國擁有五千年的發(fā)展歷史和豐富的文化遺產,因此就必須要設計出別具一格的現代化園林工程。另外,園林工程的建設除了需要對人們的基本要求進行滿足,還需要具有一定的人文內涵。因此,園林工程的建設就需要以生態(tài)環(huán)保為核心,在進行綠色建設的過程中,還需要對人們的休憩和緩解疲勞的需求進行滿足。
1.2能夠對傳統(tǒng)園林工藝中的不足進行有效的彌補
在進行園林整體造型的過程中,由于受到施工材料和施工技術的影響,就無法對園林進行隨意的雕琢。園林的道路、花草樹木、假山水池、公共建筑等都是園林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就必須確保每處設計都能夠對人們的審美需求進行滿足,同時還能夠與生態(tài)和人文進行有效的結合。從目前園林設計的現狀來看,一些園林工程的整體主體過于單調,公共建筑和設計風格也比較單一,不僅無法達到休閑的目的,還可能會引起人們的反感和抵觸情緒。因此,為了對園林設計的天然短板進行彌補,就需要對新的施工工藝進行應用,通過色彩設計的添加和多元化設計風格的運用,盡量提高園林建設的美觀性,真正起到休閑放松的作用。
2在園林工程中新工藝的具體應用
2.1對空間育種技術進行應用
作為一種新型施工技術,空間育種技術主要是對航天事業(yè)進行了運用,將航天技術和現代生物技術以及遺傳育種技術進行了有效的結合。在進行園林工程施工建設的過程中,對空間育種技術進行運用,能夠進行植物培養(yǎng)和遺傳的改造,全面提升植物的適應性,增加植物的產量和多抗性,對于一些區(qū)域植物花期較短、抗性較差的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另外,園林施工企業(yè)還需要與區(qū)域內的科研機構進行積極的交流和溝通,將空間育種技術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對園林綠化過程中存在的缺陷問題進行科學的剞劂,提升植物的抗旱性能和抗病蟲害性能,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的現狀。
2.2對立體綠化技術進行應用
在進行園林工程施工的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以周邊的實際情況和具體要求,將園林中的墻體綠化與立體花壇綠化進行有機的結合,將立體綠化技術的效果充分發(fā)揮出來,全面提升景觀的層次感和立體感。主要建設特點就是與園林構筑物和建筑物的綠化進行充分結合,營造立體綠化空間,雖然這種方式的占地面積比較小,但是覆蓋面積卻比較大,能夠實現綠化面積作用的最大化,全面提升生態(tài)環(huán)境改善效果,主要是由于建筑物能構建出立體生物綠化空間,實現綠化土壤與自然土壤的分離,不僅能夠對地面綠化面積不足的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同時還能夠提升綠化的層次感。
2.3對膨脹止水膠技術進行應用
在進行園林工程施工建設的過程中,裂縫問題時有發(fā)生,會造成滲水和漏水情況的出現,這時就需要對膨脹止水膠技術進行運用,利用無定型膏狀體的新型無機溶劑膨脹止水膠,遇水便可以膨脹,能夠對滲水和漏水問題進行有效的避免。膨脹止水膠材料具有遇水膨脹、密實度高的特點,因此,施工人員就需要在密封連接區(qū)域對這一技術進行應用,一旦連接區(qū)域出水,在遇水膨脹的作用下,就會迅速的將整個縫隙填滿,將多余的水擠壓出去,發(fā)揮出良好的防水作用。
2.4對園林微灌溉技術進行應用
為了讓植物能夠對多雨和干旱的季節(jié)進行適應,就需要對植物生長所需的水分進行保證,實現植物的健康發(fā)育,這時就可以對灌溉技術進行合理的運用,現階段為灌溉技術作為一種能夠進行局部灌溉的新技術,主要是利用小噴頭或者是滴頭實現對植物的灌溉,同行在小灌木叢和花卉中對這一技術的應用比較多。在對園林為灌溉技術進行應用的過程中,小噴頭或者是滴頭的出水量不能過大,不能傷害到植物的幼株,同時還需要具有濕潤植物周邊土壤的作用,將有效水源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
2.5對雨水回收技術進行應用
現階段,在園林工程中,已經開始對雨水回收技術進行了廣泛的應用。在具體工程建設過程中,需要進行比如集水池、集水井等雨水回收設施的建設工作,之后再對收集的雨水進行加工處理,確保能夠滿足植物的灌溉要求,實現雨水的重復再利用,確保灌溉工作的有序進行。在進行園林工程施工建設的過程中,還可以利用雨水進行混凝土的攪拌和樹木的澆灌等,不僅能夠大量節(jié)約淡水資源,同時還能夠對水資源的利用率進行全面提升,減少浪費,推動園林事業(yè)實現健康發(fā)展。
2.6對高邊坡護坡技術進行應用
在進行園林項目施工過程中,對高邊坡護坡技術進行運用,能夠推動施工質量和施工效率的全面提升。在具體施工之前,設計人員需要以區(qū)域的地質環(huán)境和氣候條件為主要依據,科學制定高邊坡的護坡施工方案,對邊坡的穩(wěn)定性和抗滑性進行提升,保證園林植物和人們的安全。另外,在對高邊坡護坡技術進行應用的過程中,需要對植物根系外延的情況進行充分的考慮,避免植物根系的外延損害了邊坡構造,出現滑坡問題。在進行高邊坡測量的過程中,需要對比如說地下水的分布、巖體的結構、形狀等各種因素進行充分的考慮,降低隱患問題出現的可能性,推動園林施工建設的順利進行。
結束語
總之,在進行城市園林項目施工建設的過程中,對園林新工藝進行應用,不僅能對園林工程整體建設效果進行提升,同時還能加快工程建設進度,完善工程建設理念,在未來發(fā)展的過程中,對先工藝進行積極的應用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發(fā)展趨勢,必須引起相關人員的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劉天明.園林施工新技術在園林工程中的應用[J].現代園藝,2020,43(9):80-81.
[2]顧章林.論園林施工新技術在園林工程中的應用探討[J].農家參謀,2020(4):157.
[3]張巖.園林景觀布局與園林工程施工中新技術的應用探究[J].中國地名,2019(10):42.
[4]汪星明.淺談新技術在園林景觀布局與園林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居業(yè),2019(9):85+87.
[5]蘇欣.園林景觀布局與園林工程施工中新技術的應用探究[J].門窗,2019(16):112.
[6]馬建新,劉靜.園林施工新技術在園林工程中的應用[J].建材與裝飾,2020(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