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永強 寧方毅
大學生體育又稱為高等學校體育,屬于我國高等教育中的學校體育,新時代大學生體育育人需求主要表現在“課程思政”方面,是我國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針對新時代大學生體育育人方面的需求提供了幫助。本文主要探究新時代大學生體育育人的需求。
當今社會,大多數高校的學校體育僅局限于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養(yǎng),而忽略了體育中規(guī)則意識、體育精神、拼搏意識和團隊精神等。體育育人需求是群體意識所形成的,因此建議在體育課堂上不斷培養(yǎng)學生們的群體意識,多參加體育競賽以及體育社團活動幫助大學生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團隊精神。目前多數高校還未明確體育育人的教育目標,從而導致體育育人的工作不能發(fā)揮其原有的作用,這就需要我們深入研究新時代下大學生體育育人需求。
1 課程思政構建對體育育人的需求
在體育課程中“課程思政”是重要的一方面,在我國教育模式中高校普遍采用課程建設從而實現教育目標,將知識、技能、道德以及情感融入到體育中,通過現實的方式將體育育人的價值發(fā)揮到最大化,體現出體育育人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課程思政”的提出與發(fā)展為體育育人增加了優(yōu)勢,將體育育人的作用發(fā)揮到最大,為體育育人構建新需求提供重要的保障。
2 群體意識在體育育人需求方面的影響
群體內部規(guī)范是群體意識對大學生影響的重要方面,而這種影響對大學生來說是無形的,這種無形的影響來自于群體壓力,若大學生好好利用這些群體壓力會讓自己得到快速的提升,反之則會消磨自身的斗志。
2.1 激發(fā)大學生的競爭心理
在集體中隊員的行為活動在外界是代表整個團隊形象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會慢慢改變自己某些行為來與團隊的形象相匹配,努力提高自身素質這樣能夠更好的實現體育育人所要達到的要求。在群體中學生們相互監(jiān)督,促進團體內的每個成員都能往更好的方向發(fā)展,在群體中學生們都有自己的勝負欲,學生們會無時無刻關注團隊里每個人進步,從而感受到壓力,迫使自己走出自己的舒適圈,約束自己的行為,從而激發(fā)出自身體育的競爭心理,提高自身的體育能力,進而達到體育育人的效果。
2.2 體育育人培養(yǎng)群體意識進一步提升體育教育的針對性
在大學生體育教育觀念形成關鍵階段,高校體育思政教育的針對性占據重要地位,然而高校會常常忽略這一教育,這一教育想要取得良好的成果就必須從學生自身情況出發(fā),其次也會關注學生所在群體狀況制定有針對性的體育教育。在當今時代應首先關注大學生們對團隊目標的認同感,這樣就會對大學生體育活動增加動力,不斷完善自我,并推動團隊目標的實現,從而實現體育育人的結果。
3 從新時代體育育人視角出發(fā),豐富大學體育內容
我國著名革命學家陳獨秀先生曾說過“獸性教育”,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不應是手無縛雞之力、白面纖腰、微寒卻熱之輩。我國偉大領袖毛澤東說過體育教育的四大意義分別為“強筋骨、增知識、調感情、強意志”,為培育新時代大學生體育,高校應不斷創(chuàng)新體育教育的手段,豐富體育教育的知識體系,例如:體育教學目標、內容、組織以及評價等。持續(xù)探尋大學體育教育的價值,達到體育育人的效果。
近年來,體育教學中對身體的研究越來越多,從三個方面(自然、社會以及文化屬性)掌握意識形態(tài)的領導權,對大學生思政有重要作用,體育與意識形態(tài)在許多方面都有著相似的地方,整體來說與“體育育人”的觀念不謀而合,只不過“體育育人”更側重于將學生身體教育融入思想道德、理論知識、實踐等教學方面。針對大學體育育人方面,老師與學生都應結合自身實際完成制定的目標,去除超出自身情況的計劃與目標,不斷完善自己的身體素質,老師在這過程中應積極指導學生幫助學生在體育運動中提升能力、鍛煉身體使學生們養(yǎng)成運動使人健康的生活思想。
4 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探究新時代體育育人的需求
在黨十九大中提出了“互聯網+教育”的新發(fā)展模式,不斷增強教育現代化,加快構建教育強國。各高校應積極創(chuàng)建智慧校園建設,實現對大學生體育情況的準確監(jiān)測,明確新時代體育育人需求方向,在大數據分析下為學生們提供較為精確地體育需求,不斷增強互聯網對體育育人需求方面的作用。
5 結束語
新時代大學生體育育人需求是一個需要長期深入探討與研究的問題,體育育人本身與體育育人需求的研究需要政府、相關學者、教師、學校各部門與學生們的共同努力。鼓勵學生上好體育課、積極參與體育競賽與體育社團活動,不斷培養(yǎng)集體意識,在實踐中不斷總結與感悟新時代大學生體育方面特別是體育育人的真正需求。
本文系北京聯合大學2021年度教育教學研究與改革項目,項目名稱:北京聯合大學體育教育教學基地育人活動形式研究,課題號JJ2021W004。
(作者單位:北京聯合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