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熊文化
成語小詞典
釋 義 原意是因為梅子酸,人想吃梅子時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無法實現(xiàn),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 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三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孔渎勚诮猿鏊?,乘此得及前源?!?/p>
近義詞 畫餅充饑 反義詞 實事求是
梅山
位于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境內(nèi),曹操率軍討伐張繡時,曾告訴士兵此處有梅林。
成語故事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lǐng)部隊去討伐張繡,天氣非常炎熱,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到了中午,士兵的衣服都濕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dān)心貽(y!)誤戰(zhàn)機,心里很著急??墒?,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向?qū)В那膯査骸斑@附近有水源嗎?”向?qū)u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yuǎn)的路程?!辈懿傧肓艘幌抡f,“不行,時間來不及?!彼戳丝辞斑叺臉淞?,沉思了一會兒,對向?qū)дf:“你什么也別說,我來想辦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于事。他腦筋一轉(zhuǎn),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著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不由口香生津,精神大振,步伐也加快了許多,終于到達(dá)了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成語巧接龍
望梅止渴→渴而穿井→井臼親操→操之過急→急中生智→
智窮才盡→盡心盡力→力爭上游→游山玩水→水天一色→
色膽包天→天下為公→公報私仇→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拓展閱讀
在士兵缺水的時候,曹操謊稱前方有梅子可以止渴來振作軍心,最后終于渡過難關(guān)。在古代行軍打仗的時候,為了達(dá)到打勝仗的目的,統(tǒng)領(lǐng)有時是會用欺騙的方式來鼓舞士氣的。
1053年,南方蠻族首領(lǐng)儂智高起兵反宋,大將軍狄青奉旨征討。將士們一路奔波,士氣漸漸萎靡不振。狄青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思來想去,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
大軍剛到桂林以南,狄青便設(shè)壇拜神,命人取來一百枚銅幣,許愿道:“如果這次出征能夠打敗敵人,那么把這些銅幣扔在地上,有文字的那面一定會全部朝上?!?/p>
僚屬們都大吃一驚,認(rèn)為這是絕不可能的事,于是紛紛勸阻??墒堑仪鄥s不予理會,從部下遞來的布袋中將銅錢取出,全部放在手掌中。狄青雙手合攏,像搖卦筒似的將銅錢“嘩嘩”地?fù)u了幾搖,然后全部扔出。那些銅錢紛紛飛起,又噼里啪啦地先后落下,結(jié)果竟然鬼使神差般全部朝上。全軍將士歡聲如雷。狄青也很興奮,立刻命士兵取來鐵釘,把銅錢全部釘在地上,說等凱旋時再酬謝神靈,收回銅錢。
由于士兵們都認(rèn)定神靈護佑,于是在戰(zhàn)爭中全都奮勇爭先,很快平定了叛亂。回師時,狄青把銅錢取下,將士們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那些銅錢的兩面都是有文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