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董茜
(云南省第二人民醫(yī)院,云南 昆明 650000)
胸心外科手術作為對患者生命健康有重要影響的一項手術,一般手術的切口都比較大,傷口也比較深,手術形成的創(chuàng)傷面較大,患者由此會產生一些應激反應。胸心外科手術的位置大部分都在心臟和肺部等胸腔位置,會對患者的呼吸功能產生不良影響,術后恢復和護理都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和時間,這對患者和家屬來說都是不小的負擔,會直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所以,胸心外科手術患者在術后會因為環(huán)境的生疏、傷口的疼痛感以及親人陪伴時間不足等原因產生焦慮情緒,進而會直接影響其身體康復狀況。
通過臨床醫(yī)學觀察我們得知,胸心外科患者的病情比較特殊,整個治療過程相對復雜,所以在對這部分患者進行護理的時候要給予特殊的照顧,以幫助患者提高臨床治療的依從性。胸心外科患者所接受的手術比較復雜,術后傷口疼痛,心情郁悶,在這個時期對患者展開科學性的心理護理工作能夠有效地緩解其緊張焦慮的情緒,能夠幫助其快速地進入到恢復狀態(tài),積極配合護理工作。在胸心外科患者術后護理工作中引入心理護理,能夠幫助患者快速恢復心理和身體健康,對其胸管留置時間也有積極影響,心理護理的合理應用能夠幫助患者在術后積極面對呼吸道并發(fā)癥以及加速患者的呼吸功能的恢復,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所以,胸心外科護理人員要重視在護理工作中心理護理的干預作用,幫助患者實現(xiàn)快速恢復。
良好的護患關系是實現(xiàn)護理工作正常進行的重要基礎,護理工作有效性的最大體現(xiàn)是讓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和自身距離的拉近,這樣能夠讓患者的情緒得到放松,可以讓患者更主動的表達自身的情緒和身體狀況,對于后續(xù)的護理工作有一定的參考作用。護理人員在手術之前和患者展開溝通,能夠讓患者提高手術的安全感和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進一步緩解患者緊張、焦慮的情緒。所以,護理人員要加強術前溝通和探訪,以良好護患關系的建立作為護理工作的重點,強化患者的內心建設。
在所有的醫(yī)療行為中,胸心外科手術算是會對患者身體產生重要影響的一項手術內容,手術項目的重要性會不自覺地將嚴肅的氛圍傳遞給患者,患者會對自己的病情產生諸多的猜疑,很有可能會影響術后的康復。對于一些病情較重的患者,也不要一味地隱瞞實際病情,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要有計劃地將病情真實情況傳達給患者,讓患者從心理上重視起來能夠積極配合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引導患者以良好的心態(tài)應對病情,這樣能夠為后續(xù)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打下良好的基礎,也有助于患者的術后恢復。
胸心外科手術患者大部分都會對自己的病情感到擔憂,認為自己的病情過重,擔心自己術后生活質量會受到影響。護理人員要結合適當?shù)厍榫w干預,讓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有一個合理的認知,護理人員要結合患者手術的實際情況向其講解不同病癥對身體的影響和損傷,向其介紹術后的效果,表明不會對其后續(xù)的生活和勞動產生不良影響,消解患者的不良情緒。護理人員要結合患者的心理狀況和對疾病的接受程度,向患者介紹病情發(fā)展,減輕患者對疾病的恐懼情緒,進而緩解期焦慮的心態(tài),讓患者能夠以更為積極地心態(tài)對待疾病,能夠積極配合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
護理人員要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問題,要分析患者在接受手術后了解患者內心的苦悶,了解其在術后康復時期的各種顧慮,要能夠在護理工作中結合一些行為護理干預患者的心理,使其呈現(xiàn)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護理人員可以結合一些適宜的娛樂活動幫助患者舒緩情緒,也可以組織病區(qū)內的患者進行一些簡單的集體活動,讓樂觀的情緒感染患者,構建和諧輕松的治療氛圍,讓患者意識到生活的快樂,增加患者對抗疾病的信心。
總而言之,想要達到良好的護理效果,就要重視對進行胸心外科手術的患者展開適宜的心理護理,能夠幫助患者恢復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治療效果,對今后護理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要從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入手,重視對患者的情緒干預、認知干預以及行為護理干預,讓患者在科學良好的護理環(huán)境中完善抗病心態(tài),提高抗病信心,可以積極地面對疾病,緩解護理工作中患者的不良情緒,為后續(xù)的健康恢復提供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