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鮮古麗.加馬力丁
(新疆廣播影視譯制中心,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隨著各國交流日益頻繁,影視作品成為國際交流的重要媒介,影視作品翻譯的重要性也隨之凸顯出來。翻譯中的忠誠原則與忠實原則形似孿生,但是包含的條件準則大有不同,因此理清忠誠原則和忠實原則在影視字幕翻譯中的關系,有益于影視字幕翻譯的實踐與研究。
中國最早的一部譯制片是從1949 年開始的,目前對于影視翻譯的研究尚未成體系,且國內(nèi)大多數(shù)高校都未開設影視翻譯教學,即使是研究生的課程設置也比較的大眾化,與社會應用的脫節(jié)也比較嚴重。除此之外,由于網(wǎng)絡的發(fā)達,即使是一些非本國的影視作品,觀眾都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觀看,因此衍生出一批追求速度為主的影視字幕組,使翻譯的質量得不到保證。
電影是一種大眾化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在鏡頭,空間不斷轉換的過程中,字幕大大增加了大眾觀感體驗。但是電影字幕在大銀幕底部僅占有限的空間,因此要設定合理適量的長度,既滿足臺詞切換的速度,又要與聲音完全對應。因此字幕本地化過程中,既要做到充分合理地解釋原字幕的臺詞,又要關照目標語觀眾的思維方式和審美觀。
“忠誠原則”與“忠實原則”有區(qū)別但也有共同點。在諾德看來,“忠實”通常只注重原文與譯文在語言或風格上的相似性,而不考慮翻譯過程中涉及的交際意圖。諾德所謂的忠誠指的是譯者、原文作者、譯文接受者以及翻譯發(fā)起者之間的人際關系。忠誠原則限制了譯本的功能范圍,強化了譯者和客戶之間對翻譯任務的協(xié)商。因此,“忠誠原則”與“忠實原則”的不同點在于:“忠實原則”所指的譯文與原文間應存在語際的連貫一致并不拘泥于原文與譯文的一一對應,它強調的是譯文對于原文的理解與表達,是文與文之間的關系?!爸艺\原則”則屬于人際、道德范疇,強調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與此同時,“忠誠原則”與“忠實原則”也有共通之處?!爸艺\原則”強調“譯者應當把翻譯交際行為所有參與方的意圖和期望都加以考慮”,即譯者在多方考慮所有參與方的意圖后,仍可以采用自己認為合適的翻譯?!爸覍嵲瓌t”提出原文與譯文應存在語際一致,費米爾指出忠實的程度和形式是由譯者對原文本的理解所決定的,譯文的形式與譯者的主觀意見有直接關系。因此,無論是“忠實”還是“忠誠”原則都沒有泯滅譯者的主觀能動性,譯者不是機械的語言交際的傳聲筒。“忠誠原則”與“忠實原則”在理論上有異同點,但是具體在影視字幕的翻譯過程中,二者地位等級不同。
由于前面內(nèi)容提到的字幕翻譯受時空因素的局限,為了節(jié)省空間,字幕翻譯人員通常還會采用簡譯這一翻譯策略,即在保證語意完整的情況下盡量減少或是精簡字幕中一些不必要或是重復拖沓的內(nèi)容信息,選用最通俗易懂的話語言簡意賅地表達原來字幕的含義,給觀眾呈現(xiàn)出與影片質量相符的字幕水準。
異化翻譯以源語文化為歸宿,要求在翻譯上遷就外來文化的語言特點,采取相應的源語表達方式傳達源語的內(nèi)容。使用異化翻譯策略的目的在于考慮各民族間的文化差異性,力求保存和反映異域民族文化特征和語言風格特色,將異國情調原汁原味地展示給譯語觀眾。在字幕翻譯中采用異化策略就是將源語的表層含義原封不動地傳遞給觀眾,能讓觀眾更直觀地理解異國文化。
直譯和意譯是翻譯中最常論及的兩種方法。直譯通常指在表達出原文意思的同時盡可能保留原語中的語言形式并通順流暢,這種策略還可以使原語中一些生動形象、特定文化意象的表述原汁原味的保留下來,使目的語觀眾充分領會異國特色。有時候,當直譯可能無法準確恰當?shù)乇硎瞿承┮庀蠡蛟捳Z的含義而時,就需要采用意譯策略。意譯很好地解決了影視劇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些的含義獨特的成語、俚語、習語等問題,彌補了直譯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死譯、硬譯、胡譯的問題,避免字面直譯時出現(xiàn)的語言晦澀難懂,保證影視意象等的準確恰當表達,對觀眾的理解和聯(lián)想大大有益,使其體會更接地氣的影視語言效果。
結語:本文探討了“忠誠原則”與“忠實原則”在影視字幕翻譯領域中的關系,分析得出:“忠誠原則”與“忠實原則”關系密不可分,“忠實”是“忠誠”的基礎。字幕譯本必須準確傳達原文含義,在此基礎上,譯者追求“忠誠原則”,爭取實現(xiàn)影視字幕翻譯參與者的和諧共處。優(yōu)秀的影視字幕翻譯必須建立在“忠實”的基礎上,遵循“忠誠”是目的、“忠實”為手段的原則,將“人與人”的關系和“文與文”的關系同時處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