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游戲教學法的有效滲透"/>
曹海清
(江蘇省如皋市安定小學,江蘇 南通 226500)
素質(zhì)教育的推行,是為了讓學生成為語文課堂學習的主體,小學語文老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善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重視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的習慣與意識,為他們營造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游戲教學法無疑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采取游戲的方式,將會產(chǎn)生很大的積極作用,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會被充分激發(fā)。好動、活動是小學生的天性,采取游戲的方式教學正好迎合和這一天性。形式多樣、有趣豐富的游戲能激發(fā)小學生參與熱情,同時在游戲教學的過程中,他們通常會非常認真、熱情高漲,所以對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就能高效地完成,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會輕松的學習了老師所講的知識[1]。
教育經(jīng)過長期的發(fā)展,小學語文的教學方式也出現(xiàn)了很大的改進,讓小學生在游戲里不斷得到成長,游戲方式也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對游戲本身來說,人成為主題也是課題,人的各個部分都是能參與到游戲中來,同時人的身體又能對整個游戲的環(huán)節(jié)進行操縱。把益智游戲帶入到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智力水平,讓他們在語文的游戲里進認真分析、思考,有利于讓他們的觀察能力與分析能力的提升。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游戲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了解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和感知外部世界,他們在游戲里獲得很多新鮮的體驗,也會感受到很多的樂趣。盡管時代在發(fā)展但游戲的樂趣仍在,讓現(xiàn)代科技與自發(fā)原始的游戲相互融合,將會在推動時代的發(fā)展和小學生成長等方面產(chǎn)生具有深遠意義的影響。通過語文教學游戲可以讓小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慣,這方面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良好的習慣是教育工作者一直都很關注的方面,通過良好的習慣成才是教育的核心要旨,也會因此受益終生[2]。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對于提升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合作能力也非常重要,能為學生的為未來發(fā)展打下厚實的基礎。在有效的游戲引導中小學生會形成良好的習慣和掌握一些學習的技巧,思維模式也不再是模式化與僵硬,能開始獨立的思考問題,進行大膽靈活的創(chuàng)新。在進行游戲的集體設計過程中,老師要讓學生都能對每一個問題進行認真思考。老師要運用正確平衡各項關系增加學生的游戲參與體驗,促進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教學活動一般都是在一定的環(huán)境之中進行的,開展游戲教學就要創(chuàng)建能讓學生積極參與的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情境,讓語文課堂得以激活,繼而完成開拓學生思維為主的師生共同學習的教學氛圍的創(chuàng)建。
多樣靈活的游戲?qū)τ谡{(diào)動學生的積極參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實施游戲的過程中,可以設計這些方式:
1.“開火車”游戲。應用范圍是用于復習和鞏固拼音音節(jié)、字母、詞語、生字等。例如,進行組詞開火車中,第一排學生隨意出一個詞:小雨,第二名學生接著說雨衣,第三名學生接著說衣服,第四名學生接著說服裝……循壞下去,直到接不上為止,沒有接上的學生會受到懲罰,如表演節(jié)目等等,這樣的游戲方式自然會受到學生的喜愛。
2.摘果子。這類游戲比較適合每堂課的復習或階段性的復習以及期末復習等。內(nèi)容以認讀為主,可以是拼音字母、音節(jié),還可以是漢字的生僻字、偏旁、詞句等,游戲的形式有很多樣式,老師根據(jù)需要進行選擇,這類游戲使用頻率要注意。
3.猜字謎。小學生對字謎都會表現(xiàn)出來非常濃厚的興趣,如果在生字教學時進行引入,不但可以學習知識,還能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時實施游戲教學過程中需要強調(diào)的是,游戲只是一種手段,學習是目的,所以游戲的設計與組織要緊緊圍繞學生學習來進行的,不要讓課堂變成了游戲的樂園,而忽略語文學習[3]。
1.游戲的組織要做到有條不紊,具有條理性。小學生天性好動活潑,游戲的開展必須以嚴格的規(guī)則為準,例如,在開展搶字卡游戲時,要規(guī)定一定在老師展示待搶的字,以及發(fā)出開始的指令后,學生才能進行搶字,如有違反規(guī)則的學生,就要取消其以此搶字的資格,這樣會讓小學生對紀律有一個很深的認識。
2.控制合理的時間。一般情況,游戲的組織或設計要控制在1 分鐘左右,不要讓語文課堂成為可以玩樂的游樂場。小學生的注意力都很難集中,老師如果沒有在適當?shù)臅r候把他們的心情帶回學習的課堂,就會出現(xiàn)學習的反效果情況。
3.提升學生參與游戲的熱情。設計游戲要以適應學生認知能力為基礎,重視可達成性,也就是學生通過合作探究或自主思考,就能廣泛的參與,并通過自身的努力完成游戲目標任務,這樣就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感受知識的樂趣與魅力,保證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學習的主動性。
身為語文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實施者,老師需要在課堂游戲里發(fā)揮指導的重要作用。通常情況下,老師可以運用三種方式來對學生游戲進行引導。一是老師與學生共同參與學生的游戲過程,在游戲里進行角色扮演,通過游戲來示范或引導;二是老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話劇、簡筆畫等方法為學生設立游戲的具體情境,通過游戲所需的舞臺或場所;三是要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相互幫助,共同提升,運用團隊的力量與智慧完成老師布置的游戲?qū)W習的任務。在游戲過程中,老師要有十分敏銳的觀察力,當有冷場情況出現(xiàn)時,要積極調(diào)動游戲的氛圍;每當學生遇到困難時,老師要及時為他們提高幫助或指點等。
游戲是課堂教學的一種輔助方法,而不是游戲開展的越多,課堂教學效果就越好。游戲教學的開展要和課程的知識點相結(jié)合,不可濫用。小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不集中,老師的課堂的教學要在他的控制范圍之內(nèi),只有這樣老師教學的主導地位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才能讓教學過程始終保持在正確的軌道上運行,做到真正的寓教于樂。
如果參與的不是全體學生,那么游戲活動也就失去了進行的意義,每名學生都是具有獨特的性格特點、特長和愛好,在游戲里都會發(fā)揮不一樣的作用,因此老師在進行游戲教學時,要面向全體學生,根據(jù)不同的學生的特點為他們布置不同的游戲任務或角色,有效地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或交流,提升他們游戲的參與度。在游戲進行中,老師作為游戲的裁判員、組織者,要公正公平的對待每名學生,做到公正評價游戲結(jié)果,提升學生的積極性與自信心。
結(jié)束語:綜上所述,營造和諧的游戲課堂教學氛圍;靈活的選用各種游戲形式;精心設計與組織游戲;老師要給予及時的指導與幫助,通過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進行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游戲教學,能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快樂的游戲里學習和掌握語文知識,全面地得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