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
(河北藝術職業(yè)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00)
引言:人們對于幼兒的教育越來越看重,每一位家長都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因此對幼師的期待值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幼師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幼兒更是國家的未來,是祖國的花朵,而幼師承載著啟蒙教師的責任,只有具備較強的業(yè)務素質,才能為幼兒的成長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而鋼琴則是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必須掌握的技能,是學生走上就業(yè)崗位后必備的一項技能,伴隨幼師的需求不斷增加,過往的較為傳統(tǒng)的一對一鋼琴教學方式已經不適用于現(xiàn)今階段,集體的大課教學,效率又不夠顯著,所以必須要認識到目前的鋼琴課程教學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改革,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目前針對于學前教育鋼琴課程來說,大部分的院校教師數(shù)量有限,而鋼琴教學需要教師實時的指導,教師不能一對一指導,這就導致實際的教學效率有限,學生的學習興趣沒有很好地被調動,課堂教學較為沉悶,學生的學習熱情不足。其次就是教學的方法較為傳統(tǒng),由于鋼琴教師人數(shù)較為有限,而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數(shù)量較多,不能合理地進行匹配,導致每一位學生都不具備充足的學習時間,這就使以練習為主的鋼琴課實效性很低,鋼琴素養(yǎng)十分欠缺,學生的鋼琴技能沒有得到很好的鍛煉[1]。最后就是在進行鋼琴課程時,鋼琴演奏和鋼琴伴奏的內涵經?;煜?,雖然二者有著一定的關聯(lián),但其實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具有較大的差異性。
現(xiàn)今大部分的院校鋼琴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參差不齊,這也是較為顯著的問題。由于鋼琴教學需要及時一對一指導,所以鋼琴教師是缺乏的,這就需要引入鋼琴教師,而新來的鋼琴教師雖然專業(yè)能力優(yōu)秀,但教學經驗有限,不能很好地將水平發(fā)揮出來,需要時間的積累和沉淀,這就需要教師之間相互協(xié)作,不斷優(yōu)化鋼琴教師隊伍,使所有教師的教學能力都得到提升,為學生的教學提供堅實的基礎。
隨著網(wǎng)絡信息時代的來臨,網(wǎng)絡已經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同時也是最為便利的方式。學前教育中的音樂有著很強的實踐性,不是只局限于理論知識,所以實踐是學前教育專業(yè)中鋼琴課程必不可少的課程,而現(xiàn)實的條件較為有限,網(wǎng)絡的便利性就在于無視時間、空間的限制,在校園的網(wǎng)絡中建立資源庫,可以壓縮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完善的教學資源,在進行資源庫的建立時,要結合鋼琴課程教材內容,根據(jù)不同的時間段,壓縮成各不相同的內容,便于師生查閱和分享。
在這一過程中,首先就是設置音樂作品庫,將其中的內容不斷豐富,從中外鋼琴、民族、藝術、流行、合唱、軍旅、音樂會的歌曲進行篩選,使音樂庫的內容既豐富又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其次就是構建音樂知識庫,音樂知識庫的內容就是曲譜等相關內容,如電子書籍、音樂樂譜、民樂和西洋樂的介紹、流行歌詞譜等,使網(wǎng)絡音樂庫,具備鋼琴演奏曲、譜兩大要素,為學生的鋼琴演奏練習提供要素支持,最后就是在網(wǎng)絡上建立鋼琴演奏交流論壇庫,目的就是可以讓學生交流自己的心得,互相的切磋、溝通,要求學生定期傳輸自己的彈奏視頻,這樣的方式很好地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溝通交流之中不斷提升自身鋼琴演奏的水平,主旨就在于將網(wǎng)絡和多媒體技術相結合,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為目標,提供相關需求的軟件,為學生開闊視野提供先決條件。
在學前教育的鋼琴課程中,學生的學習效率有限不僅受到練習缺乏的影響,還是因為教學的方法較為傳統(tǒng),更加看重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方法導致學生只能被動接受,主觀思維受到限制,學習熱情不足,優(yōu)秀的鋼琴演繹,離不開知識的積累和長期的實踐,所以必須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加強師生交流,營造出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打造鋼琴演奏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教師。由于鋼琴課堂的內容較為枯燥,在進行鋼琴教學時,大部分都是學生自由的練習,教師系統(tǒng)的進行指導,和學生的溝通和針對性的教導較少,所以教師必須改變觀念,注重溝通和交流,以共同完成課堂教學作為新型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增加和學生的互動,保證學生深入了解鋼琴演奏,例如教師在進行演奏鋼琴曲目時,學生在完整的傾聽后,教師可以詢問學生對曲目的感受,利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利用課堂互動,提升學生的課堂積極性,這樣的方式即拉近了教師和學生的關系,也將學生擺在了課堂主體地位上,利于增強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為實際的鋼琴演奏能力提高奠定基礎。
受到鋼琴課程枯燥無趣的影響,學習對于鋼琴學習的態(tài)度一直秉持著被動學習,這無疑限制了學習效率,那么如何讓學生主動的進行鋼琴學習呢?這就需要教師讓學生對鋼琴演奏感興趣,賦予教學內容一定的趣味性,過往的教學教師只是針對教學難點進行詳細的講解、示范,不利于學生的理解。教師可以適當改變教學手法,利用音樂、游戲等活躍課堂氣氛,多樣化的開展鋼琴教學[2]。例如在進行新的鋼琴曲目學習時,教師可以針對鋼琴曲目進行系統(tǒng)的研究,挖掘其中的內涵,把其中涉及的故事講解出來,也可以設置相應的謎語,開展相關的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鋼琴課程之中。教師在講授了新的鋼琴曲目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先布置教學任務,再讓學生自由地進行練習,例如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練習,在進行唱譜時,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分別唱左手和右手聲部,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增強音符的認知,在節(jié)奏學習時,可以采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相關的節(jié)奏朗誦、聲勢訓練和小器合作等。教師必須要結合課堂情況,多元化的教學,即保障符合課堂教學目標,又能讓學生收獲知識和快樂。
針對教學來說,評價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評價機制就是對學習成果的評價,一方面是學生的評價,一方面是教師的評價,教師的評價指的是提出教學中的不足,并采取相應的應對策略,以提升教學效率。學生方面指的是教師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從而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幫助,以確保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提高鋼琴演奏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在鋼琴課堂上,將學生劃分為5 人的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實現(xiàn)學生的互相監(jiān)督、幫助,給予明確的考核評價,在這樣的方式下,學生的變現(xiàn)能力得到顯著提升,也可以設置一定的獎懲機制,以提升學生的積極性,逐漸完善評價機制。
結束語:綜上所述,隨著學前教育中鋼琴課程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完善相關的教學制度是教育發(fā)展的趨勢,目前的教學仍存在許多的不足,導致實際的教學效果一般,所以必須要合理的改變教學方法,更多的利用現(xiàn)代技術,將鋼琴課程豐富多彩地展現(xiàn)出來,呈現(xiàn)藝術的美感,激發(fā)學生對于鋼琴演奏的熱愛,只有學生以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對待鋼琴課程,鋼琴課程教學質量才能提升,實現(xiàn)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教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