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
(河北保定技師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隨著信息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傳統(tǒng)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多樣化、個性化、自主化的學習需要,新時代信息社會對師生的教學要求以及信息技術對教育教學的影響促使教學方式發(fā)生徹底變化,即改革教育教學的結構、內容和方式。首先要破除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思想的束縛,樹立新時代教育教學理念。其次在開展信息化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深入探索信息化教學模式,推動信息化教學方式的普及和應用,通過構建信息化教學資源庫,不斷豐富完善信息化教學資源,推進信息化教學改革,提升教育教學效果。為進一步了解信息化教學在中職學校的開展情況,筆者通過文獻檢索、問卷調查以及交流訪談等形式,對部分師生進行了調查。
隨著中職學校信息化建設的深入,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成為學生改變學習方式的重要手段,由于各校辦學層次和專業(yè)設置的差異性,造成數字資源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因此在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與管理過程中,亟須建立相應的系統(tǒng)進行使用和管理。隨著數字化校園和智慧校園的建設深入推進,多媒體計算機數量不斷增加,硬件基礎建設情況發(fā)展良好。有線和無線網絡基本實現全覆蓋,絕大多數學校有教育教學信息化平臺,絕大部分學校有專門的機構負責信息化教學資源的開發(fā)或者培訓。但存在著平臺各不相同,教學資源庫的建設進度參差不齊等問題。
調查數據顯示:幾乎所有的年輕教師基本每天都使用多媒體課件上課,能夠獨立制作多媒體課件,但是用學習平臺、虛擬實訓平臺、網絡課程等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僅占17%,33%的中老年教師經常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學,19%的中老年教師會制作課件,使用學習平臺、虛擬實訓平臺、網絡課程等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僅占2%。94%的教師認為有必要開展信息化教學技術培訓,并使用信息技術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1.師生信息化教學認識程度不夠。雖然信息化教育教學改革已進行多年,教學方式的改變也得到了絕大多數師生的認可。然而,“一支粉筆走天下”的傳統(tǒng)教學思想依然制約著師生對信息化教學的認識和發(fā)展。學校在推進信息化教學改革實踐的過程中,往往重視硬件基礎設施的投入,但網絡信息化教學平臺的開發(fā)程度不夠,特別是忽視了信息化教學資源的開發(fā)、建設和利用,制約了學校信息化教學的不斷發(fā)展。
2.師生信息化教學素養(yǎng)有待提高。通過各級各類信息化教學培訓,以及教師在教學一線的不斷改革探索,特別是通過相關課題的實踐研究,教師的信息化素養(yǎng)得到較大程度的提高,具備了開展信息化教學活動的軟實力。但就整個學校而言,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方式改革的力度還不夠,信息化教學能力還不夠強。通過調查發(fā)現,只有89.2%的教師經常使用多媒體設備進行上課,而且多媒體設備的用途大部分屬于教學內容的呈現,信息化教學的利用率較低,信息化教學的優(yōu)勢得不到充分發(fā)揮。甚至還有一部分老教師不會使用信息化教學設備,上課還是通過講、寫、練的傳統(tǒng)方式,不愿意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革。希望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強化全校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構建進步發(fā)展的平臺,通過不斷地探索實踐,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素養(yǎng),從根本意義上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3.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相對滯后、利用率不高。信息化教學資源與傳統(tǒng)教學資源相比,具有不受時空、載體等限制的優(yōu)勢,改變了師生的教學方式,是學校推進信息化教學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順利開展信息化教學的重要保障。只有具備豐富數字化資源的信息化教學平臺,才能使得信息化教學變得更豐富、更生動和更有效果。
1.加大力度,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意識和能力。教育信息化是發(fā)展現代遠程教育,構建終生學習體系的基礎,推動了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同時也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必經之路,才能將學生培養(yǎng)成全面發(fā)展的新時代社會主義接班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全體教師要統(tǒng)一認識,提升信息化教學水平,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提高。
2.統(tǒng)一規(guī)劃,改善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學校要確保用于信息化教學建設的資金充足,保證信息化教學改革探索實踐得以正常開展。需要學校有整體統(tǒng)一的規(guī)劃建設方案,硬件環(huán)境和軟件資源要同步建設。要根據學校實際,根據專業(yè)、行業(yè)、崗位實際需求,開發(fā)實訓仿真軟件,建設信息化教學平臺,構建教學的數字化資源庫。充分發(fā)揮信息化教育的優(yōu)勢作用,通過交互式、自主式的信息化教學體驗,讓每個學生能夠更好地成長,讓教育教學更有深度、廣度和溫度。
3.全員培訓,提高信息化教學軟實力。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完善理論。通過基礎理論自主學習,邀請專家專題講座,觀摩學習優(yōu)秀信息化教學課,實操鞏固的階梯式培訓,探索信息化環(huán)境下教與學的問題。在指導學生開展信息化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處在一個相對開放的信息化教學平臺上,調動促進學生發(fā)展的一切有利因素,設計與教學相關的情景、故事或動畫,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在用好用活現有的外部教學資源的同時,還要將自己制作的教學課件、微課等數字化學習資源,放到信息化教學平臺上,進一步充實和豐富教學資源。另外,學校要鼓勵教師參加各級各類信息化教育教學競賽并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獎勵機制,以賽促教。
信息化教學資源的開發(fā)建設是課堂教學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工作,學校應進一步拓展信息化教學資源的來源,激勵教師形成團隊,集中眾人力量構建豐富優(yōu)質的信息化教學資源庫。通過梳理現有的數字化教學資源,依托數字化精品課程建設,根據中職學校育人宗旨,結合行業(yè)、企業(yè)、崗位等要求,以獨立單元或模塊的內容進行建設,或者圍繞教材開展課程建設,開發(fā)系統(tǒng)的教案、課件、練習庫等信息化教學資源庫,同時還要加強資源應用的有效性研究,及時更新、改正和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