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明
(廣西八桂林木花卉種苗股份有限公司,廣西 南寧 530024)
在進行油茶根接工作之前,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工作就是利用鉤機把育苗場地整平壓實,為后續(xù)做好排水溝工作打好基礎(chǔ)。然后,對場地進行區(qū)域的劃分,這樣有利于人工去定苗床、道路的點。苗床長為20~30 m,寬為1~1.2 m,步道寬度為0.4 m。
在進行育苗的過程中,對于育苗容器的選擇有一定的要求。選用規(guī)格為4.5 cm(杯面直徑)×9 cm(杯高)的環(huán)??山到鉄o紡布網(wǎng)狀袋育苗容器。
在進行育苗基質(zhì)的準備時,應采用混合基質(zhì)(黃心土60%、椰糠30%、泥炭土10%)作為育苗的基質(zhì),再利用打碎機將幾種基質(zhì)打碎(越碎越好),這樣將利于根系的生長,同時方便裝杯和移栽苗木。
然后,將攪拌好的基質(zhì)裝入育苗容器中,并且盡可能地裝平容器口。裝好基質(zhì)的容器整齊靠緊地排放在苗床上。在苗床的周圍要用土培好。對于容器之間的空隙,應用細土進行填充。
每年10月上旬至11月初油茶果由綠變黃,且有20%、30%茶果開裂時進行果實采集。將茶果采摘之后,不能放在太陽下直曬,只能放在室內(nèi)通風處讓其自然開裂(未開裂的多數(shù)是不成熟的,不宜作種用)。具體操作是將茶果在陰涼干燥的室內(nèi)堆放5 d、6 d,使其后熟。隨后攤開果實,保持室內(nèi)通風,自然晾干2~3 d,茶果失水自然會開裂。如果采后還沒有進行催芽,那就需要在室內(nèi)用干凈的干河沙貯藏(種沙1:4),等到需要用時,再取出并用濕沙進行催芽。種子在催芽前,需要要用500倍托布津水溶液進行消毒,消毒時長為30 min,然后用清水進行沖洗,沖洗干凈后再將油茶種子放溫水中浸泡,這里對于溫度以及浸泡時間都有一定的要求,溫度必須是30 ℃左右,浸泡時長為30 min。這樣才能確保種子充足吸收水分。在進行種子催芽工作是,在一般情況下,會采用干凈濕沙層積催芽方法,即把消毒并浸種過的種子,分為2層并將其分別置于沙池中。沙池的寬大約1 m,呈長條形,沙池布局三層河沙和二層種子。第一層河沙,也就是沙池最底層河沙,其厚度大概為10 cm,在上面均勻地擺上5 cm厚的油茶種子,隨之用800倍敵克松噴霧淋濕種子進行消毒;種子上方蓋上第二層10 cm厚的濕河沙;然后在第二河沙上再放置一層5 cm厚的油茶種子,并用800倍敵克松噴霧淋濕種子消毒;再在種子上方覆蓋第三層15 cm厚的濕河沙。三層河沙和二層種子共堆高45 cm,保持濕潤使油茶種子萌發(fā)。河砂的濕度以用手能捏成團、松后散開為宜。冬天播種為了保溫要蓋兩層薄膜,地面一層拱棚一層。播種2個月左右時,即可作根砧進行嫁接。
11:00前,15:00以后采集為宜。
(1)品種優(yōu)良:穗條應在良種采穗圃中采摘。
(2)穗條的標準:選擇發(fā)育充實、健壯、腋芽飽滿的當年生春梢,枝條長度10cm,基部粗度在0.2cm以上,枝條上至少有2個飽滿芽。
(3)采穗母樹:生長健壯,無病蟲害。
(4)采穗的方法:一般用枝剪,也可用剪刀等工具。
(5)穗條的運輸:防壓、防熱、防曬、保濕。
(6)穗條的貯藏:注意保濕,用濕布蓋著存放在陰涼處。
苗木的嫁接是育苗技術(shù)極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嫁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苗木的成活率,苗木的嫁接主要包括以下幾大部分。
(1)洗砧。洗砧時,一定用清水先將泥沙沖掉。并用“完美”等殺菌劑(800倍)進行殺菌消毒。
(2)切砧。
(3)削穗。在進行削穗時,要注意的地方有很多,例如:要在接穗葉柄下方左右兩側(cè)各削成15°的角、長約1 cm的斜面。兩斜面交會于髓心,并形成30°的鍥形,在從葉柄上方0.2~0.3 cm處將穗芽截斷,形成一葉一芽的接穗。在春冬時進行削穗,則要保留半葉或全葉。而在夏季或秋季時,直接留全葉。
(4)結(jié)合。先將要進行嫁接的接穗削好,將削好的接穗插入劈開的砧木之中。要注意葉柄一側(cè)皮層與木皮層對齊。再用鋁片將砧穗結(jié)合部位固定住并捏緊。保證砧穗能夠結(jié)合緊密。
在栽植的前一天晚上,需要對基質(zhì)進行處理并用清水淋透,保證栽植前基質(zhì)處于濕潤狀態(tài)的;在栽植前,還要做的一個工作就是要把基質(zhì)噴一次殺菌劑45%敵磺鈉-濕粉(800倍)、生根粉2%吲丁萘乙酸-可溶性粉劑(0.02g/L),在進行消毒工作時,應先將這兩種藥劑先分開再進行稀釋。最后再進行混合。
對于嫁接好的苗,要馬上栽到準備好的無紡輕基袋內(nèi),其最適栽植深度大約為2~3 cm,在進行栽植時,要注意栽正栽實,嫁接口也要保證被露在土外,栽植方向不應凌亂,而應一致,栽植完后,應馬上用噴壺噴殺菌劑50%甲基托布津-懸浮劑(1000倍)、生長調(diào)節(jié)劑1.8%復硝酚鈉-水劑(3000倍),這2種藥劑也是應先分開再稀釋,最后再混合,噴完藥不要忘記了蓋上薄膜。蓋上薄膜的速度應當盡可能地快。
(1)保濕。在進行栽植后,一定要封好小拱棚,保持床面濕潤,對于小拱棚的搭建,可以采用竹片作為原材料。選取1.5~2.0 m之間的數(shù)作為間隔長度來進行拱棚的搭建。如果處于夏季,則可以將遮蔭網(wǎng)覆蓋在拱棚的上方。四周一定要用泥土進行壓緊密封操作。除此之外,還要隨時檢查拱棚薄膜,防止出現(xiàn)破膜的狀況,同時保持遮陽70%以上。如除草、催芽、施肥要揭開薄膜,工作完成后應盡快蓋回薄膜。
(2)控制好溫度。如果溫度過高,可向拱棚膜上噴水或增加遮陽網(wǎng),提高遮陽率以及降低溫度。
在栽植一周左右后,對栽植的幼苗進行觀察,如果發(fā)現(xiàn)有苗木落葉、發(fā)病等現(xiàn)象,要及時地進行補植苗,以及噴殺菌劑。再栽植后,每間隔10~15 d都應噴1次殺菌劑(多菌靈、托布津、高錳酸鉀等殺菌劑輪換使用),對于殺菌劑的濃度進行控制,千萬要注意殺菌劑的濃度不能太高。
在栽植后的30 d,這個時候是苗木成活的關(guān)鍵期,對于苗木的狀況要格外注意。要細心地關(guān)注苗木生長動態(tài),抓好(病蟲水光溫)各個方面。在栽植15 d左右,袋子內(nèi)就會開始長雜草,當雜草的數(shù)量多了就應及時拔掉。當嫁接苗成活后,就可以開始施水肥了,施肥間隔時間為10~15 d為宜,而濃度在0.5%左右為宜,不過具體濃度的選擇還是應根據(jù)苗木生長的具體情況來確定。對于施肥種類及用量、濃度的選擇,遵循缺啥補啥的原則。
容器苗對于濕度有一定的要求,既不能積水也不能缺水,如果出現(xiàn)缺水的情況,應及時進行噴霧工作。噴水量應根據(jù)容器土面濕度而定,處于前期時,要適當?shù)厣贊?,處于后期,澆水量可以有所增加?/p>
嫁接后25~30 d,接穗與砧木會愈合為一體,而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及時地撤出薄膜,在進行這個操作時,可先將薄膜棚罩兩頭揭開,逐漸增加光照,在80 d后進行全光照。為了保持拱棚里的濕度和溫度,傍晚需要把拱棚上的遮蔭網(wǎng)拉開,在第二天早上太陽出來前又給蓋回來。
苗期病害主要是油茶炭疽病,防治方法:發(fā)生初期使用1%波爾多液;50%可濕性托布津400~600倍液;25%或50%可濕性多菌靈1000~1200倍液噴霧。每半月噴霧1次,連續(xù)二次即可。
本文從多個方面對油茶根接技術(shù)做了相應的闡述和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油茶苗木的培養(yǎng)的關(guān)鍵就是選擇適當?shù)募藿悠?。嫁接后的管理工作也十分重要,只有將這些工作都做好,才能加強苗木根接的成活率和苗木的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