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 華迪 喬繼紅
在中國西南偏遠的云南省邦東村,美國當代世界事務研究所研究員馬修·奇特伍德看到了貧困戶張文富的新房,寬敞明亮;甘肅省南部山背村,法國記者弗雷德里克·勒邁特考察時寫道,離開貧瘠土地搬遷到城市的農民們,臉上洋溢著笑……
外國人眼中一個個鮮活的脫貧故事,匯成一幅中國決勝脫貧攻堅的恢宏畫卷。這畫卷,吸引全球目光,贏得世界驚嘆。
2020年歲末,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國向全世界發(fā)出“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的重大宣告。這一宣告,擲地有聲,讓疫情籠罩下的世界倍感振奮和鼓舞!
至此,中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qū)域性整體貧困。這個全球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創(chuàng)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改革開放40多年來,7.5億人成功脫貧,對世界減貧貢獻率超過70%,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減貧目標。
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堪為世界之最的減貧速度和減貧數量,講述的是一個為全球減貧事業(yè)注入強大信心的勵志故事。國際勞工組織總干事蓋伊·賴德說,在完成聯合國千年發(fā)展目標中的減貧目標方面,“大部分進展都歸功于中國”。
從貧困大國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進程中,中國采取了諸多具有原創(chuàng)性、獨特性的重大舉措,組織實施了人類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zhàn)。中國減貧的重大勝利,源自“脫真貧,真脫貧”的廣闊實踐,也為全世界解決發(fā)展和貧困難題提供了行之有效的“中國樣板”。
“因地制宜、精準發(fā)力”——這是聯合國開發(fā)計劃署對中國脫貧方案亮點的提煉和總結。
在減貧實踐中,中國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并實施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通過“六個精準”“五個一批”、“智”“志”雙扶、摘帽“四不摘”,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脫貧道路。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高度評價說,“精準扶貧方略是幫助最貧困人口、實現2030年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目標的唯一途徑。”
具體舉措上,中國規(guī)劃經濟建設,建立堅實工業(yè)基礎,促進全國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增加教育、醫(yī)療和就業(yè)等投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在亞洲開發(fā)銀行東亞部總干事詹姆斯·林奇看來,中國多年來在經濟快速發(fā)展的同時,出臺了有效的脫貧政策,廣泛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共同參與脫貧事業(yè),其中很多有效經驗和創(chuàng)新做法正成為許多發(fā)展中國家的學習樣本。
事實上,中國也已將減貧歷程寫成報告,毫無保留地與世界分享“脫貧密碼”。
在中國貴州省惠水縣,許多貧困戶通過種植佛手瓜擺脫了貧困,這讓大洋彼岸世代種植這個不起眼“配角作物”的瓜農感到新奇與驚嘆??茖W規(guī)劃、民主決策、集中資源、重點突破……惠水縣面向拉美16 國的直播“扶貧會議”讓拉美國家政黨領導人真切看到了中國扶貧成就背后的智慧與經驗。
響必應之于同聲,道固從之于同類。徹底告別絕對貧困的中國,正以更博大、更寬的眼光,推己及人,毫無保留地提供可資借鑒的“中國方案”,源源不斷地提供脫貧致富的“中國支持”。
面對來自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老撾等國的代表,云南紅河哈尼梯田的農民手把手教授“稻漁共作”模式;對于亟需減貧支持的非洲,中國援建24個農業(yè)技術示范中心,惠及50 多萬當地民眾;中國援緬甸減貧示范合作項目,讓當地1 500多戶農民家庭路通了、水通了……
中國震撼山河的脫貧故事,激勵世界;中國立己達人的不懈行動,助益世界。寒夜終將過去,溫暖必將來臨。中國脫貧故事必將激發(fā)仍處于貧困中的各國人民不畏險阻,走出更加自信的戰(zhàn)貧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