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遠泓 范穎蕾
共享產(chǎn)品無法使用、手機外賣無法下單、線上程序無法購物,被堵在回家路上卻沒有辦法購買水和食物,家庭現(xiàn)金存量不多只能以物換物……看到今年7月河南暴雨后社交平臺上很多人貼出的種種麻煩,華中某高校大學生小千有種“瞬間被擊中心房的感覺”。
針對這場天災的恢復工作已經(jīng)逐漸步入尾聲,但因為手機支付失靈所造成的困境,從來不是某個人或者某個時間的“獨有產(chǎn)物”。
作為一名00后,小千在2018年擁有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部智能手機,從此逛超市、吃飯、充話費,甚至繳納學費她都用手機支付,“真的很方便,不僅不用花時間找錢,也不用再擔心掉錢”。
但手機支付并不總是帶給人便捷的體驗。
有一次小千在超市里排隊結賬購買零食,到自己時才發(fā)現(xiàn)網(wǎng)絡信號太差,手機支付頁面一直加載不出來,當時和她一起購物的朋友也是如此。為了不耽誤后面的同學,她選擇退到一旁繼續(xù)嘗試。
十分鐘后,網(wǎng)絡信號依然處于罷工狀態(tài),緊張之下小千在關機重啟中來回反復。最終,還是老板讓后面能支付成功的同學開了熱點,她才脫離困境。
這是小千第一次經(jīng)歷手機支付失靈的事情,也是她迄今為止僅有的一次。有了這樣的經(jīng)驗,她開始習慣在每次出門購物前預估花費,并攜帶相應的現(xiàn)金。
面對這樣的尷尬,小千并沒有太多心理負擔,這不過就是開口求助陌生人的事兒??捎兄嗨圃庥龅拇髮W生李易嫣則被自己對社交的恐懼絆住了腳步。
李易嫣有每天吃水果的習慣,買水果也成了她每周必定會做的事情,但她在一次購買水果的過程中,直到需要付款才發(fā)現(xiàn)她的手機沒有辦法連接校園網(wǎng),準備切換回流量使用,又發(fā)現(xiàn)手機欠費了。
一邊是已經(jīng)稱好的水果,一邊是無法支付的手機,要么找人幫忙開熱點購買,要么放棄這次購買機會。中午正是下課高峰期,水果鋪前人來人往,李易嫣一時無法向老板提出取消購買的要求,畢竟老板才幫她裝好水果,但她更無法做到的是在忙碌的人潮中開口讓一個陌生人幫助自己。
李易嫣在那里站定,足足思考了對她來說格外漫長的一分鐘,最終,她還是決定放棄這次購買?!氨绕鸷屠习逭f不買,我覺得突然找別人幫忙會讓我更加尷尬?!?/p>
李易嫣沒辦法邁過心里這道“害怕向陌生人求助”的坎兒,這場“逃離”影響她至今:出門前習慣看一下手機話費余額、購買前查看手機網(wǎng)絡狀態(tài)、在常用書包中存放一定數(shù)額的現(xiàn)金。對她來說,這些預防措施就是給自己的“保護傘”,不僅確保手機支付能正常使用,也確保即使手機支付失靈會有現(xiàn)金兜底。
和李易嫣一樣,在經(jīng)歷手機支付失靈的事情后,再次面對類似情況時會產(chǎn)生社交溝通焦慮感的人并不在少數(shù)。
劉羽馨是李易嫣的同學,同樣害怕向陌生人求助,不僅現(xiàn)金支付,她連“不買”這條退路都沒有。2018年,剛上大一的劉羽馨由于平時花錢比較節(jié)省,充電寶并不在她的購買清單之列,出的最遠的門,也不過是寒假回家。
這趟全程5小時的歸途,按照理想狀態(tài)并不需要擔心手機電量,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劉羽馨的火車沒有準點到達,她需要在候車廳多等3小時,當時她的手機電量已經(jīng)告急。但她在下火車之后還需要乘坐公交車,身上沒有帶零錢的她只能使用手機支付,為手機充電成為“頭等大事”。
劉羽馨在火車站轉了一圈,既沒找到手機充電設備,也沒找到共享充電寶。這意味著她必須向陌生人求助,同樣意味著社交“困難戶”的她面臨一個難題。
求助之前,劉羽馨給自己做了數(shù)十分鐘的心理建設。“真的很難開口,而且在火車站候車廳這樣的公眾場所,更是加劇了我的心理負擔。”為了降低難度,她首先排除異性人群,專門向年紀相仿的女生詢問。
候車廳里的人大多要出遠門,攜帶的充電寶自己都不一定夠用。在求助三四位女性后,終于有人愿意借給她充電寶,“借到的那一瞬間真的讓我松了一口氣,原來跟陌生人的交往沒想象中那么困難”。
出門前檢查是否準備了一點現(xiàn)金,有沒有充電寶,逼著自己跟陌生人溝通中或許有意外的驚喜……因為有過一次找別人尋求幫助的經(jīng)驗,無論在預防措施方面,還是再次面對類似情況時的處理方式,劉羽馨有了更多的準備,也期待“轉身后的驚喜”。
人們逐漸意識到,完全依賴手機支付,也會產(chǎn)生很多小問題,為了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解決這類問題,包括數(shù)字人民幣、新型充電方式在內(nèi)的各種新科技開始被研究與推行。對此,劉羽馨有自己的看法,“雖然這些新方式能夠解決手機沒電或者沒網(wǎng)造成的支付問題,但如果手機突然壞掉或者發(fā)生其他無法預料的情況,支付都不能正常進行,這樣看來,現(xiàn)金與手機的搏斗從來不是‘至死方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