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
(賓縣平坊鎮(zhèn)人民政府,黑龍江 賓縣 150400)
群眾文化作為群眾精神的重要體現,能夠真實和生動地反映出群眾的實踐活動。群眾文化承載著群眾的理想和信念,通過重視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可以更好地發(fā)揮出群眾文化的重要作用。在當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過程中,基層群眾文化作為重要的茂盛生文化,需要有效地滿足群眾精神文明需求,具有顯著的群眾特色,而且直接面向基層群眾,并與基層群眾直接聯系。特別是在當前文化強國戰(zhàn)略實施過程中,通過推進基層群眾文化生活,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質,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促進基層群眾生活質量水平的提升,為和諧社會建設夯實基礎。
在當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基層群眾文化的重要性越發(fā)凸顯出來。通過結合基層群眾需求,開展形式多樣的基層群眾文化活動,能夠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由于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形式多樣,對民眾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可以使民眾積極參與進來,為文化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起到有效的推動作用。而且在基層群眾文化活動開展過程中,確保文化活動形式與民眾生活貼近,為民眾提供參與文化活動的機會,增強基層群眾對文化事業(yè)的關注度。
新時代背景下,基層群眾文化活動有序開展,基層群眾文化活動更加豐富,這也有效地激發(fā)了群眾參與的熱情,促進民眾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從而為和諧社會構建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在基層群眾文化建設過程中,人民群眾作為參與者和受益者,通過民眾的積極參與,促進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多樣性。目前參加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人員以中老年人為主,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可以有效地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更好地滿足群眾精神生活需求。
一直以來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對經濟發(fā)展越發(fā)重視,對文化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這也導致文化發(fā)展相對滯后。當前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種類單一,民眾對基層文化缺乏深入了解。而且當前基層群眾文化活動主要分布于社區(qū),文化活動形式相對傳統,體現出較強的局限性,這對民眾對基層文化的重視度帶來較大的影響,從而造成基層文化建設被忽視。
在當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實施過程中,文化設施作為文化建設工作開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礎,但當前基層文化設施不完善是普遍存在的現象。特別是當前大部分基層社區(qū)和農村地區(qū)文化活動器材較少,往往只安裝了簡單的運動器材,無法滿足民眾實際文化需求。而且一些基層文化設施和文化活動場所與社區(qū)距離相對較遠,這對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帶來一定的影響,會對基層群眾建設的進度造成直接的影響。
當前大部分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形式過于單一,科學性和完整性缺乏,與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不具有相符性,這也對群眾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帶來較大的影響,阻礙了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有序開展。而且當前現有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內容單一,具體的導向作用和引領作用無法充分地發(fā)揮出來。甚至一些地區(qū)開展的具體群眾文化活動不受群眾歡迎,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有序推進帶來較大的阻礙。
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具有公益性特點,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也以服務民眾為目的,不具有營利性。具體建設資金依賴于財政撥款,但在實際基層群眾文化活動開展過程中,對于資金的需求量較大,這也導致財政撥款無法滿足基層群眾文化建設需求。特別部分地區(qū)群眾文化建設資金十分有限,無法保證日?;A開銷,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缺乏充足的資金支持,一些群眾甚至自費參與,這自然無法維持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
隨著民眾生活水平的提升,對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需求,這也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一直以來在基層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對基層文化建設工作重視不足,這也導致群眾文化工作人員不足,無法為基層群眾文化活動提供專業(yè)性指標?,F有基層文化工作人員自身創(chuàng)新性不足,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形式單一,對民眾缺乏吸引力,無法營造良好的文化建設氛圍。另外,當前部分地區(qū)群眾文化建設隊伍整體素質不高,無法在群眾文化建設過程中積極引導群眾參與進來,不利于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作用的發(fā)揮。
在當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開展過程中,要求相關部門要加大重視度,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考慮到各地所處區(qū)域、民族和文化風俗等方面的差異性,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規(guī)章制度,積極完善群眾文化工作網絡,促進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統一發(fā)展。同時各地文化建設規(guī)劃管理工作中,還要將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作為重點工作內容,進一步明確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職責,確保各項制度有效落實,全面提升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合理性和科學性。而且在實際基層群眾文化活動開展過程中,要與各地實際情況相結合,在相關政策指導下,積極推進群眾文化與基層服務、下崗再就業(yè)、城市文明建設等工作的結合,提升基層群眾文化品位,為基層群眾文化的全面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當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重視基礎設施建設,各地區(qū)要與自身的實際情況相結合,積極配備各種軟硬件設施,從而為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重要的物質保障。通過建設圖書閱覽室、科技館和相關的文娛場所,并配置文化活動相關的軟件,積極整合文化資源。同時還要重視應用企事業(yè)單位和學校等文化資源,推動基層群眾文化的跨越式發(fā)展。另外,還要借助于互聯網優(yōu)勢,構建網絡社交平臺,強化對基層群眾文化的宣傳力度,進一步將群眾在基層群眾文化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凸顯出來。
各地文化部門要與當地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分析當地的發(fā)展方向,并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基層群眾文化活動,提高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具體要與基層群眾日常生活相結合,使基層群眾文化活動與群眾更具貼合性。政府部門需要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給予高度重視,全面提升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水平,使基層文化建設與地區(qū)經濟之間實現協調發(fā)展。當前一些地區(qū)的基層群眾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過程中,由于缺乏資金支持,因此只是簡單的開展一些不需要投入資金的活動,活動形式過于單一,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不高。針對這種情況,地方政府需要積極構建完善的服務體系,創(chuàng)設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并重視社區(qū)群眾娛樂場所建設,構建具體的文化設施,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文化競賽活動,激發(fā)群眾參與熱情。另外,還要重視開展更具開放性的活動,使群眾文化與基層群眾日常生活更為貼近,從而為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有序推進打下良好的基礎。
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離不開資金的支持,資金作為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重要物質保障,各地政府需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為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劃撥專項資金,促進基層文化活動的有序開展。另外,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還要積極拓寬籌資渠道,通守社會贊助來解決資金短缺問題,從而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為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事業(yè)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互聯網+”與文化相融合,其作為文化服務領域的新事物,而且借助于網絡也能夠促進群眾文化建設水平的提升,積極促進基層群眾文化服務的優(yōu)化,為基層群眾帶來實惠,促進基層群眾文化生活質量的提升。
一方面要重視基層文化網絡工程建設。文化部門要通過制定基層群眾文化服務的清單,采取菜單式的服務方式,給予群眾更多選擇權,從而打造與基層群眾需求更加符合的特色文化節(jié)目。并借助于網絡公開信息,為基層各眾提供相關信息和服務,使群眾文化服務在群眾生活中有效滲透,確保將基層群眾文化服務做細和做實,使民眾隨時隨地能夠通過網絡獲取所需要的文化資源,滿足群眾對基本文化的需求,進一步促進基層群眾文化服務效率和質量的提升。
另一方面要構建“互聯網+”文化服務工程。文化部門通過重視文化服務網絡建設,并配備完善的數字化設施,為基層群眾提供形式多樣的文化資訊和文化活動展演信息,做好公共文化普及,確保文化服務與基層群眾之間有效銜接,打造良好的文化服務平臺,為基層群眾提供均等化文化服務。另外,還要借助于互聯網構建文化網絡課堂,為基層群眾提供遠程文化課程,滿足不同層次群眾的需求,進一步提升基層群眾文化服務的信息化水平。
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質量與群眾文化專業(yè)人才的綜合素質具有直接的關系,通過做好群眾文化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工作,可以促進群眾文化建設效率和質量的提升。因此在實際工作中需要重視對群眾文化人員的培訓,使其樹立現代化的思想理念,并在群眾文化活動開展過程中具有較強的創(chuàng)新意識,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形式?;鶎游幕块T還要建立健全具體的激勵措施,調動群眾文化專業(yè)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強化其服務意識,為群眾文化活動的創(chuàng)新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屬于惠民工程,與基層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在當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認識到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重要性,并在實際工作嚴格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借助于先進技術推進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不斷深入,創(chuàng)新基層群眾文化活動方式和方法,激發(fā)基層群眾參與的積極性。而且為了進一步提高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水平,還要強化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整體素質的提升,確?;鶎尤罕娢幕ㄔO工作的有序推進,更好地發(fā)揮出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價值,為社會的健康、和諧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