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玲,李月紅(通訊作者)
(1 鹽城市婦幼保健院藥事科 江蘇 鹽城 224001)
(2 鹽城市婦幼保健院兒科 江蘇 鹽城 224001)
手足口?。℉FMD)是一種兒科危重癥,主要癥狀表現(xiàn)為手足口皰疹、潰瘍、發(fā)熱,在病情的發(fā)展下,會損害患兒的肝功能、心肌功能,甚至?xí)斐蓢乐氐牟l(fā)癥,比如腦膜炎、心肌炎、肺水腫等,對患兒的生命健康造成極大影響。HFMD 多發(fā)于嬰幼兒,具有傳染性,主要由于多種腸道病毒感染造成的,其中最為常見的病原體有EV17、CoxA16 等[1]。當前對手足口病的治療,大部分運用一些抗病毒、調(diào)節(jié)免疫力及對癥治療的方法。本次研究對HFMD 使用重組人干擾素α1b、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的效果進行了探討,現(xiàn)報告如下。
抽 取 本 院2020 年7 月—2021 年6 月 收 治 的78 例手足口病患兒納入研究,雙盲法分兩組,各39 例。納入標準:所有患兒均符合HFMD 相關(guān)診斷標準,存在發(fā)熱、皮疹等表現(xiàn)?;純杭议L了解本次研究且自愿參與。排除標準:先天性心臟病、血液系統(tǒng)存在疾病者。對照組男女患兒的比為23/16,年齡最大的8 歲,最小的是1 歲,平均年齡(4.65±1.58)歲,病程均值(4.09±1.37)年;觀察組男女患兒的比為22/17,年齡最大的7 歲,最小者1 歲,平均年齡(4.53±1.61)歲,病程均值(4.11±1.24)年?;純阂话阗Y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
1.2.1 對照組 兩組均給予基礎(chǔ)治療,主要表現(xiàn)在退熱治療,運用爐甘石洗劑來治手、足等部位的皮疹,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對照組給予重組人干擾素α1b(產(chǎn)商:北京凱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60093),10 μg/次,1 次/d。
1.2.2 觀察組 在以上治療的基礎(chǔ)上,觀察組用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產(chǎn)商:濟川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30095),5 ~10 mL/次,3 次/d,兩組均連續(xù)用藥7 d。
顯效:體溫恢復(fù)正常,癥狀完全消失,皰疹干燥結(jié)痂無滲液;有效:體溫在37.5 ℃以下,癥狀明顯改善,大部分皰疹干燥結(jié)痂;無效:體溫、皮疹無明顯下降和消失。觀察兩組癥狀消退時間及血清ALT、AST 變化情況[2]。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對比治療效果(例)
治療后觀察組癥狀消退時間均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對比癥狀改善狀況( ± s, d)
表2 對比癥狀改善狀況( ± s, d)
組別 例數(shù) 發(fā)熱消退時間 皮疹消退時間 潰瘍消退時間觀察組 39 1.71±0.37 2.66±1.26 3.12±0.88對照組 39 2.81±0.52 4.61±1.41 4.61±1.22 t 10.764 6.440 6.186 P 0.000 0.000 0.000
治療前兩組肝功能指標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血清ALT、AST 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對比肝功能情況( ± s, U·L-1)
表3 對比肝功能情況( ± s, U·L-1)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ALT 治療后ALT 治療前AST 治療后AST觀察組 39 59.01±8.67 33.05±5.37 53.61±7.18 28.61±5.07對照組 39 58.51±9.05 40.21±5.84 53.71±7.27 33.41±5.96 χ2 0.249 5.636 0.061 3.831 P 0.804 0.000 0.951 0.000
HFMD 是一種小兒比較常見的,且多發(fā)的急性傳染性疾病,其主要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引發(fā)該病的腸道病毒大概有20 多種,其中柯薩奇病毒A16 型與71 型是主要的罪魁禍首。5 歲以下兒童是主要的多發(fā)群體,潛伏期大概是2 ~10 d,每年4 月—9 月是高發(fā)季節(jié),患兒主要表現(xiàn)為手、足、口腔等部位發(fā)生小皰疹,發(fā)熱,精神狀態(tài)比較差,手腳冰涼、厭食等[3]。HFMD 有著較快的傳播速度,比較多的傳播方式等,且可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一旦確診為HFMD,就需要給予及時、有效的治療,從而來對感染進行控制,對癥狀進行改善,提高患兒的生活質(zhì)量。
重組人干擾素α1b 是一種廣譜抗病毒制劑,起著調(diào)節(jié)免疫的作用,還能夠?qū)共《?,對細胞分裂起到抑制等功效,能夠與敏感細胞表面特異性受體進行結(jié)合,可阻斷細胞內(nèi)病毒mRNA 的翻譯,對脫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均起到比較好的抑制作用,特別是對病毒核糖核酸的合成起到顯著的抑制作用,從而對病毒復(fù)制進行控制[4]。該藥的作用機制為:進入人體的干擾素到達細胞表面的時候,會結(jié)合特定的受體,對病毒脫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起到阻礙的作用,還能阻礙蛋白質(zhì)的合成加工,從而對病毒的繁殖產(chǎn)生阻礙。作為一種抗病毒良好的藥物,重組人干擾素α1b 逐漸在手足口病治療中得到了廣發(fā)的應(yīng)用。相關(guān)研究發(fā)現(xiàn),干擾素的運用能夠使T 細胞、NK細胞的活性增強,有助于機體更好地釋放抗免疫因子,使機體自身的免疫能力得到提高,增強對病毒的抗感染能力,能夠充分發(fā)揮出清除體內(nèi)病毒的作用。基于此,在對HFMD 患兒進行抗病毒治療的過程中,運用重組人干擾素α1b,能夠?qū)純旱陌l(fā)熱、皮疹等癥狀起到明顯的緩解作用,能夠?qū)Σ《靖腥具M行有效的控制。
蒲地藍消炎口服液是一種中成藥,其將蒲公英、苦地丁、板藍根、黃芩當中的精華提取出來,經(jīng)過加工制造成純中藥的制劑,其為棕紅色至深棕色的液體,氣微香、味甜、微苦。其方中的主要成分蒲公英,有著清熱解毒的作用;紫花地丁具有燥濕殺蟲的功效;板藍根有著解毒散結(jié)、涼血利咽之效;黃芩能夠達到清熱燥濕、涼血止血的作用。諸藥共用,能夠達到清熱解毒、利濕、抗炎、解毒透疹、消腫散結(jié)的功效。該中藥當中含有的豆甾醇、蒲公英甾醇、β-谷甾醇等成分,有著抗病毒、抗氧化、抗炎的作用,能夠?qū)Σ《?、細菌引起的皮下混合感染的膿腫進行有效的抑制,有助于增強其吞噬細胞的功能,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能夠使血管的通透性得到降低,有助于釋放HFMD 患兒的肺表面活性物質(zhì),使肺泡張力得到降低,有效控制病情的發(fā)展。現(xiàn)代藥理研究顯示[5],蒲地藍消炎口服液有著比較好的抗菌效果,且有著較強的抗病毒作用,而且其有著比較小的毒副作用。
在治療手足口病的過程中,將蒲地藍消炎口服液與重組人干擾素α1b 聯(lián)合運用,能夠發(fā)揮出兩者相互補充的作用,從而到達協(xié)同增效的目的,可以多靶點抗病毒,這樣患兒的一些臨床癥狀可以比較快速地消退。手足口病患兒往往存在著程度不同的肝功能損傷,這是由于病毒進入到肝臟細胞,并進行了定植,對患兒的肝臟組織產(chǎn)生損害而導(dǎo)致的。相關(guān)研究顯示[6],在小兒出現(xiàn)手足口病的早期,患兒的血清中ALT 水平、AST 水平會快速的升高,參與到手足口病的病情發(fā)展的過程中。對此使用蒲地藍消炎口服液與重組人干擾素α1b,治療7 d 后能夠明顯降低血清ALT 水平、AST 水平,對患兒的肝功能進行有效的改善。
本文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4.87%,而對照組79.49%,觀察組顯著比對照組高(P<0.05),觀察組發(fā)熱消退時間、潰瘍消退時間、皮疹消退時間均比對照組短(P<0.05),治療前兩組血清ALT、AST 水平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血清ALT、AST 水平顯著比對照組低(P<0.05),可見,在治療手足口病患兒的過程中,應(yīng)用蒲地藍消炎口服液聯(lián)合重組人干擾素α1b,臨床效果比較明顯,能夠使臨床癥狀得到有效的改善,有效縮短病程,有助于對患兒肝功能的改善,有著比較好的臨床應(yīng)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