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_曹放
頭枕著波濤,這波濤里回蕩著蘇東坡的詩句。贛江源頭是我家,少年時代就知道了蘇東坡。公元1094年,57 歲的蘇東坡首過贛州,其時他是被遣往廣東惠州流放,對于人生,他已歷盡滄桑。又過了七年,公元1101年,64 歲的蘇軾再經贛州,他是結束了海南的流放回往中原,對于世態(tài),他已是悠哉淡然。兩次贛州的過往,他與官紳士子偕游唱和?!吧綖榇淅擞浚饔窈缌鳌?,這是他在八鏡臺上對贛州勝境的禮贊;“故國千峰外,高臺十日留。他年三宿處,準擬系歸舟”,這是他在郁孤臺畔對贛南士子友情的留戀;“四十七年真一夢,天涯流落涕橫斜”,這是他在天竺寺外對人生如夢的感嘆……蘇東坡,伴隨著贛江的濤聲,叩擊了我的少年時代。
壁立千仞,懸崖絕壁自天而下;波心激流,一葉扁舟游游蕩蕩;蘇東坡迎風而立,衣袂飄飄,他仰面朝天,凝望著深邃的星空。他的好友楊世昌與一位艄公穩(wěn)坐船頭,舉目間,閃耀著敬仰和憐惜。《赤壁賦》,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李峻的杰作。20年前,當我在廈門的新居里布置書房“達瀟堂”的時候,我鄭重地掛上了這幅瓷板畫?!拔┙现屣L,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多少回,靜靜地凝望著這幅瓷板畫,然誦著《赤壁》二賦,我意興遄飛。這是對元氣、清氣、正氣的涵養(yǎng)哪!宋朝唐庾有云:“東坡《赤壁》二賦,一洗萬古,欲仿佛其一語,畢世不可得也?!痹律蠔|山,霧籠江面,小船漂蕩,如夢如幻。面對著李峻先生的《赤壁賦》,關于生命,關于歷史,關于人的價值與存在,關于天地人的和諧共生,這無盡的思緒,讓我追隨著蘇東坡,在水光月色中徐徐展開。
新冠疫情的陰影深深籠罩,人們戴著口罩,自覺排著隊,拉開一米線的距離,緩緩地向前挪動,腳步有點拘謹,而目光卻充滿了渴望與急切。2020年9月10日,北京故宮,公務拜會單霽翔先生后,他帶給我一個驚喜,《蘇軾主題書畫作品特展》正在文華殿舉辦,“難得的機會,去看看吧,千古風流人物”!文華殿里,我凝神細看,一幅一幅,七十余件都是精品,包含了故宮院藏的所有蘇軾法書真跡。一幅合卷:《新歲展慶帖》《人來得書帖》,這是蘇東坡黃州時期所作,自然流暢,姿態(tài)橫生,秀逸勁健。一幅紙本,這是蘇軾為好友王珗自書詩所作的題跋,用筆渾厚遒勁,結體縱橫抑挫;還有,《治平帖卷》《歸院帖卷》《春中帖頁》《三馬圖贊并引殘卷》……琳瑯滿目,美不勝收,一幅幅細細品讀,真?zhèn)€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沉醉蘇東坡,步出文華殿后,盡管滿眼是皇家的紅墻金瓦,但在我心中,卻只有蘇東坡傲立在云端之上。
感謝上蒼!公元1037年1月8日,蘇東坡來到了人間,這是中華文化的巨大幸運。蘇東坡的存在,我以為,對于中華文化具有標志性的意義:他彰顯出了中華文明所滋養(yǎng)的人性、人格、人道、人文,可以經天緯地!萬世文豪蘇東坡,他擁有一顆自由放達的心靈,坦蕩、磊落而光明,他不僅對抗了世界上普遍存在的荒謬,而且極大地撕裂并沖決了中國封建文化根深蒂固的虛偽。一代通才蘇東坡,他貫通儒釋道,達觀天地人,俯仰皆是文章,于經世致用外,特別是在詩賦、書法、飲食上開創(chuàng)了一派震古爍今的全新境界,在美術、音樂、園藝、醫(yī)藥等文人余事上他也博學多能,堪稱歷史上少有的通才。千古風流蘇東坡,他洞穿了人生的生死窮達,以巨大的悲憫情懷、蒼茫氣象和樂天情致,游走在廟堂與江湖、功業(yè)與性靈、進取與退隱的波峰浪谷之間,創(chuàng)造并領略了人間的清歡,并且寄至味于淡泊。蘇東坡的魅力,我以為,其要者有三:一是堅守自我的本真,二是創(chuàng)造審美的風流,三是參透人生的夢幻。對于蘇東坡,對于蘇東坡在人世間走過的23464 天,中華文明史該怎樣來銘記和詠嘆呢?就人類各大文明的參照而言,我以為,或許,只能聽到意大利達·芬奇、英吉利莎士比亞、西班牙塞萬提斯和俄羅斯托爾斯泰的回響。
不阿權貴,不媚世俗,無論古今中外,這都是人類文明引領者必備的精神氣質。林語堂在自傳中講了一個故事:古希臘圣賢第歐根尼流浪街頭,正曬著太陽。亞力山大大帝巡視經過,慕其大名,問他有何要求。第歐根尼矜持地回答:“請陛下稍微站開,不要遮住陽光,這便是我唯一的請求。”蘇東坡也是這樣,葆有一顆赤子之心,真率、豁達、瀟灑、疏狂。正如他自己所說,“生死窮達,不易其操”?!笆晟纼擅C?,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結發(fā)夫人王弗離世十年后,蘇軾寫下了這樣令人斷腸的詩句,怎樣的夫妻情啊……“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與君世世為兄弟,再結來生未了因”,“烏臺詩案”爆發(fā),蘇軾生死未卜,這是他托獄卒轉給弟弟蘇轍的訣別詩,怎樣的兄弟情啊……“惆悵孤帆連夜發(fā),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蘇軾在杭州為老友錢勰餞行,一首道別詞,怎樣的友朋情啊……公元1101年8月24日,蘇東坡大限將至,他的好友俯在他的耳畔說:“現(xiàn)在,要想來生。”蘇東坡輕聲答道:“西天也許存在,空想前往,又有何用?”好友執(zhí)著地續(xù)上一句,“你最好還是要做如是想?!碧K東坡留在人間最后的話語是:“勉強想就錯了?!痹鯓拥奶K東坡啊!從生到死,都是一任性情;而且,即便是在反省與追究自我的時候,也沒有什么原生的罪感和虛偽的寄托。蒼天大地之間,頂天立地的,是一個“人”!
能夠引領人類文明進程的智者,對于人生都有一種通透感。誠如法國加繆所說,“憂傷者有兩種憂傷的理由,要么他們無知識,要么他們抱希望。沒有對生活的絕望,就不會熱愛生活。”誠如印度泰戈爾所說,“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蘇東坡對人生的通透與達觀,更是光耀千古?!笆朗乱粓龃髩?,人生幾度秋涼”?!盀跖_詩案”爆發(fā)后,蘇東坡戴罪流放黃州,他在給友人李端叔的信中說,“平生親友,無一字見及,有書與之亦不答”。然而,他并不因此世態(tài)炎涼而縈懷,他在信中還滿懷塵世的溫情寫道,“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間,與樵漁雜處,往往為醉人所推罵,輒自喜漸不為人識”。特別是在黃州,他還寫下了這樣千古傳誦的名句:“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薄?101年春節(jié)過后,蘇軾由贛州出發(fā),經南昌、南京,五月間抵達了江蘇儀征,蘇軾知道,生命已經夕陽滿天,“年來萬事足,所欠唯一死”了。在儀征游覽金山龍游寺的時候,他寫下了《自題金山畫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边@首詞,語調平靜而從容,開頭兩句甚至還有些暗淡蕭瑟,然而通篇讀來卻貫穿著極度的自信自豪、極度的堅韌不屈和極度的風輕云淡。黃州、惠州、儋州,是他平生的三個流放地。但監(jiān)禁流放算得了什么呢?苦難是他的踏腳石,根本摧毀不了他的氣魄與精神。縱使整個世界要將我放逐,而我也不曾放逐自己!是黃州,奠定了他在中國文明史上的高標獨立,“東坡”,就是在此得名。是惠州,玉成了他經世致用的功業(yè)與大名,他通山理水的政績居然在此還博得了水利專家的名號。儋州,盡管孤懸海陬,但他卻在此振起了海南的百代文風,他還在此撰寫出了研究《易經》的、《論語》的、《尚書》的三本學術著作……是的,“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是的,“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然而,江山如畫,更有千古英雄人物!在中華民族的文化英雄中,最具人性溫度和人格魅力的,誰能懷疑不是蘇東坡呢?!“風月不死,先生不亡也?!鼻宕鷧浅摹钦{侯編輯《古文觀止》所言,正是中華民族對蘇東坡永恒的致敬。
是一個深寒的夜晚,2021年1月9日,這是一個唯一屬于我自己的日子,俯瞰著生命的長河,我想起了蘇東坡。公元1080年1月,也是一個深寒的日子,那是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的途中,狂風暴雪,枯枝敗葉,唯見野梅盛開,蘇軾寫下了《梅花二首》。其一是:“春來幽谷水潺潺,灼爍梅花草棘間。一夜東風吹石裂,半隨飛雪度關山?!逼涠牵骸昂稳税丫莆可钣模块_自無聊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辭相送到黃州。”今夜,在寂寥的星空下,梅影橫斜,暗香浮動,我輕拂著眉山市檔案館副館長李莉送我的線裝本《蘇軾文集》,品味著蘇軾的傲岸與曠達,心往神追……禁不住,我吟成了一首小詩:
清愁無限夜氣長,
夢里關山送葦航。
冰心默對空涼月,
徘徊梅影過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