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青平
我跟很多人都說起過我的婆婆媽——我孩子的奶奶。她從90歲起佩戴助聽器,今年106歲,可謂是世紀老太君了。不少人聽到這里會露出驚奇的目光:“106歲,一個多世紀??!那么長壽,真是好福氣!”
她的身體一直很棒,80歲時血壓才開始升高,視力都還好,穿針不戴老花鏡,聽力也不錯,我丈夫每個周末都會與老母親通電話聊天。
一日,丈夫有些納悶地說:“最近老媽接電話說兩句就不愿意多說了?!蔽艺f:“兩年前老媽的聽力就逐漸在退化,最近接聽電話也困難,是需要助聽器幫忙了?!?/p>
那一年,婆婆媽戴上第一對助聽器。剛開始,她不適應助聽器,但為了讓我們高興,每次我們回家時就戴上助聽器讓我們看。一個月后,我發(fā)現(xiàn)婆婆媽的聽力沒有提升。我思考了一陣子,對丈夫說:“督促老母親度過適應期的任務得交給你來完成?!?/p>
丈夫很明白適應期的重要性。我們在電話里,我說一句,丈夫就“翻譯”成方言給老母親聽。在丈夫的解說下,她還是很明事理的。
丈夫每天上午打一次電話,督促她戴上助聽器。婆婆媽居然不到一個月就適應了助聽器,這超出了我的預期。她很快又回到了從前那位愛笑愛拉家常的老太君形象。
婆婆媽100歲壽辰時,她的子子孫孫足有上百人來為她祝壽。但我的丈夫,也就是她的小兒子卻因工作需要不能回家拜壽,他率隊前往尼泊爾抗震救災了。
我深知丈夫極為孝順,婆婆媽也牽掛著自己的小兒子,于是為婆婆媽接通了國際長途電話。婆婆媽與我丈夫在電話里互相問長問短。這時,一位前來拜壽的表嫂問:“她在和誰說話?”
我微微一笑,告訴她:“老太君在和小兒子通電話?!?/p>
大家很驚奇,看到老太君雙手捧著手機放在胸前,仿佛和小兒子在面對面交談一樣。看到婆婆媽的滿面笑容,我感到很欣慰,這算是我送給她老人家最好的生日禮物吧。
如今,助聽器已經(jīng)成了婆婆媽的健康伴侶。因為用上了助聽器,她的生活過得很充實。她戴上助聽器和我們一起看電視,新聞里的國家領(lǐng)導人,她能準確地說出名字。她愛看豫劇,我丈夫就買了許多豫劇的光碟。她也很喜歡聊天。有一次我開車送她返家途中,和車上的姐姐拉起了家常。剛開始,坐在副駕駛位上的老母親一直沒說話,我看她瞇著眼,以為她累了睡著了,所以我們把聲音壓得很低。誰知婆婆媽突然插話道:“人在做,天在看?!弊诤笈诺慕憬懵犃耍χf:“媽,你這副‘耳朵可真靈?!闭f完我們都哈哈大笑起來。
許多老人因節(jié)儉不舍得選配助聽器,我故意跟婆婆媽打趣說:“這一對助聽器3萬多元。”她不假思索地大笑著回我:“那我也不會還給你了?!蔽以詾槠牌艐寱统H艘粯?,說“怎么花這么多錢,太貴了,不戴了”,或者說句“謝謝”之類的話,沒想到她是這樣的開明、風趣。
我笑道:“婆婆媽有《紅樓夢》里老祖宗的風采。”她開心得合不攏嘴。婆婆媽就是這樣一個別樣的長壽老太君。
許多人會好奇,婆婆媽到底有什么長壽秘訣?我總結(jié)了一下,給大家揭秘吧:豁達的胸懷、吃虧是福的信念、追求美好的愿望、對新事物的好奇。飲食簡單、營養(yǎng)搭配合理、睡眠好。還有一點,我先生說,那就是有助聽器與她相伴。
(摘自重慶出版社《聽見—— 一位聽力專家與20個患者的心靈對話》 一書)(責任編輯 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