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迎歌
河南省洛陽市婦幼保健院男科實驗室 471000
精液不液化不育約占男性不育的42.65%以上,是造成男性不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影響夫妻與家庭生活和諧的社會問題。精液常規(guī)檢測是對男性不育診斷的主要生理指標,但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精液常規(guī)參數(shù)正常者中約有15%者為不育,難以對男性生育能力做出全面評判,臨床應用受到一定限制[1-2]。精子脫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損傷涉及胚胎發(fā)育、受精率、妊娠率、種植率、流產率等生育有關的各個階段[3]。精子DNA碎片(DNA fragmentation index,DFI)檢測是一項能對精液質量做出判斷并預測生育能力的新型評價手段,逐漸應用于臨床。為此,本研究選擇2018年1月—2019年12月就診于我院的60例精液不液化不育患者為研究對象,并選擇同期60例近期有正常健康生育史男性作為對照,旨在分析精液各項參數(shù)與精液不液化不育患者DFI的關系?,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月—2019年12月就診于我院的60例精液不液化不育患者,設為試驗組,年齡21~44歲,平均年齡(30.59±4.32)歲;不育時間2~5年,平均不育時間(3.28±0.32)年。選擇同期在我院體檢的60例近期有正常健康生育史男性為對照組,年齡23~45歲,平均年齡(31.05±4.27)歲。兩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1)納入標準:身體健康;體格檢查正常;生殖器、睪丸、男性性征、生殖器、附屬性腺、附睪發(fā)育正常;認知功能正常;簽署知情同意書;Y染色體長臂的無精子因子(AZF)微缺失檢測正常;染色體檢查為正常核型(46,XY);正常性生活1年以上且未行避孕措施。(2)排除標準:女方因素致不孕;精神異常;惡性腫瘤;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自身免疫系統(tǒng)疾??;傳染性疾病。
1.3 方法
1.3.1 精子形態(tài)分析:入組患者均禁欲72h,將小便排凈,陰莖與雙手潔凈后,對尿道口使用新潔爾滅溶液消毒,以手淫法收集精液。使用以色列SQA-Ⅴ型精子常規(guī)自動分析系統(tǒng)檢測精液濃度、液化狀態(tài)、正常形態(tài)率等,并實施雙檢測人員單份標本重復測定校正和人工檢測雙重校正。正常精子判定標準:精子寬2~3μm,長3~5μm,頭部呈光滑卵圓形,頂體占頭部40%~70%,頭寬為頭長2/3~3/5;中部與頭縱軸成一直線,且須細長;中部寬≤1μm,與頭寬的1/2相近;尾部(末段、主段)長 45μm,必須無卷曲現(xiàn)象,規(guī)則的,稍細于中部。若存在胞漿小滴,須≤頭部的1/2。臨界形態(tài)精子、頭部空泡、不規(guī)則頭、梨形頭、圓形頭、長形頭、頂體過大或過小、尾連接異常、彎折(超過90°)、卷曲均視為異常。
1.3.2 DFI檢測:取3ml精液待測樣本,以精子染色質結構分析法(Sperm chromatin structure assay,SCSA)檢測DFI。用A液稀釋至100μl,終濃度為(1~2)×106/ml的精子細胞,滴加B液200μl,30s后加入C液600μl,流失細胞儀分析。以DFI表示DNA的完整性。
1.4 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受檢者精液參數(shù)差異,即正常形態(tài)率、向前活動精子、精子密度、DFI。(2)分析DFI與正常形態(tài)率、向前活動精子、精子密度相關性。
2.1 精液參數(shù) 試驗組正常形態(tài)率、向前活動精子、精子密度低于對照組,DFI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精液參數(shù)對比
2.2 DFI與正常形態(tài)率、向前活動精子、精子密度相關性 DFI與正常形態(tài)率、向前活動精子、精子密度相關性均呈負相關(P<0.05)。見表2。
表2 DFI與正常形態(tài)率、向前活動精子、精子密度相關性分析
一般情況下,男性精液射出體外時處于液化狀態(tài),并在短時間內凝固呈凝塊狀或膠凍狀,10~30min后會逐漸液化成水樣液體,屬于正常生理現(xiàn)象。當精液排出體外60min以上仍不液化,即為精液不液化,屬于病理情況。男性精液不液化可對精子的運動形成束縛,降低精子運動速度,呈原地擺動或緩慢移動,導致精子授精能力受到顯著影響,是造成男性不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其發(fā)生與前列腺炎、精囊炎、病原微生物感染、缺乏微量元素以及焦慮、抑郁、恐懼等不良心理有關[4-5]。若能準確、有效鑒別診斷男性精液不液化,對指導臨床及時實施針對性的干預措施至關重要。精液常規(guī)檢查是臨床對男性生育能力評估的主要方式,但僅能對精子形態(tài)、活力、數(shù)量做出初步判斷,無法提供精子功能相關的有效信息,臨床應用具有局限性[6-7]。
DFI是評估精子質量的有效生物指標,是造成精子受精能力下降的主要因素,對妊娠結局與胚胎質量會造成負面影響。本文中,試驗組正常形態(tài)率、向前活動精子、精子密度低于對照組,DFI高于對照組,提示男性精液不液化不育患者正常形態(tài)率、向前活動精子、精子密度明顯下降,而DFI顯著提高。DFI與正常形態(tài)率、向前活動精子、精子密度相關性均呈負相關,提示DFI與男性精液不液化不育發(fā)生密切相關。精子DNA屬于人類異常物質的載體,其完整性是受精、發(fā)育的重要前提[8-9]。DFI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結果,是指精子生成、成熟過程中損害DNA完整性所產生的斷裂碎片,可涉及生育各個環(huán)節(jié),如受精、著床、胚胎存活等,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其產生機制,可能與以下幾點有關:(1)精子發(fā)生過程中,精子染色質重建期間會產生DNA鏈斷裂;(2)精子產生過程中細胞異常凋亡;(3)精子經附睪、曲細精管轉運期間,氧自由基損傷會誘發(fā)DNA片段化;(4)環(huán)境毒物損傷;(5)內源性核酸內切酶和半胱天冬酶誘發(fā)DNA片段化[10-12]。本研究使用SCSA檢測DFI,能準確、穩(wěn)定的反映DNA損傷的真實狀態(tài)。
綜上所述,男性精液不液化不育患者精液參數(shù)與DFI明顯異常,正常形態(tài)率、向前活動精子、精子密度與DFI存在負相關性,檢測DFI可對男性生育能力進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