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美國簡帛《老子》研究述評*

        2021-11-25 11:49:48李真真
        國際漢學 2021年1期
        關(guān)鍵詞:簡帛帛書異文

        □ 李真真

        引 言

        美國的漢學研究起步于19 世紀后期,發(fā)展到現(xiàn)在,美國漢學涉及歷史、宗教、文化等諸多領域。美國漢學家關(guān)于中國簡帛文獻的研究與中國境內(nèi)的出土文獻研究相伴,并且長期互動發(fā)展。近幾十年來,西方學者對于中國出土簡帛文獻的熱情始于1973 年馬王堆3 號漢墓的發(fā)掘,進入20 世紀80 年代,特別是90 年代以后,郭店楚簡、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等大宗簡帛材料陸續(xù)刊布,美國漢學界迎來了“簡帛時代”。中國簡帛學儼然成為美國漢學研究中的顯學,而其中簡帛《老子》更是引起了美國漢學家的極大關(guān)注,并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下文主要介紹近年來美國漢學家關(guān)于簡帛《老子》的研究成果并加以評述。

        一、有關(guān)馬王堆帛書《老子》研究

        1973 年12 月,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帛書《老子》甲本和乙本,這批材料一經(jīng)公布立刻引起了美國漢學界的高度重視,1975 年,《早期中國》(Early China)就刊登了王安國(Riegel Jeffrey)的文章《最近〈考古〉和〈文物〉雜志關(guān)于馬王堆2 號和3 號漢墓文章的摘要》(“Summary of Some Recent Wenwu and Kaogu Articles on Mawangdui Tombs Two and Three”)。(1)Riegel Jeffrey, “Summary of Some Recent Wenwu and Kaogu Articles on Mawangdui Tombs Two and Three,” Early China 1 (1975): 10—15.1976 年該刊又刊載了夏德安(Donald Harper)和王安國合作發(fā)表的文章《馬王堆3 號漢墓所出土的文獻》(“Mawangdui Tomb Three Documents”)(2)Donald Harper and Riegel Jeffrey,“Mawangdui Tomb Three Documents,” Early China 2 (1976): 68—72.。與此同時,加拿大華裔學者冉云華(Jan Yin-hua)也發(fā)表了《簡帛學研究簡明目錄》(“A Short Bibliography of the Silk Manuscript”)(3)Jan Yin-hua, “A Short Bibliography of the Silk Manuscript,”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Religions Newsletter 1 (1976): 4—7.。這三篇文章對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簡帛文獻做了比較詳細的介紹,在此基礎上,美國漢學家們圍繞馬王堆帛書《老子》展開的研究可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馬王堆帛書《老子》的英譯

        西方漢學界最先出版馬王堆帛書《老子》英譯本的是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劉殿爵(Din Cheuk Lau,1921—2010),他在1982 年出版了帛書《老子》的首個英譯本,名為《中國古代經(jīng)典:道德經(jīng)》(Chinese Classics: Tao Te Ching)(4)Din Cheuk Lau, Chinese Classics: Tao Te Ching.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82.。美國漢學界最先英譯馬王堆《老子》的是美國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宗教系教授韓祿伯(Robert Henricks),他在1989 年出版了專著《德道經(jīng):基于馬王堆新發(fā)現(xiàn)帛書的新譯本》(Te-Tao Ching: A New Translation Based on the Recently Discovered Ma-wang-tui Texts)(1)Robert Henricks, Te-Tao Ching: A New Translation Based on the Recently Discovered Ma-wang-tui Texts.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1989.。韓祿伯是美國從事早期中國研究的泰斗級人物,以馬王堆《老子》甲乙本的研究馳名海內(nèi)外。該譯本前面有《總論》,介紹《老子》和馬王堆帛書的概貌。該譯本以馬王堆《老子》乙本為底本,甲本作為補充。正文的第一部分是《老子》的英譯文,第二部分是馬王堆《老子》甲乙本的中文文本。作者在譯本中使用大量的注解來說明馬王堆《老子》甲乙本與傳世本之間的區(qū)別。自1989 年至1993 年,該譯本在美國和歐洲連出七種版本,在英語世界頗具影響力。

        1990 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亞洲與中東研究系教授梅維恒(Victor Mair)出版了《道德經(jīng):關(guān)于德與道的經(jīng)典》(Tao Te Ching: The Classic Book of Integrity and the Way)。(2)Victor Mair, Tao Te Ching: The Classic Book of Integrity and the Way. New York: Bantam Books, 1990.梅維恒是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和英國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的雙博士,是美國從事古漢語翻譯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該譯本以馬王堆《老子》為底本,《德經(jīng)》在前,《道經(jīng)》在后,參照今本章次,分句分段,依照順序翻譯。在《前言》《后記》以及《附錄》中,梅維恒使用了很大的篇幅討論《老子》與古印度的《博伽梵歌》(Song of God)的關(guān)系,他發(fā)現(xiàn)這二者有很密切的聯(lián)系。

        (二)馬王堆帛書《老子》的文獻學研究

        關(guān)于美國馬王堆帛書《老子》的文獻學研究,韓祿伯和鮑則岳(William Boltz)用力最深。

        韓祿伯除英譯馬王堆《老子》外,還就馬王堆《老子》的文本發(fā)表了一系列文章。1979 年,他在《通報》(T’oung Pao)發(fā)表《馬王堆帛書〈老子〉與王弼本〈老子〉比較研究》(“Examining the Ma-wang-tui Silk Texts of the Lao-tzu: With Special Note of Their Differences from the Wang Pi Text”)(3)Robert Henricks,“Examining the Ma-wang-tui Silk Texts of the Lao-tzu: With Special Note of their Differences from the Wang Pi Text,” T’oung Pao 65. 4—5 (1979): 166—179.。該文把馬王堆《老子》與傳世王弼本《老子》進行比較,分析了馬王堆《老子》和傳世本的異同。馬王堆《老子》的出土使得韓祿伯重新考慮傳世本《老子》的分章問題,他連續(xù)發(fā)表了兩篇文章,即《論〈老子〉的分章》和《再論〈老子〉的分章》(4)韓祿伯:《再論〈老子〉的分章》,載陳鼓應編《道教文化研究》(第14 輯),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8 年,第169—181 頁。,韓祿伯指出,可以用兩種思路去研究《老子》的分章問題:“一是通過考察《老子》版本源流來看歷史上有關(guān)《老子》分章問題的各種觀點;二是通過我本人對原文不帶任何成見的仔細閱讀(就像我從來沒有讀過其他版本那樣),來確定應該以什么為依據(jù)和在何處分章?!?5)韓祿伯著,郭沂、溫少霞譯:《論〈老子〉的分章》,載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帛研究中心編《簡帛研究譯叢》(第2 輯),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年,第43 頁。當然,韓祿伯的文章也有一些問題,其中最為突出的是,他設想了一個《老子》“原本”,他把那些更符合邏輯的分章當作更接近《老子》的“原本”,但實際上,這個“原本”其實并不一定存在。對《老子》早期傳本結(jié)構(gòu)不能以簡單的“優(yōu)”與“劣”或“原本”與“非原本”來評價。另外,韓祿伯還對馬王堆《老子》文本進行了詳細的注釋與評論,并仔細對比分析了馬王堆《老子》與傳世本在字詞、句式上的差異。韓祿伯的其他相關(guān)論文還有《馬王堆〈老子〉及其成書年代考》(“The Ma-wang-tui Manuscripts of the Lao-tzu and the Problem of Dating the Text”)(6)Robert Henricks, “The Ma-wang-tui Manuscripts of the Lao-tzu and the Problem of Dating the Text,” Chimica Oggi 32. 4 (2014): 26—28.《馬王堆〈老子〉異文研究》(“A Complete List of the Character Variants in the Ma-wang-tui Texts of Lao-tzu”)(1)Robert Henricks, “A Complete List of the Character Variants in the Ma-wang-tui Texts of Lao-tzu,”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0 (1981): 207—274.。

        鮑則岳是美國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東亞語言文學系教授,深受西方文獻批評理論影響。他在《文獻批評與馬王堆〈老子〉》(“Textual Criticism and the Ma Wang Tui Lao Tzu”)(2)William Boltz,“Textual Criticism and the Ma Wang Tui Lao Tzu,”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4 (1984): 185—224.一文中批評了劉殿爵在英譯馬王堆《老子》時所犯的錯誤,即沒有弄清楚異文的類型,錯把字形變異當作詞匯變異,從而造成了翻譯的錯誤。鮑則岳在《閱讀早期〈老子〉》(“Reading the Early Laotzyy”)(3)William Boltz, “Reading the Early Laotzyy,”Asiatische Studien / études Asiatiques 59.1 (2005): 209—232.中就中國文獻批評理論及如何對待出土文獻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西方漢學家對待諸如馬王堆《老子》此類出土文獻并沒有一個公認的文獻批評理論,因而導致了學者們的一些極端的觀點。出土文獻的價值是在于改正傳世文獻,還是為相關(guān)文獻提供一種新的解讀,亦或在于證實傳統(tǒng)的解釋?異文是如何產(chǎn)生的,是不同學派的不同觀點所致,還是抄手的抄寫失誤所致?如果我們把某個字單純地當成一個錯誤或許也不太妥當,因為即使異文的出現(xiàn)是一個錯誤,也可能是當時宗教、文學和社會背景變化的反映。這些觀點都很值得國內(nèi)學者借鑒。鮑則岳還在《從馬王堆帛書看想爾〈老子〉的宗教和哲學意義》(“The Religious and 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Hsiang erh’ Lao Tzu 想爾老子in the Light of the Ma-wang-tui Silk Manuscripts”)(4)William Boltz, “The Religious and 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Hsiang erh’ Lao Tzu 想爾老子in the Light of the Mawang-tui Silk Manuscripts,”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45.1 (1982): 95—117.

        一文中將想爾本、馬王堆帛書本、王弼本和河上公本這四個版本的《老子》進行比較。他認為,有些地方想爾本與通行本相同,而與帛書本不同,這表明東漢時期《老子》版本彼此相近,但與帛書本不同。還有些地方是想爾本與帛書本相同,而與通行本有異,這表明想爾本更接近老子原本,也說明想爾本是漢代道教形成時期的一個注本,比王弼本或河上公本都早。由此他得出結(jié)論:想爾本比任何其他后來的文獻更接近于帛書本,想爾本優(yōu)于王弼本,更優(yōu)于河上公本。

        (三)馬王堆帛書《老子》的文字學研究

        有關(guān)馬王堆帛書《老子》的文字學方面的研究最值得談的是鮑則岳和李孟濤(Richter Matthias)。鮑則岳在《馬王堆帛書及其傳世本之比較》中談到漢字的字詞關(guān)系問題,他指出:“在閱讀傳世本時,我們總是不自覺地把詞和字聯(lián)系在一起,如此地習慣成自然,以至于經(jīng)?;煜恕帧ⅰ~’兩個概念本身,不經(jīng)意地把‘字’叫作‘詞’,而不去考慮它們之間實際的關(guān)系?!?5)鮑則岳著,祖生利譯:《馬王堆帛書及其傳世本之比較》,載夏含夷(Edward Shaughnessy)主編《中國古文字學導論》,上海:中西書局,第254 頁。因此,在閱讀古文獻時,遇到異文當首先區(qū)分這個異文是詞匯的變異還是書寫的變異。鮑則岳使用這個方法分析了馬王堆《老子》甲乙本、河上公本和傅奕本中的異文,并指出有些中國學者時常犯字詞不分的毛病。鮑則岳的這種分析方法是科學的,不過,他在比較分析《老子》的帛書本和傳世本中的異文時,時常比較抄本(即帛書本)和刊刻本的字形,這顯然是不妥的,因為二者沒有可比性。

        李孟濤是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亞洲語文系教授,多年來一直很重視文本的研究,強調(diào)文獻原來的狀態(tài),他提出了用文字字形批評理論來分析馬王堆《老子》異文的觀點,并從書寫習慣角度提出了不少獨到的見解。他在《馬王堆〈老子〉中的異文分布情況研究》(“Towards a Profile of Graphic Variation: On the Distribution of Graphic Variants Within the Mawangdui Laozi Manuscripts”)(6)Richter Matthias,“Towards a Profile of Graphic Variation: On the Distribution of Graphic Variants Within the Mawangdui Laozi Manuscripts,” Asiatische Studien / études Asiatiques 59.1 (2005): 169—207.中將帛書《老子》的異文分為非結(jié)構(gòu)性異文和結(jié)構(gòu)性異文。所謂非結(jié)構(gòu)性異文是指文字形體的變化,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異寫字。結(jié)構(gòu)性的異文是指文字結(jié)構(gòu)發(fā)生變化或者使用同音字代替,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通假字。異文的分析可以幫助我們辨別這些文獻出自不同的寫手,還可以根據(jù)它們的來源建立彼此之間的關(guān)系。最后李孟濤指出,馬王堆帛書《老子》甲本和乙本并不是出自同一個抄手,在抄寫風格上,乙本要比甲本顯得更正式。李孟濤在《古代文獻的演變:馬王堆帛書甲本〈老子〉第八章為例》(1)李孟濤著,趙化譯:《古代文獻的演變:馬王堆帛書甲本〈老子〉第八章為例》,《簡帛》(第3 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第427 頁。一文提出一種新的寫本釋讀方法:

        我認為,讀古代中國手抄本的時候,我們最好先依據(jù)手抄本本身的文字書寫規(guī)范來斷定讀法,這是最首要的標準。其次,是看文本內(nèi)在的邏輯意義有沒有矛盾。再次,是看傳世文獻跟手抄本的平行文本。最末才是運用一般的古代漢語用法和當時的正字法。

        李孟濤用這種方法分析了馬王堆《老子》甲本“第八章”(2)所謂“甲本〈老子〉”,是指帛書《老子》甲本。所謂“第八章”,是他仿照傳世本給帛書本加的章號。的釋文,他認為中國學者將“上善治水”讀為“上善似水”和將“水善利萬物而有靜”讀為“水善利萬物而有爭”是不恰當?shù)?。不能將馬王堆《老子》和傳世本《老子》進行簡單的比附,把它們的不同之處強行解釋為書寫錯誤或通假字了事。他最后指出:

        我只是想強調(diào)在古代中國文本中存在的版本的多樣性遠比我們假設的情況要復雜。遇到不同的版本時我們應該把每種版本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來認真對待,而不是把一種版本與其他版本的區(qū)別一律當成是書寫錯誤或者通假字。(3)《古代文獻的演變:馬王堆帛書甲本〈老子〉第八章為例》,第430 頁。

        二、郭店楚簡《老子》研究

        1993 年10 月,湖北荊門郭店村郭店一號楚墓發(fā)掘出竹簡,共804 枚,其中有字簡730 枚,共計13 000 多字,其中包括楚簡《老子》甲、乙、丙三組。郭店楚簡《老子》立刻引起了美國漢學界的極大關(guān)注。1998 年,在《郭店楚墓竹簡》出版的當月,艾蘭(Sarah Allan)和韓祿伯就在美國達特茅斯學院組織召開了“郭店《老子》國際研討會”(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Guodian Laozi),此次會議匯聚了國內(nèi)外頂尖學者,其中中國學者有李學勤、裘錫圭、李零等,美國學者包括艾蘭、鮑則岳、安樂哲(Roger T. Ames)等。會上不同研究領域、不同國籍的專家一起逐字逐句通讀郭店《老子》,與會者約有一半是中國學者,四分之一是美國學者,其他的是日本、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和比利時學者,他們就三組楚簡《老子》異文出現(xiàn)的原因、文本成型以及文獻釋讀的方法、原則等問題展開深入的討論。2000 年出版了會議論文集《郭店〈老子〉: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The Guodian Laozi: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Dartmouth College, May 1998)(4)Sarah Allan and Crispin Williams Eds., The Guodian Laozi: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Dartmouth College, May 1998.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0.,其中文版由邢文編譯,譯名為《郭店〈老子〉——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并于2002 年出版。有關(guān)郭店楚簡《老子》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三個方面。

        (一)郭店楚簡《老子》的英譯

        郭店楚簡《老子》有三個比較有影響力的譯本:一是韓祿伯的《老子的〈道德經(jīng)〉:郭店新發(fā)現(xiàn)文本翻譯》(Lao Tzu’s Tao Te Ching: A Translation of the Startling New Documents Found at Guodian)(5)Robert Henricks, Lao Tzu’s Tao Te Ching: A Translation of the Startling New Documents Found at Guodia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0.。韓祿伯譯本多采用直譯,盡可能避免增字。二是美國夏威夷大學(University of Hawai’i)榮休教授安樂哲和他的學生郝大為(David L. Hall)合譯的《〈道德經(jīng)〉:讓生命充滿意義,以新發(fā)現(xiàn)的郭店本為據(jù)》(Dao De Jing: Making This Life Significant. A Philosophical Translation, Featuring the Recently Discovered Bamboo Texts)(1)Roger Ames & David L. Hall, Dao De Jing: Making This Life Significant. A Philosophical Translation, Featuring the Recently Discovered Bamboo Texts. New York: Ballantine, 2003.。該譯本主體以馬王堆《老子》為底本,同時參考郭店《老子》和王弼本《老子》。書末附有郭店《老子》和《太一生水》的譯文,以備讀者參考。三是顧史考(Scott Cook)的《郭店楚簡完整注釋》(The Bamboo Texts of Guodian: A Study and Complete Translation)(2)Scott Cook, The Bamboo Texts of Guodian: A Study and Complete Translation. Ithaca, N. Y.: East Asia Program, Cornell University, 2012.。顧史考在美國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東亞語言文化系獲博士學位,是美國當代著名的中國古文字學家。此書對郭店楚簡中800 余枚竹簡進行了注釋和英譯,作者先列舉中國學者的觀點,詳盡分析了簡文的內(nèi)容,然后再給出英譯文。顧史考對簡文的分析具體到了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字詞,他的注解不止匯集了前人的觀點,而且對每一句話都給出了自己的理解和觀點。顧史考在英譯《老子》時,參考了韓祿伯等多位早期中國研究學者的論著,博采眾長。

        (二)郭店楚簡《老子》的文獻學研究

        鮑則岳和羅浩(Harold D. Roth)運用西方文獻學的理論研究郭店楚簡《老子》,取得了很多有益的成果。

        鮑則岳在“郭店《老子》國際研討會”上發(fā)表了論文《古代文獻整理的若干基本原則》(“The Study of Early Chinese Manuscripts: Methodological Preliminaries”)(3)William Boltz, “The Study of Early Chinese Manuscripts: Methodological Preliminaries,” Sarah Allan and Crispin Williams Eds., The Guodian Laozi: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Dartmouth College, May 1998.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0. pp. 39—52.。該文著重討論了釋文隸定需要注意的原則以及如何對待異文。鮑則岳列舉了整理和研究古代中國寫本文獻時應該注意的問題:第一是如何作釋文;第二是如何辨讀釋文,也就是如何決定寫本文獻中的某一個字應該讀作哪一個詞;第三是如何追溯寫本文獻的源流。文章就前兩個問題展開了詳細的論述。鮑則岳把西方文獻釋讀的方法用到簡帛文獻的研究中,但是他忽視了中國人有自己特殊的“閱讀習慣”。在會上,鮑則岳的這個觀點遭到中國學者李零的批評。(4)李零:《郭店楚簡研究中的兩個問題》,見《郭店楚簡校讀記》,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年,第245—248 頁。后來鮑則岳還發(fā)表了題為《郭店楚簡〈老子〉的編纂》(“The Fourth-Century B. C. Guodiann Manuscripts from Chu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Laotzyy”)(5)William Boltz,“The Fourth-Century B. C. Guodiann Manuscripts from Chu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Laotzy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19. 4 (1999): 590—608.一文來討論郭店《老子》成書問題。他關(guān)于郭店楚簡《老子》的文章還有《閱讀中國早期〈老子〉》(“Reading the Early Laotzyy”)(6)William Boltz, “Reading the Early Laotzyy, ” Asiatische Studien / études Asiatiques 59.1 (2005): 209—232.《為什么有如此多〈老子〉?》(“Why So Many Laozi-s?”)(7)William Boltz,“Why So Many Laozi-s?” Imre Galambos Eds., Studies in Chinese Manuscripts: From the Warring States to the 20th Century. Budapest: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E?tv?s Loránd University, 2013.。

        美國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宗教系教授羅浩在《郭店〈老子〉對文研究的方法論問題》(“Some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the Study of the Guodian Laozi Parallels”)(8)Harold Roth,“Some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the Study of the Guodian Laozi Parallels, ” Sarah Allan and Crispin Williams Eds., The Guodian Laozi: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Dartmouth College, May 1998.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0. pp. 39—52.中提出,可以參照《圣經(jīng)》以及西方其他宗教文獻的研究方法來研究中國的出土文獻。他分別從文本研究方法、文學研究方法、哲學研究方法和宗教研究方法上提供與郭店《老子》研究相關(guān)的例子。他認為傳世本《老子》與郭店《老子》對文之間可能有三種關(guān)系:輯選模型、來源模型、并行文本模型。其中輯選模型中郭店《老子》對文是《老子》祖本的“輯選”。因此稱之為“輯選”模型。來源模型中郭店《老子》對文是《老子》祖本的來源之一,因此稱之為“來源”模型。并行文本模型中郭店《老子》對文自身未能構(gòu)成獨立文本,它來自更早的一種或者多種原始材料,它與傳世本《老子》并行,因此我們稱之為并行文本模型。三個模型比較全面地概括了出土本與傳世本之間存在的各種可能的文本關(guān)系。文本來源模型為我們歸類學界的研究狀況提供了一個范式,但是羅浩的結(jié)論卻很難站得住腳。他說:“這些篇章共同的祖本必定是早于他們幾代,這個祖本是太祖母,而非生母。”從目前的材料來看,很難得出這一結(jié)論。

        (三)郭店楚簡《老子》的文字學研究

        李孟濤從抄手的手跡入手,分析郭店楚簡《老子》文字書寫風格。他在《試談郭店楚簡中不同手跡的辨別》一文中指出:“我們有必要在理解和描述簡帛手跡的過程中,盡可能清晰地區(qū)別文字類型、文字風格和手跡三個層面的內(nèi)涵?!?1)李孟濤著,孫進譯:《試談郭店楚簡中不同手跡的辨別》,載卜憲群、楊振紅主編《簡帛研究二〇〇六》,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年,第12 頁。李孟濤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郭店《老子》甲組的手跡明顯與《老子》乙組和丙組的手跡不同,但是甲組中的第5、6 支簡的手跡不同于甲組中的其他簡文,卻和乙和丙組的手跡相似,因此他認為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抄手在抄寫《老子》甲組時臨時替換了這兩支簡,或是這兩支簡后來由于受損或者發(fā)現(xiàn)錯誤而被替換。理論上還有一種可能性:竹簡在整理的過程中,兩支簡被錯編入現(xiàn)在的位置。李孟濤運用西方寫本學的方法研究簡帛文獻,其做法值得肯定,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也會有局限性。因為漢字畢竟不同于字母文字,通過手跡研究西方中世紀文獻的抄手所持羽莖或鋼筆的角度很容易就可以判斷出來,而要通過用毛筆書寫的漢字手跡來判斷抄手的持筆角度,則是相當困難的。

        三、美國簡帛《老子》研究的特點

        通過對美國簡帛《老子》研究的梳理,我們認為,美國簡帛《老子》研究有以下特點:

        1. 美國漢學家密切關(guān)注中國國內(nèi)的考古發(fā)現(xiàn)。隨著中國越來越開放,中美溝通的渠道越來越多樣化,頻率也就越來越高。美國學者可以第一時間獲得中國國內(nèi)最新考古發(fā)掘的消息。無論是馬王堆帛書《老子》還是郭店楚簡《老子》,美國學界都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召開學術(shù)會議或撰寫研究論文。

        2. 中美學者的平等對話。1998 年,數(shù)十位中美頂尖的學者在“郭店《老子》國際研討會”上共同研討郭店《老子》,中美學者既有對彼此研究的肯定,也有觀點上的交鋒。會后出版的論文集的副標題就是“東西方學者的對話”。這種對話是平等的,這種對話可以促進彼此的交流與溝通,可以使相關(guān)研究不斷向前推進。

        3. 研究的角度多樣化。從文本的翻譯到具體字詞的考訂,從文獻學、史學到哲學,美國學者對簡帛《老子》的研究可謂是多方面、多角度的。

        雖然美國漢學家在解讀簡帛《老子》文本時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甚至會出現(xiàn)一些常識性的錯誤,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美國漢學家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會給我們的研究帶來很多啟發(fā)。正所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只要我們摒棄偏見,平等對話,建立長期有效的溝通機制,那么不僅可以推進簡帛《老子》的研究,而且對美國漢學研究都有著積極意義。

        猜你喜歡
        簡帛帛書異文
        《20世紀以來出土簡帛文獻美學思想研究》評介
        美育學刊(2023年5期)2023-10-16 04:56:30
        帛書《黃帝四經(jīng)》之“道”的“入世”特征
        梁潮印簵·鐘鼎文帛書人物傳寫
        談《紅樓夢》第三十四回的一處異文——讀紅零札
        紅樓夢學刊(2020年4期)2020-11-20 05:52:12
        安大簡《詩經(jīng)·召南·小星》異文考辨
        簡帛文獻中的“呂遂”相關(guān)問題初探
        中國簡帛書對隸書發(fā)展的現(xiàn)實影響
        參花(下)(2017年5期)2017-03-24 14:44:13
        簡帛學的學科分支新論
        社會觀察(2016年7期)2016-11-25 22:45:05
        《太上洞淵神咒經(jīng)》異文考辨
        否定副詞“弗”的主觀化語用特征——以簡帛文獻中的用法為例證
        高清国产日韩欧美| 蜜臀av色欲a片无码精品一区| 久久久av精品波多野结衣| 亚洲制服中文字幕第一区| 国产91精品丝袜美腿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色哟哟|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视频|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av一区二区凹凸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国产一区| 日本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国产一起色一起爱| 亚洲aⅴ天堂av天堂无码麻豆| 国产乱沈阳女人高潮乱叫老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不| 国产精品国三级国产av| 国产98在线 | 免费| 喷潮出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 奇米影视色777四色在线首页| 中国xxx农村性视频| 无码免费午夜福利片在线| 国产美女高潮流白浆视频| 国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娇妻玩4p被三个男人伺候电影|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五月婷婷六月丁香久久综合| 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不卡在线播放免费| 美女福利视频网址导航| 欧美性受xxxx黑人猛交| 疯狂做受xxxx高潮欧美日本| 杨幂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播放真实国产乱子伦 | 欧美乱人伦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亚洲六月丁香色婷婷综合久久| 亚洲精品少妇30p| 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亚洲第一区| 日本大胆人体亚裔一区二区| 狠狠cao日日橹夜夜十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