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燕
摘要: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是中職教學的重要內容,是中職學生必須要掌握的基本理論與技能,對學生未來職業(yè)道路的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關于如何做好中職電子技術基礎教學工作,本文從當前中職電子技術基礎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案策略兩個方面展開了系統(tǒng)探討分析。
關鍵詞:中職教學;電子技術基礎;策略分析
中職教育是以培養(yǎng)面向社會、增強學生職業(yè)技能為主的教育類型,這種職業(yè)教育要求學生在經(jīng)過幾年的職業(yè)技能培訓以后,能夠勝任社會上某些方面的工作,可以進入社會某一行業(yè)進行生產(chǎn)工作,當然學生也可以選擇繼續(xù)深造。電子技術基礎相關知識與內容在當今社會生產(chǎn)發(fā)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指導作用,無論學生將來從事哪一行業(yè),掌握基本的電子技術知識與技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學校和教師應當重視電子技術基礎方面的教學工作,教師在提高自身教學能力和水平的同時,要充分引導學生對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產(chǎn)生強烈興趣與學習積極性,帶領學生攻克學習電子技術基礎的難關,全面提高學生的電子技術知識和水平。
1、當前中職電子技術基礎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師在教學上缺少創(chuàng)造性
創(chuàng)造性是衡量一個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指標,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使教師全面掌控課堂,而且能夠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在快樂學習中收獲大量課堂知識,尤其是針對基礎較差的中職學生在難度較高的電子技術基礎學習方面,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更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受長期以來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習慣影響,當前中職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教師在教學上普遍存在缺少創(chuàng)造性的問題,在課堂講解上習慣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做不到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無論在教學內容上還是在教學形式上都缺乏必要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由于許多教師已經(jīng)教過幾年電子技術基礎課程,對教材以及教學內容了如指掌,對教學流程也相當熟練,這導致他們更缺乏改變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甚至在教學時只管自說自話,不管學生是否能夠真正聽懂。
1.2學生自身存在學習障礙
中職學生基本都是初中階段在文化知識學習上水平不達標的學生,他們在學習上缺乏一定的韌勁和耐性,并且他們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識較差。進入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習以后,雖然他們仍然被寄予厚望,學校和教師對他們的管理也較為嚴格,但是想要將他們引到學習的正確道路上,擺正他們貪玩散漫的心態(tài)和思想,還是具有一定難度的。本身學生在學習上就存在一定障礙,再加上電子技術基礎抽象、難以理解的特性,更加重了他們的厭學心理。
1.3學生在認知與眼界上存在偏差
中職學生本來文化知識基礎較為薄弱,知識面較為狹窄,加上他們基本沒有課外閱讀的習慣,這直接導致他們在認知與眼界上存在偏見,甚至可以說眼光思想處于較為狹隘的狀態(tài)。貧乏的知識、短淺的眼界與不充分的認知,使得學生對電子技術基礎的學習也缺乏正確方向和方法,一方面感性戰(zhàn)勝了理性,惰性戰(zhàn)勝了活性,讓他們不愿投入學習,一方面即使勉強投入學習,由于方法不正確、缺乏足夠的恒心毅力等方面問題,往往也會導致他們打起退堂鼓,致使半途而廢。
2、中職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的方案與策略
2.1制定科學實用的課程目標和教學規(guī)劃
課程目標與教學規(guī)劃不僅對教師的教學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對學生的學習也具有一定的引領督促作用。中職教師要想在電子技術基礎教學上取得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必須對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過程制定一系列科學實用的課程目標和教學規(guī)劃,既要根據(jù)整體教材內容和對學生的教學要求制定合理的綜合教學目標,又要為提高學生綜合能力、實現(xiàn)最終目標制定階段性課程目標,還要根據(jù)每一課的知識內容制定課堂目標,并且教師要圍繞不同的階段目標做好教學規(guī)劃,確保自己的每一項教學行為都具有非凡意義與價值。比如在“三極管及放大電路基礎”知識教學上,教師首先應當明確引導學生掌握三極管的結構特點、類型、電流分配關系、電流放大作用、三種工作狀態(tài)和主要參數(shù)等方面內容的教學目標,并且將教學目標合理轉化成學習目標,在正式講課之前帶領學生梳理一遍,讓學生對本章的學習任務做到心中有數(shù)。然后教師可以根據(jù)本章教學內容,圍繞教學目標,制定三極管知識引入、三極管基本結構和類型的講解等教學計劃,接著按照教學計劃開啟授課模式。
2.2采用現(xiàn)代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
電子技術基礎方面的知識和內容是與電學、電子、電路、導體和半導體、二極管和三極管、晶體管等方面相關的內容,從整體來看包括模擬電子技術和數(shù)字電子技術兩部分內容。由于這方面學習內容涉及許多物理知識,而且電學方面理論知識又較為抽象,導致學生學習起來較為困難。學習難度的增加,對教師教學的要求也隨之增加,要求教師必須在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上采取更加積極有效的措施,增加課程教學的創(chuàng)造性,盡量采用現(xiàn)代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以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和學習難度。比如在“數(shù)字電路基礎”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發(fā)達的互聯(lián)網(wǎng)和高效便捷的多媒體技術,從互聯(lián)網(wǎng)上搜集整理電信號、數(shù)字信號、脈沖波形等較為抽象的電子技術知識的圖片與視頻,以更為直觀形象的方式在課堂上進行演示教學。另外教師還要借助現(xiàn)代化的科技手段,像CMOS的了解認識、數(shù)字實訓箱的學習使用,通過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和形式,讓學生以更輕松的方式掌握更實用的知識。
結束語:綜合來看,在提升中職電子技術基礎教學水平方面,中職教師應當結合中職學校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目標,圍繞電子技術基礎方面的教學內容和中職學生的個性特點,從多方面入手,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教學管理措施,才能切實提升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劉帥.中職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教學策略探析[J].才智.2019,(34).23.
[2]王巖.淺談《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教學方法探究[J].中外交流.2021,(2).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