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國慶
摘要:各種高層建筑項目實施中,深基坑支護作為其中關鍵的施工環(huán)節(jié),支護體系的構建關乎基坑施工的安全性,對建筑工程結構安全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仍存在著不少制約因素,對技術應用造成一定影響,因此對現階段深基坑施工技術應用加強分析和研究至關重要。
關鍵詞:建筑工程 深基坑支護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建筑工程項目數量逐漸增多,項目規(guī)模日益擴大,取得了一定成效,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但也面臨著一系列挑戰(zhàn),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建筑工程企業(yè)為了取得長遠的發(fā)展,必須著眼于當下,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加強對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管理,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益。
1深基坑支護技術及特點
目前,建筑工程數量不斷增加,也使建筑規(guī)模在上下空間范圍不斷擴大,同時也加大了地基開挖難度,地基質量會直接影響整體建筑質量,特別是對高層建筑而言,基坑質量是建筑整體安全性能保障的重要前提和基礎。另外,在部分地質條件惡劣、地下管道復雜的區(qū)域,基坑施工難度較大,并且有施工周期長、施工形式多樣以及施工工程規(guī)模大等特點,同時受地質、地形條件的影響,對深基坑施工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地下連續(xù)墻施工技術
2.1導墻施工
導墻施工是一個重要的基礎工作,其一方面發(fā)揮著導向的作用,對鉆孔工作起到指導作用,確保其鉆孔部位、成孔大小以及成孔垂直度的準確。一方面還有利于泥漿穩(wěn)定,提升泥漿護壁效用。此外還有利于穩(wěn)定表層土壤,防止鉆孔作業(yè)時有坍塌問題出現。通常在實施導墻施工過程中,首先,明確作業(yè)原則,同時根據具體施工情況來合理編制作業(yè)方案,將所需材料準備齊全。其次,是在作業(yè)平臺上修建導墻,把保證地下水位不超過槽內漿面,從而避免出現塌孔的情況。如果采取排水方式已經能夠控制地下水位,那么就無需建設施工平臺。再者,在實際施工環(huán)節(jié)大部分都是采取 C20 混凝土作為材料,如果工程對承重還有其他要求,可將鋼筋設置于導墻內部。在具體修建過程中為了避免槽內出現砂石以及地表水等雜質,需要確保導墻比地面高出約10~20cm的距離。而且還要保證導墻和地下連續(xù)墻中心線相對齊。
2.2成槽施工
在開展地下連續(xù)墻施工過程中挖槽所占用時間高達50%。實際成槽過程中需要對其鉆進速度實施嚴格控制,并且確保鉆孔垂直,在此過程中不可出現中斷的現象。如若中斷,需要立即將鉆頭提起,防止有塌孔埋鉆情況發(fā)生。其次,在確定槽段長度時,要求能夠將具體工程設計要求、施工條件、地質情況、機械設備以及周圍環(huán)境等進行綜合考量,通常以 4~6m 為宜。再者,在具體作業(yè)環(huán)節(jié),要求工作人員能夠實時檢測成槽曲線,如若出現槽孔偏離的情況,則務必要做好其糾偏工作,確保其垂直度。此外,成槽后需要使用槽段接頭大小相一致的刷壁器來實施刷壁,保證其覆蓋至槽段底部。
2.3泥漿護壁
通常是在槽外使用膨潤土、鹽水泥漿、CMC 泥漿等來制備泥漿,其中又以第一種最為常見。由于不同類型泥漿其適用情況也不相同,因此要求工作人員能夠結合工程基礎地形來采用相應泥漿種類。而且在此過程中能夠結合材料具體性能來對泥漿配比進行合理調節(jié),以保證其質量與作業(yè)要求相符,制備完畢后將其存放于泥漿池內。在具體攪拌環(huán)節(jié),需要合理控制其力度與速度,確保其拌制均勻與全面。待膨潤土徹底水化后方可投入施工,通常需存放 24h。此外在造孔環(huán)節(jié),需要密切關注泥漿情況,并根據情況做好補充,而且需要控制泥漿高度超出孔位水頭50cm,且不可比導墻頂低超過30cm。再試試該環(huán)節(jié)作業(yè)時還要求工作人員能夠做好泥漿指標檢查工作,一旦與特定指標發(fā)生偏離就需要做好相應調整工作。
3深基坑支護的施工技術管理
3.1規(guī)范深基坑支護施工工序
施工企業(yè)在制訂了支護施工工序以后,施工人員須嚴格遵守這一工序安排,不得隨意變更。不同的深基坑支護施工項目中,可能會面臨著不同的地質與水文條件,施工單位在工序確定和安排時,應首先進行地質勘察,在匯總了全部的自然地理信息以后,在此基礎上進行工序的安排。對深基坑支護作業(yè)而言,開挖是關鍵的環(huán)節(jié),開挖包括分區(qū)、分塊與對稱開挖等方式,開挖方式的選擇要結合整個工序安排中的前后順序,來保障開挖方式的合理性。挖方作業(yè)開始之前,現場施工人員應根據深基坑支護施工總體方案中所確定的挖方邊界,制訂挖方分層方案,但分層時的厚度應根據現場的土質條件來確定[1]。
3.2做好基坑降水、排水及止水工作
一些深基坑項目中,水位變動嚴重影響了正常的深基坑支護作業(yè),部分深基坑工程現場的地下水水位偏高,施工作業(yè)進行中,水位的頻繁波動加大了施工中的安全風險,增大了施工的技術難題。施工單位要進行土層滲透系數的調查,隨后準確計算土層的承壓情況,如所獲得的計算結果與支護施工標準存在巨大的差異,一般要根據現場情況,做好降水減壓設計,可通過在深基坑現場設置降水井的方式,來排出基坑內的多余水分,降低地下水位。井點降水法在深基坑支護施工中的應用非常多,可有效實現了基坑的降水與排水,消除了積水對支護作業(yè)的不利影響,工程現場的土質條件得以改善,基本上可保障支護結構的穩(wěn)定性與安全性。深基坑支護施工作業(yè)中,一旦雨水流量超出了正常的標準,可利用擋水簾遮擋的方式,為基坑支護提供良好的條件[2]。
結束語
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技術施工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保證地下空間施工的安全性,還有利于改善施工環(huán)境,提高建筑工程主體結構的穩(wěn)定性。因此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質量管理措施,保障深基坑施工的順利實施,提高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水平[3]。
參考文獻:
[1]紀海霞,馮英杰,胡存美.土建施工中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研究[J].綠色環(huán)保建材,2021(07):137-138.
[2]胡琦兄.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護的施工技術管理[J].建筑技術開發(fā),2021,48(13):153-154.
[3]廖思程.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技術施工應用探討[J].智能城市,2021,7(13):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