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
錦州市公路工程處 遼寧錦州 121000
路橋工程設計需要依靠相應的理論體系作為指導和依據,但現行相應的理論體系仍存在缺陷。從一系列的設計、施工和使用過程來看,路橋工程存在著諸多設計隱患。一些設計人員缺乏現場經驗,不能深入施工區(qū)進行詳細勘察,對各地水文地質條件沒有深入了解,不能全面開展綜合分析工作。所形成的設計方案與現場實際情況存在差異。在具體施工過程中不得不進行設計變更,這樣就無形增加了路橋工程的施工成本和安全風險,嚴重時會大大縮短路橋工程的使用壽命。
路橋工程耐久性是影響工程整體性能的重要指標,關系到路橋工程的安全和使用壽命。影響路橋工程耐久性的因素很多,如材料、工藝等,但設計是決定性因素。在路橋工程設計中,最容易被忽視的問題是工程的耐久性。耐久性設計大多局限于路橋結構的計算和研究,設計深度不夠,大大降低了路橋工程的運營安全性[1]。
此外,隨著我國汽車持有量的不斷增加,路橋工程對承載力的要求已不再是過去的規(guī)模。為了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必須充分考慮路橋工程的承載力。但在實際設計過程中,一些設計人員對承載力考慮不到位,未能提供有效的設計余量,使路橋工程無法滿足有效需求,有的地區(qū)甚至發(fā)生了路橋安全事故,給人們的生產生活造成了很大影響。
在路橋工程設計過程中,應考慮兩種極限狀態(tài):一種是正常使用的極限狀態(tài),另一種是承載力的極限狀態(tài)。在設計各種主體結構時,必須注意極限狀態(tài)的具體情況。但在實際設計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路橋主體結構處于正應力狀態(tài),但路面和結構的使用壽命存在一定差異,由此產生了一系列問題。
首先要排除一些與工程實際施工情況不符的方案,以便擇優(yōu)選擇。針對設計中較為復雜的問題,應組織幾位設計人員共同討論,將問題具體化、細化,并針對這部分問題分別設計施工方案,然后比較各種設計方案的優(yōu)缺點,選出最合理的方案,或者多種設計方案加以綜合,使之相互補充,從而有效地減少路橋設計中的問題,提高我國路橋施工質量,進一步促進我國路橋事業(yè)的長遠發(fā)展[2]。
在實際路橋建設中,要堅持整體性原則,綜合考慮其整體性,避免和消除路橋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隱患的發(fā)生。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首先要設計出一個整體的總框架,然后在總框架中安排各種環(huán)節(jié),保證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能銜接起來。針對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應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科學的討論和分析,以保證設計方案的合理性。
另外,路橋設計必須考慮設計的安全性,因為一旦出現安全問題,不僅會影響施工質量,更會直接威脅到施工人員的安全和人民的日常出行安全。同時,如果路橋安全問題發(fā)生,也會阻礙城市交通,影響人們日常出行。
路橋設計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路橋施工質量。因此,要不斷加強設計師的專業(yè)能力和綜合素質,才能有效提高設計師的設計水平。在路橋施工部門,要注重對設計人員專業(yè)技能和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路橋設計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要求路橋設計人員掌握各種知識,綜合考慮影響路橋施工的各種因素,做好現場調查工作,根據實際情況與橋梁設計方案相匹配。要想提高橋梁設計的綜合水平,就必須得提高道路設計人員的綜合能力。
對于路橋建設項目,只有不斷完善相關制度,才能真正保證路橋施工的安全和質量。然而,在路橋設計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有關管理部門必須加強對此類問題的重視程度,結合路橋建設的實際特點,加強對路橋建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管理,并對其進行全面監(jiān)督,消除安全隱患,提升項目安全指數,確保人民群眾安全出行。
我國社會現代化水平正在逐步提高,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已經涉及到各個領域,為各領域工作的高效開展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持。在路橋工程設計過程中,結合計算機技術,可以使設計內容更精準、快速地呈現。例如,對于路橋設計內容的快速優(yōu)化和路橋設計可行性的仿真分析,對提高路橋設計水平有很大幫助[3-5]。同時,BIM技術的應用可以使路橋的設計理念更加直觀、清晰地呈現在人們面前,方便人們在設計方案中發(fā)現隱患,有效消除隱患。此外,通過計算機技術,還可以輕松處理路橋設計中龐大的數據群,有效保證后續(xù)工作的順利開展。
綜上所述,通過對路橋設計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及解決方案的詳細分析,可以清楚地知道,我們要提高路橋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確保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按時完成工程建設,而路橋工程施工的安全問題,要想使路橋施工企業(yè)獲得最大限度的利益,就必須嚴格管理路橋設計中的安全隱患[6]。路橋設計相關人員在開展具體的安全風險管理工作時,必須準確了解橋梁建設情況,制定一套適合路橋工程的有效管理制度。對于路橋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必須引起重視,盡快解決,最終完成路橋安全隱患目標的科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