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智
(朝陽師范高等??茖W校,朝陽 122000)
提高高校基層黨務工作者的業(yè)務水平是高職院校黨建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新時代基層黨建工作的客觀要求。高職院?;鶎狱h務工作者的工作素養(yǎng)和工作水平直接影響著高職院?;鶎狱h務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因此,在高校黨建工作中,必須堅持學習教育多元化,不斷提升高職院?;鶎狱h員工作者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在日常工作中,高職院校黨委可以定期舉辦學習班,加強對學?;鶎狱h建工作者的政治素養(yǎng)和服務意識的培訓,培養(yǎng)基層工作者的責任擔當。一是堅強以黨史教育為核心內容的“四史”教育,幫助高?;鶎狱h務工作者深刻領會黨的初心和使命,深刻領悟中國革命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艱辛歷程,讓高?;鶎狱h務工作者從中國共產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凝聚發(fā)展合力,激發(fā)奮進力量,最終提升高職院?;鶎狱h務工作者隊伍建設的整體水平,更好地使每個基層黨務工作者發(fā)揮各自的聰明才智,為高職院校的黨務工作獻計獻策,以推動高職院?;鶎狱h建工作的高質量發(fā)展,真正實現(xiàn)黨的先進理論的全面宣傳和黨的政策的貫徹落實,實現(xiàn)基層黨建工作的政治性目標。
高職院校的基礎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的好壞關乎院校全體教職員工和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的高低,也關乎高職院校“立德樹人”教育目標是否能夠真正實現(xiàn),還關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的發(fā)展方向是否正確,更關乎科教興國戰(zhàn)略目標最終是否能夠實現(xiàn)。在加強高職院?;鶎狱h務工作者隊伍建設的過程中:一方面,可以依托“學習強國”這一網絡平臺幫助和引導基層黨務工作者學習和領會黨的方針政策,領悟和貫徹黨在新時代的教育發(fā)展目標,提高服務高校教職工和學生的責任意識,增強黨務工作的政治責任感;另一方面,高職院校黨組織可以充分利用地方的紅色資源對基層黨務工作者進行“紅色基因”教育,充分利用地方紅色資源來強化基層黨務工作者對黨的初心和使命的認識,不斷提升基層黨務工作者的業(yè)務水平。
不斷加強對高職院校基層黨務工作者的主題教育活動是提升高職院校基層黨務工作者政治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也是基層黨務工作者在政治上與時俱進的客觀要求。堅持主題教育標準化就是要求在對高職院?;鶎狱h務工作者的教育過程中,必須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等職能部門的主題教育要求,按照一定的基礎黨務工作隊伍建設的標準進行分階段、分方法、分對象的標準化教育。在堅持主題教育標準化的實施過程中,可以緊密結合高職院校黨務工作者的工作實際情況,分階段、分方法、分對象地進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活動,以便使每位基層黨務工作者都能夠把主題教育的學習所得直接運用到基層黨務工作實踐中來,在切切實實的工作中領悟所學所感,實現(xiàn)理論指導實踐的學習目標。高職院?;鶎狱h務工作者的政治素養(yǎng)的提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決不能一蹴而就,必須經歷一個完整的學習和提升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要遵循分階段、分方法、分對象的學習教育原則,只有這樣,才能使基層黨務工作者通過學習教育過程而提升自己的政治素養(yǎng)。
對高職院?;鶎狱h務工作者進行黨史主題教育活動是提升基層黨務工作者政治素養(yǎng)的主要內容之一。通過“黨史”主題教育活動,讓基層黨務工作者深刻地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通過“黨史”主題教育活動,積極引導基層黨務工作者樹立服務意識、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幫助基層黨務工作者深刻領悟中國共產黨人領導中國人民“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yè)路到復興路”,最終實現(xiàn)“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的不懈斗爭和艱苦奮斗的艱辛歷程。通過黨史主題教育活動,讓基層黨務工作者堅信黨走得再遠、走得再光輝都能不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使命擔當,積極引導基層黨務工作者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敢于擔當?shù)呢熑我庾R,做好高職院校教職員工和學生的最忠實可靠的服務者。
黨務辦公信息化是提高高職院?;鶎狱h務工作者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信息化時代黨務辦公的客觀要求。信息化時代,尤其是大數(shù)據(jù)的運用,為基礎黨務工作者提供了較為便捷的工作條件,有利于黨務工作效率的提高。在高職院?;A黨務工作隊伍建設過程中,學校黨組織必須重視基層黨務工作者的信息化建設,可以通過信息化專業(yè)人士的職場培訓、辦公現(xiàn)場指導、一對一幫扶等有效手段,進一步提升基層黨務工作者的辦公信息化的能力和水平,進而有效提升黨務工作效率。高職院?;鶎狱h務工作比較煩瑣,所需要的各種數(shù)據(jù)比較多,傳統(tǒng)的工作方式不能適應新時代的黨務工作需求,因此必須提高基層黨務工作者的信息化工作能力和水平,使其更好地適應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辦公要求,以便使基層黨務工作者更精準、更高效、更快捷地完成高職院校的黨務工作。
黨務辦公信息化是新時代實現(xiàn)高職院?;鶎狱h務工作高質量發(fā)展的客觀需要,更是增強基層黨務工作者業(yè)務能力和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高職學院黨務工作要真正實現(xiàn)高質量發(fā)展,必須實現(xiàn)黨務辦公信息化,以滿足“十四五”規(guī)劃期間高職院?;鶎狱h務工作的實際需求。高職院校通過基層黨務隊伍的信息化建設,不斷提升基層黨務工作者的整體工作效率,以減少人力、物力方面的資源浪費,進一步實現(xiàn)高職院校的綠色辦公的發(fā)展目標,實現(xiàn)基層黨務工作各種要素的最優(yōu)化利用,進一步提高高職院校黨務工作效能。黨務辦公信息化是提高基層黨務工作者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每一位黨務工作者通過信息化技術學習,熟練掌握辦公信息化操作技能,能夠獨立完成自己所負責的黨務工作信息化工作,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作風建設水平是衡量高職院校基層黨務工作者黨性原則的重要指標之一,搞好高職院校黨務基層工作者作風建設常態(tài)化工作是強化其黨性原則的重要手段。毛澤東同志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指出:“沒有科學的態(tài)度,即沒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實踐統(tǒng)一的態(tài)度,就叫做沒有黨性,或叫做黨性不完全。”因此,黨務基層工作者要強化其黨性原則就必須做到與時俱進,就必須堅持作風建設常態(tài)化。進入新時代以來,全黨先后開展了“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體教育等一系列實踐活動,還有當前正在進行的黨史教育學習活動和“四史”教育學習活動,這些都是高職院?;鶎狱h務工作者作風建設常態(tài)化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通過一系列的教育實踐活動,大大地強化了高職院?;鶎狱h務工作者的黨性原則,不同程度地夯實了基礎黨務工作者作風建設的基礎,使得每一位基層黨務工作者的黨性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充分發(fā)揮了先進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極大地促進了基礎黨務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進一步提升了高職院?;鶎狱h務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高職院?;鶎狱h務工作者的作風問題本質上就是黨性問題,基層黨務工作者的作風關系到高職院校的形象,也直接影響著高職院?;鶎狱h務工作者的精神狀態(tài)。毛澤東同志曾經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绷暯娇倳浿赋觯骸拔覀凕h作為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不但要有強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強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體現(xiàn)為我們黨的正確理論,人格力量集中體現(xiàn)為我們黨的優(yōu)良作風?!币虼丝梢哉f,基層黨務工作者作風建設的常態(tài)化是提升高職院校每位基層黨務工作者人格力量的客觀要求,只有搞好基層黨務工作者作風建設的常態(tài)化工作,才能不斷強化高職院?;鶎狱h務工作者的黨性,才能提高基層黨務工作者為高職院校全體師生使命感、責任感和幸福感,為高職院校教育的高質量發(fā)展貢獻力量。
高職院校的基層黨務工作者是黨建工作的組織者、推進者,他們的個性潛能會影響到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在高職院校能否得以有效貫徹落實。按照建立現(xiàn)代大學制度的要求,采取科學合理考評激勵制度是新形勢下高職院?;鶎狱h務工作者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原動力,是強化高職院?;鶎狱h務工作者思想建設的源泉。建立好考評激勵制度,發(fā)揮好高職院?;鶎狱h務工作者協(xié)調各方作用,通過政治、思想等方面引領,對廣大師生也會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有效推動師生自覺投身于學校的建設中。時刻保持高職院?;鶎狱h務工作者處于一種充電狀態(tài),發(fā)揮其思想引領作用。
加強制度建設,努力形成制度激勵機制,制度建設是加強高職院?;鶎狱h務工作者隊伍建設的根本之策,激勵機制是基層黨務工作者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思想定力、政治定力的助推器。制度建設能有效強化高職院?;鶎狱h務工作者的服務意識,把“以人為本”的思想具體體現(xiàn)在深入基層、服務師生的實際行動中,體現(xiàn)時時可為、人人可為的服務意識;能有效強化高職院校基層黨務工作者的創(chuàng)新意識,既能解放思想,又善于從形勢和變化中發(fā)現(xiàn)新機遇,實現(xiàn)高質量、跨越式發(fā)展;能有效培養(yǎng)基層黨務工作者求真務實的精神,敢講真話、敢辦實事,增強“求真”的執(zhí)著性,凝練“務實”的自覺性。有效發(fā)揮個人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