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論員
“雷鋒是時代的楷模,雷鋒精神是永恒的?!绷暯娇倳浬羁讨赋觯骸拔覀兗纫獙W習雷鋒的精神,也要學習雷鋒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質追求轉化為具體行動,體現(xiàn)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p>
雷鋒是一位把自己短暫的一生全部獻給了黨、獻給了人民的好戰(zhàn)士,生前系原工程兵工程某團汽車連班長,1962年8月執(zhí)行運輸任務時不幸殉職。雷鋒以短暫的一生譜寫了壯麗的人生詩篇,樹起了一座令人景仰的道德豐碑,是全國人民學習的光輝榜樣。他“一心向著黨,向著社會主義,向著共產主義”,體現(xiàn)了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他立志“做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體現(xiàn)了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他甘當“螺絲釘”,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跡,體現(xiàn)了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yè)精神;他通過學習鉆研,不斷地豐富和提升自己,體現(xiàn)了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chuàng)新精神;他“不亂花一分錢,不亂買一寸布,不掉一粒糧,做到省吃儉用,點滴積累,支援國家建設”,體現(xiàn)了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雷鋒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愛的胸懷、忘我的精神、進取的銳氣,正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最好寫照。
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的力量也是無窮的。幾十年來,雷鋒的事跡在祖國大地到處傳頌,學雷鋒活動在全國各地蓬勃開展,雷鋒精神在廣大干部群眾中廣為傳揚。在雷鋒精神的感召下,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奮發(fā)向上、忘我奉獻,涌現(xiàn)出一大批學雷鋒的先進典型、道德模范、感動中國人物等,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社會影響。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王杰,到勇攔驚馬救下6名兒童而壯烈犧牲的“雷鋒式好戰(zhàn)士”劉英俊;從十余年如一日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的張黎明,到矢志不渝傳承雷鋒精神、被譽為“當代雷鋒”的郭明義;從把心血和汗水灑遍千山萬水、千家萬戶的扶貧干部,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的千千萬萬志愿者……無數(shù)人學雷鋒、樹新風,在服務社會、助人為樂、愛崗敬業(yè)中提升人生境界,彰顯了理想信念、愛心善意、責任擔當。實踐充分證明,雷鋒精神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順應了社會進步的時代潮流,彰顯了我們黨的先進本色;雷鋒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xiàn)。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積小善為大善,善莫大焉。當有人需要幫助時,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會將變得更加美好?!苯裉欤虻诙€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號角已經(jīng)吹響,我們面臨著難得機遇,也面臨著嚴峻挑戰(zhàn)。奮斗新時代、奮進新征程,我們要大力弘揚雷鋒精神,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豐厚道德滋養(yǎng)。在新時代大力弘揚雷鋒精神,就要深刻把握堅守崇高理想、秉持人民情懷、踐行奉獻精神、投身民族復興的思想內涵,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質追求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在本職崗位上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熱誠關愛他人,多做扶貧濟困、扶弱助殘的實事好事,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為實現(xiàn)中國夢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新時代學雷鋒志愿服務,要立足新時代新要求,自覺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當好推動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落地生根的傳播者、踐行者,在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需求中送溫暖、獻愛心,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樹新風、育新人,在推進社會治理現(xiàn)代化中揚正氣、促和諧,在推動國家發(fā)展和社會文明進步中彰顯價值、作出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學習雷鋒精神在祖國大地蔚然成風”。幾十年來,雷鋒精神猶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燈塔,不斷放射出奪目的光芒,照亮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今天,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奮勇前進,我們要把雷鋒精神廣播在祖國大地上,弘揚無私奉獻、團結互助的理念,自覺服務社會、服務人民,在全社會形成人人學雷鋒、人人做雷鋒的生動局面,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新光芒。
(原載 2021年8月16日 《人民日報》 第 01 版)
主持人:顏院長,您作為全國第一個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研究中心的負責人,可否從我黨構筑精神譜系的歷史源頭和頂層設計的高度來給大家說說《人民日報》這篇評論宣布雷鋒精神被列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之九”的戰(zhàn)略意涵和影響?
顏曉峰: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創(chuàng)造了彪炳史冊的偉大奇跡,也形成了感天動地的偉大精神。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構建出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成為黨和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量。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包含著一系列重大成果,其中一部分是人格化的精神成果,也就是以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進模范為精神主體、精神載體、精神符號的精神成果。雷鋒精神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中以人物作為精神名稱的重大成果,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的重要標識。新時代傳承和弘揚中國共產黨偉大精神,必須傳承和弘揚雷鋒精神。
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是貫通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的血脈和靈魂,黨的一系列精神成果都是偉大建黨精神在各個歷史時期、各個重大斗爭、各個英雄人物中的具體實現(xiàn)和生動展開。雷鋒沒有生長在建黨時代,但他對黨感情深,由此對黨的精神世界悟得透,偉大建黨精神的精髓和內涵在雷鋒心中深深扎根。雷鋒理想信念堅定、一心服務人民、熱愛本職工作、甘于犧牲奉獻,他的動人事跡和感人品質都是偉大建黨精神哺育的結果,都是對黨忠誠的寫照。領悟雷鋒精神,要從偉大建黨精神中把握精神之源。
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不同歷史時期,在黨帶領人民浴血奮戰(zhàn)、艱苦創(chuàng)業(yè)、改革創(chuàng)新、矢志復興的偉大斗爭中,逐步形成豐富發(fā)展起來的。每個精神成果都是歷史的記載、民族的心聲、時代的反映,都是黨的百年征程的精神之鏡。雷鋒精神是新中國成立后,黨和人民意氣風發(fā)、斗志昂揚建設社會主義的精神產物。雷鋒經(jīng)歷了從被奴役壓迫到翻身解放的根本變化,深深感受到新舊社會的鮮明對比。因此,愛新中國、愛社會主義、愛共產黨,全身心地建設社會主義、保衛(wèi)社會主義,成為雷鋒精神的鮮明特色。雷鋒精神是新中國精神的一個人物代表,是社會主義精神的一個有力證明。領悟雷鋒精神,要從新中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精神解放來把握時代特征。
主持人:雷鋒是從人民軍隊中走出來的英雄,把雷鋒精神列入黨的精神譜系,對人民軍隊意味著什么?
顏曉峰:百年來,在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中涌現(xiàn)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革命軍人在這些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進模范中占很大比重,他們是黨和軍隊偉大精神的優(yōu)秀代表,他們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犧牲和奉獻、事跡和行動,寫出了活生生的中國共產黨偉大精神和人民軍隊偉大精神。張思德、董存瑞、邱少云、黃繼光、雷鋒、蘇寧、李向群、楊業(yè)功、林俊德、張超,他們是全軍統(tǒng)一懸掛畫像的英雄模范代表,是軍隊踐行中國共產黨偉大精神和人民軍隊偉大精神的杰出人物代表。雷鋒精神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的重大成果,是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絕對領導、堅持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精神強軍的必然結果,是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以人民軍隊為實踐主體的精神成果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延續(xù)傳承。雷鋒精神,是由一名普通戰(zhàn)士所展現(xiàn)的共產主義精神,是新中國成立后在人民軍隊大熔爐中陶冶出的崇高精神。領悟雷鋒精神,要從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和人民軍隊偉大精神的統(tǒng)一中來把握主體特質。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不負人民是偉大建黨精神的深刻內涵,必須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是建黨百年以史為鑒、開創(chuàng)未來的基本要求。人民是貫穿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的主題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偉大精神最為寶貴的品質。雷鋒用有限的生命書寫了無限的為人民服務精神,雷鋒精神是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典范。領悟雷鋒精神,要從黨的性質和宗旨、初心和使命、中心和立場來把握精髓實質。
主持人:王教授,我們注意到您多年來對雷鋒精神和雷鋒文化做過很多研究,曾受中宣部有關部門的委托主持編撰出版過《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叢書》。您幫我們分析一下,《人民日報》這篇評論對新時代雷鋒精神的思想內涵、永恒特質、踐行要點做了哪些新的概括和提示?
王東:《人民日報》這篇評論指出:“在新時代大力弘揚雷鋒精神,就要深刻把握堅守崇高理想、秉持人民情懷、踐行奉獻精神、投身民族復興的思想內涵?!边@是站在精神譜系頂層設計的高位對雷鋒精神內涵作出的科學表達。據(jù)此,我們可以用這樣的公式來簡化新時代雷鋒精神的內涵:即雷鋒精神是“崇高理想+人民情懷+奉獻愛心+志愿服務”的總和。
從一定意義上講,新時代弘揚雷鋒精神的行動要點之一就是做好志愿服務。習近平總書記說:“每個人做成一件事、干好一件工作、出一份力,積極參加志愿服務,形成億萬雷鋒精神的播種者,就能匯聚成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把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向前推進一步?!?/p>
新時代學雷鋒志愿服務的任務主要包括:傳播、踐行黨的理論政策;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樹新風、育新人活動;在推進法治社會建設中揚正氣、促和諧;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推動社會文明進步。
在雷鋒精神寶庫中,雷鋒精神內涵體系豐富發(fā)達、志愿服務模式豐富多彩。汲取雷鋒精神內涵研究的眾多前期成果,我依托近幾年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中做“河南省新時代宣講師”的研究基礎上歸納探討“雷鋒精神+”志愿服務模式,按照“德”“行”“古”“今”的邏輯思路,可分為四類研究課題:
第一類:
雷鋒精神+崇高品德類 (德)
第二類:
雷鋒精神+精辟語言和行為活動類 (行)
第三類:
雷鋒精神+民族精神類 (古)
第四類:
雷鋒精神+時代精神類 (今)
細化這四類“雷鋒精神+”志愿服務模式的研究,有利于探討學雷鋒活動的自身規(guī)律和科學性,避免學雷鋒活動的簡單化傾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笨梢赃@樣理解,播種雷鋒精神處處可為、人人可學,雷鋒精神的本質特性具有永恒性。因為雷鋒精神是人類社會追求的基本價值,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是五千多年中華民族精神的體現(xiàn),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時代精神力量的體現(xiàn)。雷鋒精神中內涵著的先進性、時代性、民族性、群眾性與實踐性,對于推進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推動社會主義中國以更加雄偉的身姿屹立于世界東方,都具有“永不過時”的意義。
雷鋒精神中的價值觀特質,就是“在平凡小事中彰顯永恒精神”。雷鋒的一生,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以一件件平凡事、日常事,彰顯了高尚的人格,凝聚成偉大的雷鋒精神。雷鋒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將責任心、使命感化作了一輩子做好事的動力,為社會的發(fā)展奠定了牢固的根基。弘揚雷鋒精神中“平凡與永恒”的人生價值觀,是啟迪人們“在平凡小事中彰顯永恒精神”的道德自覺的思想武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生更需要信仰驅動,社會更需要共識引領,國家更需要價值導航。
主持人:“新時代學雷鋒志愿服務”!這樣的正式提法,似乎是第一次出現(xiàn)在黨中央機關報的正式評論中。朝克院長,您可否結合自身的研究狀況和工作實際,談談這一提法的嶄新內涵和指導意義?
朝克吉勒圖:是的,我也覺得這是意味深長的創(chuàng)新命題,值得我們好好研習把握,堅決踐行!
我認為,在中國,學雷鋒和志愿服務本來就是一體的。學雷鋒是打頭的、是本質,是靈魂;志愿服務是學雷鋒的延續(xù)狀態(tài)和基本的經(jīng)常的行動形式。現(xiàn)在可以明確,在新時代,用雷鋒精神統(tǒng)領志愿者和志愿服務是強化黨的精神譜系建設的必然要求。學雷鋒和志愿服務在為人民服務的大目標上是一致的,而學雷鋒的歷史更悠久、內容更廣泛,思想追求更深刻。這些年來活躍在全國各地特別是校園內的志愿者服務隊都是學雷鋒的具體方式,都是值得夸贊的。
我們黃海學院堅持把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作為大學教育的重要載體和手段,列入每年學校工作日程,自編大學生教材《雷鋒的人生觀》已在德育教學中試用多年,形成了學雷鋒工作的常態(tài)化機制,完成了“學雷鋒、引雷鋒、做雷鋒、育雷鋒”四部曲。自籌資金建成了國內高校系統(tǒng)第一個大型雷鋒紀念館,先后邀請雷鋒的戰(zhàn)友和多位雷鋒班長來校作專題報告,邀請雷鋒團官兵來為新生進行軍訓,每年組織開展“弘揚雷鋒精神,爭做時代先鋒”主題實踐活動,包括尋找身邊的雷鋒活動、校園雷鋒“十百千”創(chuàng)建工程、“我愿意做一名志愿者”主題征文、“平凡的英雄”演講、雷鋒電影展播、學雷鋒無償獻血、尋找雷鋒足跡、“弘揚雷鋒精神”主題團日,等等。我院組織大批學雷鋒志愿者參加青島啤酒節(jié)、青島上合峰會、青島世博會等志愿服務活動,引導學生崇尚雷鋒高尚品德,感悟雷鋒時代精神,充分展示了雷鋒精神的時代風采和實踐意義。
主持人:雷鋒精神能被列入黨的精神譜系,體現(xiàn)了黨的精神譜系的構筑在頂層設計上的深思熟慮和科學決策的成果。張瑜老師,我們知道您在這方面有比較深切的觀察研究之道,請您披露一點這方面的見解和研究成果。
張瑜:我只能說一點有關背景及其發(fā)展特征和建構原則。
當今世界正經(jīng)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平赤字、發(fā)展赤字、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加劇,西方價值觀滲透與市場經(jīng)濟負面效應疊加,面對“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的時代之問,中國共產黨需牢記初心使命,緊扣時代發(fā)展主題,在風云變幻的世界大勢中把握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在錯綜復雜的國內局勢中增強黨和國家對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主導地位,傳承好、賡續(xù)好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提升防范化解各類風險挑戰(zhàn)的精神動力,匯聚支撐中國道路的精神力量,積極構筑當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的提煉和概括,正當其時、意義重大。
我認為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具有如下發(fā)展特征:
就發(fā)展歷程而言,具有穩(wěn)定性與動態(tài)性。彰顯著中國共產黨人最深層的力量、最穩(wěn)定的品質,這是與其他政黨精神相區(qū)別的根本之要。中國共產黨人還能夠在不同歷史時代、不同發(fā)展階段進行吸收與重塑、繼承與超越,使一系列反映不同時代要求、顯現(xiàn)不同時代特征的偉大精神匯聚在一起,共同構筑起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因而又具有發(fā)展的動態(tài)性。
就發(fā)展要求而言,具有合規(guī)律性與合目的性。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反映著時代的潮流與方向,遵循著歷史的規(guī)律與走向,能夠經(jīng)過實踐檢驗,得到社會成員的普遍認同,因而具有合規(guī)律性。同時,“一切劃時代的體系的真正內容都是由于產生這些體系的那個時期的需要而形成起來的”,是以解決時代問題為使命的,是形成了的行動指南。
就發(fā)展趨勢而言,具有現(xiàn)實性與超越性。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具有現(xiàn)實性,是基于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形成的,是根植于現(xiàn)實活動的實踐精神。除此之外,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還具有超越性,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形成發(fā)展本身即是超越傳統(tǒng)的自我更新,更難能可貴的是,它是指向未來的,對人們從事實踐活動具有精神引領的超越性。
我認為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建構基于如下根本原則:
一是將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上的指導地位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實現(xiàn)“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的完美契合。中國共產黨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認識,結合黨和國家發(fā)展的歷史實際,在推動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構筑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并隨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fā)展賦予其現(xiàn)代化特質。
二是將黨的領導核心和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主體相結合,實現(xiàn)頂層指導與基層實踐的良性互動。中國共產黨堅持黨的領導力量,保證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依靠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構筑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構筑中國人民的精神世界,從而確保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先進性和人民性。
三是將民族精神的繼承發(fā)展與時代精神的變革創(chuàng)新相結合,實現(xiàn)連續(xù)穩(wěn)定與自我完善的辯證統(tǒng)一。中國共產黨以重視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前提,在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中不斷賦予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以時代內涵,從而推動其豐富發(fā)展。
四是將強化民族認同和推動人類文明發(fā)展相結合,實現(xiàn)內生演化與外在借鑒的深入融合。中國共產黨在不斷強化民族認同、提升民族自信力的同時,深入發(fā)掘中華文化中積極的處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當今時代的共鳴點,在推動全球治理理念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背景下,寫就構筑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大文章。
雷鋒精神在內涵上是具備黨的精神譜系的這些特征和建構原則的,所以才順理成章地“光榮入列”,成為黨的精神譜系前列的閃亮坐標。
主持人:新時代弘揚雷鋒精神,關鍵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具備高度的政治自覺。李主任,您不妨接續(xù)您在本刊上期筆談中沒有說完的話題,較為深入地談談您在這方面的看法。
主持人:在“七一”講話中,習總書記殷殷勉勵當代青年“把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事業(yè),成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蹦敲矗聲r代中國青年應該如何繼承發(fā)揚自己的光榮傳統(tǒng),繼續(xù)當好弘揚雷鋒精神的主力軍和先鋒隊?
涂剛鵬: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新時代中國青年怎樣不負眾望地繼續(xù)當好弘揚雷鋒精神的主力軍和先鋒隊呢?
首先要增強馬克思主義信仰。信仰指引方向,決定成敗。學習“七一重要講話”,感悟我們黨在馬克思主義指引下不斷進行理論創(chuàng)新的歷史,感悟馬克思主義改變世界、改變中國的真理力量、實踐力量、人格力量,能夠使廣大青年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建立在科學的理論指引和成功的實踐支撐之上,朝著共產主義的遠大目標堅毅前行。
其次要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學習“七一”重要講話,深刻感悟中國共產黨百年來創(chuàng)造的“四個偉大成就”和向世界作出的“四個莊嚴宣告”,能夠使廣大青年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立志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不斷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新境界。
再次,要增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學習“七一”重要講話,感悟中國共產黨為國家、為人民、為民族、為世界作出的彪炳史冊的偉大貢獻,能夠使廣大青年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使廣大青年像“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高擎”那樣,“以青春之我,創(chuàng)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在中國共產黨的旗幟下,把青春奮斗融入黨和人民事業(yè),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熊成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習近平總書記對當代青年的殷切期望和嚴格要求,為新時代中國青年像雷鋒那樣成長成才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就要樹立像雷鋒那樣為國家、為民族、為人民終身奮斗的遠大志向。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大時代,面對廣闊的時代舞臺,沒有理由蜷縮在自己的小小空間里,更沒有理由做“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今天的中國青年面臨各種各樣的人生機遇,有多種途徑為國家、民族和人民作出自己的貢獻,有多種方式創(chuàng)造自己的人生價值。在近代中國一百多年的歷史中,青年群體幾乎從未擁有過這樣的歷史機遇。這是幾代中國人民埋頭苦干、接力奮斗才取得的成果。面對這樣的時代,面對民族復興的偉大歷史進程,當代青年理應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將個人的生命與民族的命運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從青年時代起,就為民族復興偉大事業(yè)不懈奮斗、接續(xù)奮斗、終身奮斗。
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就要像雷鋒那樣勇敢面對困難與挑戰(zhàn),培養(yǎng)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精神品質。近年來,美國和西方反華勢力聯(lián)手在科技和貿易領域多方面打壓圍堵中國,無理制裁中國企業(yè),尤其妄想扼殺中國廣大青年作為“大國工匠”的創(chuàng)新能力。面對外部壓力,特別是面對美國的無理制裁,新時代青年要實學實干,埋頭苦干,敢坐冷板凳,甘坐冷板凳,堅決做到“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主動扎根祖國和民族所需要的事業(yè)之中,推動各類科學技術、各類產業(yè)事業(yè)發(fā)展到國際先進水平,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
增強做中國人的底氣,就要像雷鋒那樣錘煉品德修為,練就過硬本領,在平凡崗位上作出大的作為。今天的中國青年,有充分的理由、充分的底氣平視世界,打開胸懷,為民族謀復興,為人類謀幸福,為世界的未來探索新路。在風雨如晦的近代中國,“青年”一詞不僅指年輕一代,更重要的含義是指那些承載著全新政治理想與人格特質的“新人”。革故鼎新之際,沒有“新人”,難有新路。青年時代的毛澤東直言要“改造中國與世界”,號召“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干,誰干?”;青年時代的周恩來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青年時代的惲代英在日記中寫下:“中國,若欲不亡,應該靠誰呢?……這千斤擔我們既能夠挑,亦應該挑?!?今天,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的時代依舊呼喚著新的青年,“青年”應該成為“時代新人”的同義詞。聚集在黨的旗幟下,新時代中國青年要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樹立遠大志向,錘煉品德修為,練就過硬本領,成長為可堪大任的時代新人,為實現(xiàn)民族復興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