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含Cu硫化物中S、Fe同位素分餾系數(shù)的第一性原理計算

        2021-11-23 04:02:02劉善琪梁家新張秋院李永兵
        巖石礦物學雜志 2021年6期
        關(guān)鍵詞:黃銅礦鍵長硫化物

        劉善琪,梁家新,張秋院,李永兵

        (1. 中山大學 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廣東 廣州 510275; 2. 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 廣東 珠海519080; 3. 中國科學院大學 地球與行星科學學院, 北京 100049; 4. 中國科學院計算地球動力學重點實驗室, 北京 100049)

        Cu在自然界主要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全球Cu儲量的近90%來自硫化物,如黃銅礦、斑銅礦和輝銅礦(Kabata-Pendias and Szteke, 2015; Ober, 2016)。確定硫化物的基本性質(zhì)尤其是同位素分餾性質(zhì)是了解銅礦床形成的條件及過程的關(guān)鍵,反之又可以為勘探此類礦床及其后續(xù)開采提供依據(jù)(Vaughan, 2006)。

        利用硫化物中的S同位素分餾來示蹤成礦作用過程和成礦物質(zhì)來源已有很長的歷史,但是由于S同位素分餾系數(shù)的缺乏以及不同方法確定的分餾系數(shù)的差異較大,使得S同位素并不能很好地發(fā)揮其示蹤作用(Seal, 2006; Marinietal., 2011)。迄今為止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幾種含Cu硫化物的S同位素分餾系數(shù)得到了確定:Li等(2006)采用改進的增量方法確定了黃銅礦、斑銅礦和方黃銅礦的S同位素分餾系數(shù);Polyakov等(2011)利用黃銅礦中Cu和S的聲子態(tài)密度計算了黃銅礦的S同位素分餾系數(shù)。但是這兩種方法確定的S同位素分餾系數(shù)有很大差別。大部分含Cu硫化物的S同位素分餾系數(shù)有待進一步確定。

        近年,斑巖銅礦中硫化物的Fe同位素分餾研究取得了一定進展(Grahametal., 2004; Wangetal., 2018; Heetal., 2020;Tangetal., 2020)。隨著MC-ICP-MS測試技術(shù)的發(fā)展,F(xiàn)e同位素已被用于探究生物地球化學、熱液流體演化、太陽系演化和行星分異等多種自然過程(Dauphasetal., 2017)。所有這些應用都取決于含鐵物質(zhì)Fe同位素分餾系數(shù)的確定。斑巖銅礦中含F(xiàn)e和Cu的礦物主要有黃銅礦、斑銅礦和方黃銅礦(Bergeretal., 2008)。尤其是斑銅礦,具有隨溫度變化的3種同質(zhì)多像體(Makovicky, 2006),根據(jù)之前的研究可以基本推斷這3種同質(zhì)多像體的Fe同位素分餾性質(zhì)是不同的(Liuetal., 2018)。據(jù)文獻記載,只有黃銅礦的Fe同位素分餾系數(shù)得到了計算研究(Polyakov and Soultanov, 2011; Dauphasetal., 2012),但不同學者的計算結(jié)果卻有很大的差異。

        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微擾理論的第一性原理計算確定主要含Cu硫化物,包括黃銅礦(CuFeS2)、斑銅礦(Cu5FeS4)、方黃銅礦(CuFe2S3)、輝銅礦(Cu2S)、銅藍(CuS)、黑硫銅鎳礦(CuS2)在0~1 000℃之間的S同位素簡約配分函數(shù)比(103lnβ34-33),以及Cu-Fe硫化物黃銅礦、斑銅礦和方黃銅礦在0~1 000℃之間的Fe同位素簡約配分函數(shù)比(103lnβ57-54)。本文的計算將會為研究斑巖銅礦及其它類型的硫化物礦床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1 計算方法

        質(zhì)量相關(guān)的同位素分餾是由同位素原子替換所產(chǎn)生的振動頻率變化引起的(Bigeleisen and Mayer, 1947; Urey, 1947; Kieffer, 1982)。由于影響晶格能的其它潛在因素對大多數(shù)元素的同位素分餾影響很小(Schauble, 2011),本文不予考慮。兩種物質(zhì)A和B之間的元素Y的同位素分餾系數(shù)αA-B是指物質(zhì)A中元素Y的重、輕同位素數(shù)目之比除以物質(zhì)B中相應的同位素數(shù)目之比,即:

        αA-B=(nY*/nY)A/(nY*/nY)B

        (1)

        其中,nY*和nY分別對應的是元素Y的重同位素Y*和輕同位素Y 的原子數(shù)目。物質(zhì)A與Y原子的理想氣體之間的同位素分餾系數(shù)被稱為物質(zhì)A的簡約配分函數(shù)比(βA)(Richetetal., 1977):

        βA= (nY*/nY)A/(nY*/nY)gas

        (2)

        因此,

        αA-B=βA/βB

        (3)

        由于αA-B值通常接近于1,在實際應用中常用千分比來表示,即:

        ΔA-B/‰= 103lnαA-B=103lnβA-103lnβB

        (4)

        如果物質(zhì)A是晶體,那么它的簡約配分函數(shù)比(βA)可以根據(jù)其簡諧振動頻率計算得出(Méheutetal., 2007, 2009; Blanchardetal., 2009):

        對于晶體結(jié)構(gòu)中所含原子個數(shù)多于120的硫化物礦物,基于密度泛函微擾理論(DFPT)計算振動頻譜難以實現(xiàn)。在這種情況下,簡約配分函數(shù)比β可以根據(jù)原子間力常數(shù)計算得到(Bigeleisen and Mayer, 1947; Kowalski and Jahn, 2011; Kowalskietal., 2013; Schauble, 2011; Ducheretal., 2016):

        其中,Δm=m*-m,m為輕同位素原子的質(zhì)量,m*為重同位素原子的質(zhì)量;Fi為作用于同位素原子上的力常數(shù),根據(jù)有限位移法計算得到。當滿足以下條件時式(6)可以看作是式(5)的有效近似(Blanchardetal., 2017): ① 在相對較高的溫度下,即溫度滿足hυ/kT<2,υ為與同位素原子相關(guān)的振動頻率,本文所含原子個數(shù)多于120的硫化物礦物中與同位素原子(即S和Fe)相關(guān)的振動頻率均小于400 cm-1,因此適用溫度高于290 K; ② 兩種同位素原子之間的質(zhì)量差遠小于平均原子質(zhì)量,這一條對于S和Fe都是滿足的; ③ 假設原子間力常數(shù)不受同位素原子替換的影響。公式(6)的有效性已經(jīng)被第一性原理計算證實: Kowalski等 (2011) 計算了十字石(晶胞中含81個原子)和鋰輝石(晶胞中含80個原子)的Li同位素分餾,發(fā)現(xiàn)公式(6)計算的103lnβ7-6與公式(5)計算的103lnβ7-6幾乎完全相等; Liu等 (2021) 的計算顯示公式(6)計算的25℃下銅礬(晶胞中含64個原子)和水膽礬(晶胞中含84個原子)的103lnβ65-63分別比公式(5)的計算結(jié)果低0.03‰和高0.06‰。這表明對于本文所含原子個數(shù)多于120的硫化物礦物,公式(6)也是式(5)的有效近似。

        表1 不同硫化物礦物用于第一性原理計算的K點網(wǎng)格、q點網(wǎng)格及加密的q點網(wǎng)格

        2 計算結(jié)果

        采用第一性原理計算得到的輝銅礦、銅藍、黑硫銅鎳礦、黃銅礦、方黃銅礦和斑銅礦的晶體結(jié)構(gòu)已在Liu等(2021)前期的研究中給出,計算結(jié)果與實驗數(shù)據(jù)有很好的一致性,誤差不超過2%,且聲子頻率也與實驗測定結(jié)果吻合的很好。根據(jù)計算的聲子頻率與實驗的差異可以估計β系數(shù)的誤差,但是由于本文研究的部分硫化物如輝銅礦、方黃銅礦和斑銅礦缺少實驗數(shù)據(jù),而且不同實驗的結(jié)果差別較大,因此很難根據(jù)聲子頻率估計β系數(shù)的誤差。但是研究表明PBE對聲子頻率的低估一般不會超過5%,而聲子頻率低估5%將導致103lnβ低估約5%至10%(Méheutetal., 2007, 2009)。

        2.1 含Cu硫化物的S同位素分餾

        本文基于Liu等(2021)之前優(yōu)化好的晶體結(jié)構(gòu)來計算式(5)中所需要的聲子頻率。計算了0~1 000℃之間的S同位素簡約配分函數(shù)比(103lnβ34-32),并采用3次多項式擬合β系數(shù)與溫度之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擬合系數(shù)見表2。如圖1所示,34S的富集順序為: 銅藍>方黃銅礦>黃銅礦≈黑硫銅鎳礦>斑銅礦>輝銅礦。與輝銅礦相比,100℃時銅藍、方黃銅礦、黃銅礦、黑硫銅鎳礦和斑銅礦中的34S含量分別高2.86‰、2.48‰、2.25‰、2.21‰和0.39‰。

        表2 含Cu硫化物的S同位素簡約配分函數(shù)比與溫度關(guān)系的擬合參數(shù)

        圖1 含Cu硫化物的S同位素簡約配分函數(shù)比與溫度的關(guān)系

        2.2 輝銅礦和斑銅礦同質(zhì)多像體的S同位素分餾

        作為重要的銅礦石礦物,輝銅礦和斑銅礦廣泛存在于斑巖銅礦和其他地質(zhì)環(huán)境中(Berryetal., 1983),并且都具有隨溫度變化的同質(zhì)多像變體(Makovicky, 2006)。通常用γ、β和α相來表示輝銅礦的3種同質(zhì)多像變體(Wang, 2012),用低溫、中溫和高溫來表示斑銅礦的3種同質(zhì)多像變體(Dingetal., 2005)。γ-輝銅礦在自然界最常見,低于103℃時穩(wěn)定,103℃時轉(zhuǎn)變?yōu)棣?輝銅礦,435℃時轉(zhuǎn)變?yōu)棣?輝銅礦(Fleet, 2006)。低溫斑銅礦在常溫常壓下穩(wěn)定存在(Grguricetal., 2000),200℃時轉(zhuǎn)變?yōu)橹袦匕咩~礦,265℃時轉(zhuǎn)變?yōu)楦邷匕咩~礦(Dingetal., 2005)。由于Cu2S和Cu5FeS4同質(zhì)多像變體在銅礦床中非常常見,所以計算它們的S同位素分餾系數(shù)對于理解由相變產(chǎn)生的S同位素分餾并解釋自然界中的S同位素在不同物質(zhì)中的分布具有重要意義。斑銅礦高溫和中溫變體的晶體結(jié)構(gòu)中Cu原子的分布是無序的,Ding等(2005)給出了中溫變體的一種可能的有序立方結(jié)構(gòu)Cu8Fe4S8。為了突出成分和結(jié)構(gòu)對同位素分餾影響的區(qū)別,本文也計算了Cu8Fe4S8的同位素分餾性質(zhì)。

        輝銅礦和斑銅礦同質(zhì)多像體的103lnβ34-32隨溫度的變化如圖2所示, 與溫度關(guān)系的擬合參數(shù)見表3。由圖2可知,34S在這5種硫化物中的富集順序為β-輝銅礦>Cu8Fe4S8>α-輝銅礦>中溫斑銅礦≈低溫斑銅礦>高溫斑銅礦>γ-輝銅礦。對比圖1可知輝銅礦相變引起的S同位素分餾比其它成分不同的硫化物之間的分餾還要大,在103℃,γ-輝銅礦轉(zhuǎn)變?yōu)棣?輝銅礦時產(chǎn)生的S同位素分餾為3.09‰;在435℃,β-輝銅礦轉(zhuǎn)變?yōu)棣?輝銅礦時產(chǎn)生的S同位素分餾為0.53‰。與輝銅礦相比,斑銅礦相變時產(chǎn)生的S同位素分餾非常小。200℃時, Cu8Fe4S8與中溫斑銅礦103lnβ34-32的差別為1.12‰。

        圖2 輝銅礦和斑銅礦同質(zhì)多像體的S同位素簡約配分函數(shù)比與溫度的關(guān)系

        表3 輝銅礦和斑銅礦同質(zhì)多像體的S同位素簡約配分函數(shù)比與溫度關(guān)系的擬合參數(shù)

        2.3 Cu-Fe硫化物的Fe同位素分餾

        計算了0~1 000℃之間Cu-Fe硫化物的Fe同位素簡約配分函數(shù)比(103lnβ57-54),并采用103lnβ57-54=a(106/T2)+b(106/T2)2+c(106/T2)3擬合103lnβ57-54與溫度之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擬合系數(shù)見表4。如圖3所示57Fe在Cu-Fe硫化物之間的富集順序為:方黃銅礦≈黃銅礦>低溫斑銅礦>高溫斑銅礦>中溫斑銅礦>Cu8Fe4S8。與斑銅礦(低溫變體)相比,25℃時黃銅礦和方黃銅礦的57Fe含量分別高1.43‰和1.58‰。對比圖1、2、3可知,黃銅礦與方黃銅礦之間的Fe同位素分餾與S同位素分餾類似,幾乎不發(fā)生分餾;但是斑銅礦之間卻有很大的差別,例如低溫變體與中溫變體25℃時103lnβ57-54的差別為1.07‰。

        表4 Cu-Fe硫化物的Fe同位素簡約配分函數(shù)比與溫度關(guān)系的擬合參數(shù)

        圖3 Cu-Fe硫化物的Fe同位素簡約配分函數(shù)比與溫度的關(guān)系

        已有研究者基于NRIXS數(shù)據(jù)預測了黃銅礦的Fe同位素簡約配分函數(shù)比(103lnβ57-54)(Polyakov and Soultanov, 2011; Dauphasetal., 2012)。本文計算的不同溫度下黃銅礦的103lnβ57-54與前人研究結(jié)果的對比見圖4。由圖4可知,即使基于相同的NRIXS數(shù)據(jù),采用不同方法計算的103lnβ57-54也有很大的差別,本文的計算結(jié)果與Dauphas等(2012)采用新方法計算的103lnβ57-54有很好的一致性。

        圖4 黃銅礦的Fe同位素簡約配分函數(shù)比與前人計算結(jié)果的對比

        3 討論

        3.1 鍵長對含Cu硫化物中S同位素分餾的影響

        礦物的同位素性質(zhì)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同位素原子的配位數(shù)、氧化態(tài)及成鍵性質(zhì)。一般而言,配位數(shù)越小越容易富集重同位素(Schauble, 2004);氧化態(tài)越高越容易富集重同位素(O’Neil, 1977);原子之間的鍵長越短,鍵強度越大,越容易富集重同位素(Zheng, 1995)。然而,同位素原子的配位數(shù)對分餾的控制作用對本文所研究的含Cu硫化物的S同位素分餾并不適用。比如,β-輝銅礦中S原子的配位數(shù)為5,黑硫銅鎳礦、黃銅礦和方黃銅礦中S原子的配位數(shù)為4,而β-輝銅礦的103lnβ34-32卻大于黑硫銅鎳礦、黃銅礦和方黃銅礦的103lnβ34-32。在含Cu的硫化物中,S的氧化態(tài)的控制作用也不適用,比如γ-Cu2S(S為-2價)的103lnβ34-32大于CuS2(S為-1價)的103lnβ34-32。

        在α、β和γ相輝銅礦中,S原子只與Cu原子形成Cu—S鍵;在黑硫銅鎳礦中,S原子除了與Cu原子形成Cu—S鍵以外,還可以與另一個S原子形成S—S鍵;在銅藍中,5次配位的S原子只與Cu原子形成Cu—S鍵,4次配位的S原子與3個Cu原子、另外1個S原子分別形成Cu—S鍵和S—S鍵;在Cu-Fe硫化物中,S原子既與Cu原子形成Cu—S鍵又與Fe原子形成Fe—S鍵。含Cu硫化物的金屬-S平均鍵長見表5,可以看出本文的計算結(jié)果與實驗結(jié)果吻合得很好,誤差不超過1.3%。表5中沒有列出β-輝銅礦、α-輝銅礦、中溫斑銅礦和高溫斑銅礦實驗測量的鍵長,是因為實驗給出的晶體結(jié)構(gòu)中Cu原子的排列是無序的; Cu8Fe4S8的實驗測量的鍵長也沒列出的原因是它的晶體結(jié)構(gòu)是基于計算推測的(Dingetal., 2005)。

        表5 含Cu硫化物的金屬-S平均鍵長及25℃時的103lnβ34-32

        圖5給出了金屬-S平均鍵長與103lnβ34-32之間的關(guān)系,從整體上來說金屬-S平均鍵長與103lnβ34-32沒有明顯的相關(guān)性,即使考慮S原子所形成的所有化學鍵的平均鍵長,這種弱相關(guān)性也沒有得到改善。對于配位數(shù)相同的含Cu硫化物,金屬-S平均鍵長與103lnβ34-32也沒有明顯的相關(guān)性。例如,S原子配位數(shù)都為4的黑硫銅鎳礦和黃銅礦,Cu—S平均鍵長相差很大,而103lnβ34-32卻基本相同;α和γ相輝銅礦的S原子配位數(shù)都為6,α相的Cu—S平均鍵長略大于γ相的,而α相的103lnβ34-32卻遠大于γ相的。

        3.2 鍵長對Cu-Fe硫化物中Fe同位素分餾的影響

        本文研究的Cu-Fe硫化物中Fe原子的配位數(shù)都為4,因此研究這些硫化物中Fe同位素分餾的影響因素時可以忽略Fe原子的配位數(shù)。Cu-Fe硫化物中Fe—S鍵的平均鍵長見表6,可以看出計算值與實驗值吻合得很好,誤差不超過0.3%。圖6給出了Cu-Fe硫化物中Fe—S平均鍵長與103lnβ57-54之間的關(guān)系。如圖6所示,103lnβ57-54與Fe—S平均鍵長基本成線性負相關(guān)關(guān)系。然而,它們的103lnβ34-32卻與金屬-S平均鍵長沒有明顯的相關(guān)性(圖5),這表明化學鍵的鍵長不是控制硫化物中S同位素分餾的主要因素,也反應了硫化物中S同位素分餾的控制因素的復雜性。

        圖5 銅的硫化物的金屬-S平均鍵長與25℃時的103lnβ34-32之間的關(guān)系

        表6 Cu-Fe硫化物的Fe—S平均鍵長及25℃ 時的103lnβ57-54

        圖6 Cu-Fe硫化物的Fe—S平均鍵長與25℃ 時的103lnβ57-54之間的關(guān)系

        3.3 地質(zhì)應用

        本文研究的含Cu硫化物幾乎都可以在斑巖銅礦中出現(xiàn)(Riverosetal., 2014; 歐陽學財?shù)龋?2017; 劉寶山等, 2020; 楊志明等, 2020)。作為斑巖銅礦中最重要的原生礦石礦物,黃銅礦的S同位素特征已得到廣泛研究(Kimetal., 2019; Heetal., 2020;Tangetal., 2020)。黃銅礦經(jīng)蝕變后會轉(zhuǎn)變?yōu)榇紊珻u礦物如銅的硫酸鹽和碳酸鹽(Mathuretal., 2009)。在斑巖銅礦的形成與演化過程中黃銅礦是一直存在的(Sillitoe, 2010),可以與多種原生含Cu礦物和次生含Cu礦物共生,因此黃銅礦與其它含Cu礦物之間的S同位素分餾系數(shù)可以為研究斑巖銅礦的形成與演化提供約束。本文計算的含銅礦物的S同位素分餾系數(shù)結(jié)合我們之前計算的黃鐵礦、方鉛礦、閃鋅礦等硫化物的S同位素分餾系數(shù)(Liuetal., 2015, 2016, 2018),將會為研究斑巖銅礦及其它類型的硫化物礦床提供更全面的理論數(shù)據(jù)。

        此外,本文的計算表明黃銅礦比斑銅礦更為富集重Fe同位素,但是印度洋臥蠶1號熱液區(qū)2個樣品中黃銅礦的δ56Fe(-0.99‰、-1.09‰)小于斑銅礦的δ56Fe(0.10‰、-0.69‰)(Wangetal., 2021),這表明Fe同位素分餾在這兩種礦物中未達到平衡。Blanchard等(2009)采用與本文相同的贋勢計算了黃鐵礦的Fe同位素簡約配分函數(shù)比(103lnβ57-54),與計算的黃銅礦相比,25℃時黃鐵礦的103lnβ57-54高6.17‰。因此,銅山口銅鉬礦巖脈中一些黃鐵礦樣品的δ57Fe小于共生黃銅礦的δ57Fe(Heetal., 2020),是由于黃鐵礦與黃銅礦之間Fe同位素的非平衡分餾。硫同位素分餾系數(shù)最主要的應用之一就是地溫計。同樣,共生硫化物對之間的Fe同位素分餾也可以作為地溫計,例如隨著溫度從800℃降低到25℃黃鐵礦與黃銅礦之間的Fe同位素分餾從0.49‰升高到6.18‰,隨著溫度從800℃降低到265℃黃鐵礦與高溫斑銅礦之間的Fe同位素分餾從0.65‰升高到2.55‰。目前的Fe同位素分析測試技術(shù)可以測量出這些分餾值(秦燕等, 2020)。

        雖然硫化物中的S同位素分餾在研究礦床的形成和演化、地幔交代、殼?;烊镜榷喾N地質(zhì)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但是在一些情況下,僅僅依靠S同位素來約束地質(zhì)過程存在不確定性,例如用δ34S來確定與科馬提巖有關(guān)的礦床的硫源 (Hiebertetal., 2016)。隨著同位素分析測試技術(shù)的發(fā)展,Cu-S同位素聯(lián)合(楊立飛等, 2016; 歐陽學財, 2017)、Fe-S同位素聯(lián)合(Heetal., 2020; Rayetal., 2021)、Fe-Cu同位素聯(lián)合(Grahametal., 2004)等已被用來約束礦床成因,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對于含Cu礦物的Cu同位素分餾,已做了相關(guān)研究(Liuetal., 2021)??梢园l(fā)現(xiàn)S、Fe和Cu同位素在這些含Cu礦物中的分餾情況大不相同,含Cu礦物不同溫度下S、Fe和Cu同位素分餾系數(shù)的確定可以為利用Cu-Fe-S同位素聯(lián)合約束地質(zhì)過程提供更直接、更有力的支撐。

        4 結(jié)論

        (1) 基于第一性原理計算確定了含Cu硫化物中的S同位素分餾,重S同位素在這些礦物中的富集順序為銅藍>方黃銅礦>黃銅礦≈黑硫銅鎳礦>斑銅礦>輝銅礦。含Cu硫化物中的S同位素分餾與S原子的配位數(shù)、金屬-S平均鍵長、S原子形成的所有化學鍵的平均鍵長沒有明顯的相關(guān)性。

        (2) 計算了輝銅礦及斑銅礦同質(zhì)多像體的S同位素分餾,結(jié)果表明輝銅礦相變引起的S同位素分餾特別大,尤其是γ-輝銅礦轉(zhuǎn)變?yōu)棣?輝銅礦時S同位素分餾可達3.09‰;而斑銅礦相變時產(chǎn)生的S同位素分餾卻可以忽略不計。

        (3) 計算的黃銅礦的103lnβ57-54與前人的結(jié)果吻合得非常好,重Fe同位素在Cu-Fe硫化物之間的富集順序為方黃銅礦≈黃銅礦>低溫斑銅礦>高溫斑銅礦>中溫斑銅礦>Cu8Fe4S4,103lnβ57-54與Fe—S平均鍵長基本成線性負相關(guān)關(guān)系。

        (4) 本文的計算結(jié)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釋斑巖銅礦中的S、Fe同位素組成,與之前的研究結(jié)果結(jié)合起來可以成為潛在的S同位素地溫計和Fe同位素地溫計,可以為利用Cu-Fe-S同位素聯(lián)合約束地質(zhì)過程提供依據(jù)。

        致謝衷心感謝審稿人對本文提出的寶貴意見。

        猜你喜歡
        黃銅礦鍵長硫化物
        陰離子調(diào)控錳基鈣鈦礦中Mn─O的鍵長和磁性
        典型雜質(zhì)礦物及離子對黃銅礦浸出影響的研究現(xiàn)狀
        六偏磷酸鈉及硅酸鈉對海水浮選黃銅礦的影響機理
        金屬礦山(2020年10期)2020-11-14 11:20:40
        不同價態(tài)雜質(zhì)離子對黃銅礦浮選的影響機理研究
        金屬礦山(2018年12期)2019-01-14 08:26:36
        江西銀山多金屬礦床中黃鐵礦黃銅礦化學特征
        大洋多金屬硫化物自然氧化行為研究
        密度泛函理論研究鎘的二鹵化合物分子的結(jié)構(gòu)和振動頻率
        淺議鍵能與鍵長的關(guān)系
        中學化學(2015年8期)2015-12-29 07:32:44
        連續(xù)流動法測定沉積物中的酸揮發(fā)性硫化物
        Li2S-P2S5及Li2S-SiS2基硫化物固體電解質(zhì)研究進展
        国产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伊人久久综合精品无码av专区| 亚洲区在线播放| 99精品国产av一区二区| 婷婷久久av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缴清无码| 日日鲁鲁鲁夜夜爽爽狠狠视频97| 永久免费看免费无码视频 |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麻豆|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臀 | 亚洲欧美色一区二区三区|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尤物yw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 51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在线成人福利| 亚洲国产综合性感三级自拍 | 国产a级三级三级三级| 亚洲乱码国产一区三区| 日韩不卡av高清中文字幕|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试看 |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 亚洲av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苍井空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蜜桃av | 尤物在线精品视频| 亚洲网站地址一地址二| 伊人不卡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中文字幕av| 人妻熟女一区二区三区app下载| 91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大屁股流白浆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av无人区一区香蕉| 99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97| 日韩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亚洲熟女天堂av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欧美人与动牲交片免费| 国产精品成人黄色大片| 日本三级片在线观看|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麻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