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柯進
“國之大者”,關乎人民幸福,關乎民族復興,關乎黨和國家前途命運。在多個場合,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領導干部想問題、作決策,一定要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shù),對“國之大者”了然于胸,明確自己的職責定位,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zhí)行力,心懷“國之大者”,做到信念堅定、對黨忠誠,注重實際、實事求是,勇于擔當、善于作為,堅持原則、敢于斗爭,嚴守規(guī)矩、不逾底線,勤學苦練、增強本領,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不辜負黨和人民期望和重托。
教育外派干部牢記“國之大者”,始終把講政治的要求落實到自覺服務國家外交大局、服務教育對外開放的各項具體工作中,始終強化責任擔當,不斷提高把握新發(fā)展階段、貫徹新發(fā)展理念、構建新發(fā)展格局的戰(zhàn)略眼光、政治能力、專業(yè)水平,敢于擔當、善作善成,努力把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好。
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黨中央時刻牽掛海外中國公民和留學人員的安危。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最困難時期,廣大教育外派干部排除萬難,主動作為,廣泛動員各方力量,調集大批防疫物資,發(fā)放或寄送給廣大海外留學人員,把祖國的關愛傳遞給海外留學人員,并根據(jù)駐在國反復跌宕的疫情,通過舉辦專家講座、編寫防疫手冊等方式幫助海外留學人員科學防疫,確保生命安全和健康平安。
教育外派干部作為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排頭兵,牢記“國之大者”,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職于行,始終發(fā)揚“釘釘子”精神,把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檢驗履職盡責的根本標尺,以刻不容緩的緊迫感,狠抓落實。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越是面對“亂花漸欲迷人眼”的紛擾,越保持“亂云飛渡仍從容”的政治定力。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帶來的前所未有的復雜嚴峻局面,教育外派干部時刻清楚肩負的歷史使命與責任擔當,與時俱進,克服疫情對教育交流合作造成的不利影響,主動開展戰(zhàn)略性、前瞻性調查研究,服務國內(nèi)、服務戰(zhàn)線;通過創(chuàng)新交流合作的新渠道、新平臺、新方式,不斷拓展和深化與駐在國的教育交流合作;通過進一步挖掘中外交流合作空間,努力擴大青年學生、教師及科研人員的雙向交流,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夯實人文交流根基,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努力推動中外教育交流合作行穩(wěn)致遠。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今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我們實現(xiàn)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偉大祖國已經(jīng)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新征程。新征程的號角催人奮進,廣大教育外派干部正以萬丈豪情,在“國之大者”中找準新坐標,主動服務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主動服務教育高質量發(fā)展體系和教育強國建設,力踐于行,奉獻青春芳華,與新時代一道,共赴教育對外開放新的趕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