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林紅
(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思源實驗學校 江西 鄱陽 333100)
語文是小學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語文識字學習有利于學生的語言能力發(fā)展和提高,為學生后續(xù)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信息技術(shù)的運用已經(jīng)被大家廣泛的接受認可,在小學階段的教育教學中被廣泛使用和運用,充分發(fā)揮其形象、直觀、生動的特點?;谶@樣的背景,本文研究和分析了信息技術(shù)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應用價值、意義、方法,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措施和策略,在提高學生識字率的同時,促進了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1.1 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F(xiàn)代信息技術(shù)的運用使識字教學變得更加有效,為學生構(gòu)建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了識字教學的有效性。
1.2 有利于學生對重難點生字的掌握。將信息技術(shù)利用于小學識字教學,既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滿足了教師教學改革的需求?,F(xiàn)代信息技術(shù)的運用給學生帶來更加新穎、有效的識字體驗,實現(xiàn)了對重難點生字的突破,促進了識字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2.1 注重課堂導入,引導有效學習。在進行識字教學的過程中,合理有效的教學設計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識字教學奠定了基礎。不難看出,在語文識字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興趣的有效激發(fā),顯著提高了識字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學生在主動學習中獲得好的體驗,提高了其生字識讀能力。因此,教師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導入環(huán)節(jié)的積極作用。
例如,在講述“活”和“話”這兩個生字時,可以將這兩個生字“故事化”,向?qū)W生講解這兩個字的原理,如“活”的偏旁是“三點水”,水是我們的生命之源,我們口渴時就會想起水,所以在“舌頭”的旁邊加一個“三點水”就組成了“活”字。同時,舌頭不僅可以用來喝水,還可以幫助我們說話,如果沒有舌頭人就沒有辦法說話,因此我們在“舌頭”的旁邊加一個“言“字旁,就變成了“話”字。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就會快速的理解和記憶這兩個生字,進而促進語文識字課堂教學的效果。
2.2 注重課堂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傳統(tǒng)的小學識字教學無法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們在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個性化識字教學的開展,通過個性化式教學有針對性的面向所有層次的學生,使學生都能夠在識字教學中有所收獲并獲得感受。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漢字的演變史就是一部文化史,因此我們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掘漢字的文化內(nèi)涵,讓學生在識字學習的過程中,對漢字有一個深入的理解和認識,進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講述漢字“水”這一漢字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動畫的形式將水字的一筆一畫的描寫,并在整個過程中配上“滴滴嗒嗒”的聲音,通過這樣的感官刺激,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理,在學習“火”這一個字生字時,就可以配上干柴燃燒的聲音,同時在最后展示水火不相容的場景。不難看出,在進行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重視理論知識的講授,還應該從細微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與思維能力,使學生通過觀察與思考掌握生字。
2.3 注重教學活動的有效設計。合理的教學設計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因此我們在進行識字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重視教學活動的有效設計,教學活動不能只停留在讓學生掌握相應的漢字,同時還應該給予學生更多表達的機會,讓學生在表達的過程中逐步的理解和掌握這些生字,進而提高識字教學的效果質(zhì)量。
例如,在向?qū)W生講述“高山流水”這幾個字的書寫時,在教學之前可以先利用多媒體向?qū)W生播放一段“高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短片,并在短片的結(jié)束時用Flash制作成一筆一畫的動畫,逐步展現(xiàn)出“高山流水”這幾個漢字。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學生就會被視頻緊緊的抓住眼球,進而讓學生在書寫的過程中明白先后順序及變化,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識字水平。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shù)在小學識字教學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識字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次,在進行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該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特點與能力,積極開展個性化的識字教學,進而通過個性化的識字教學,使學生在進行識字的過程中,進一步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逐步提高學生的識字學習興趣與能力,為語文識字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創(chuàng)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