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市關工委
法治春風
山東省青島市關工委把青少年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根據(jù)青少年群體的法律需求制定精細化、個性化的法律服務,并堅持多措并舉、健全機制、創(chuàng)新形式、搭建載體、夯實陣地,進行全方位“靶向式”精準普法。此項做法對于做好青少年法治教育有極好的針對性,對于各地開展普法教育活動有很高的借鑒價值。
健全完善領導機制。全市成立了由市關工委牽頭,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團市委等11 個部門參加的活動組委會。市關工委與市中級人民法院、市教育局聯(lián)合建立起融打擊、教育、預防于一體的“青島市校園傷害糾紛調(diào)解聯(lián)動機制”,成立了以五老為主體的“校園傷害糾紛調(diào)解中心”常設機構,參與青少年案件的審理、調(diào)解、幫教工作。納入《規(guī)劃》長效機制。全市在實施第七個五年普法規(guī)劃中,把青少年這個“關鍵群體”作為普法的重點對象,進行統(tǒng)籌規(guī)劃,并對普法的內(nèi)容、形式和方法進行詳細部署。建立“三位一體”普法機制。整合社會各方資源,鞏固發(fā)展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青少年普法教育格局。落實“七個一”工作機制。在全市中小學普遍推行每所學校有“一個普法領導小組、有一名法治副校長、有一名法律顧問、有一個法治教師、有一套普法教材、有一個法治宣傳欄、有一套完整的普法檔案資料”工作模式。強化督促檢查機制。把青少年普法工作列入全市考核內(nèi)容,增加考核比重。把弘揚公序良俗、履行法定義務,爭創(chuàng)“零罪犯學校”“零罪犯社區(qū)”,建設“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區(qū)”和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基地等列入考核檢查內(nèi)容,推動開辟多種形式的法治教育途徑。
強化普法隊伍組織領導。全市普遍成立依法治校工作領導小組,構建由教導處、任課教師、家長委員會等分工負責的學校、家庭、社會為一體的“教化式”普法宣傳隊伍架構,基本形成了網(wǎng)格化工作格局和層層抓落實的高效運行機制。全市各級成立普法講師團1257 個,普法志愿者隊伍20 萬余名。配齊法治副校長。3年來,市教育局會同市檢察院選聘200 多名優(yōu)秀檢察官,為全市1021 所學校配備了法治副校長。配強法律顧問。全市1021 所學校全部配備了法律顧問,定期為學生舉辦法治講座,開展法律咨詢5000余場次。建立普法志愿者隊伍。組建專業(yè)普法隊伍講師團236 個,普法志愿者隊伍432 支。全市3000 多名律師,為團員青年、在校學生、社會青少年講授黨團課300 多場次,各項普法宣傳活動覆蓋全市100 多萬青少年群體。
老有所為輔助普法。3年來,全市624 名五老普法宣講員開展普法宣講1765 場次。老有作為助力普法。五老兩年來參與庭審163 人,2476 名五老網(wǎng)吧監(jiān)督員參與了對642 個網(wǎng)吧的巡查監(jiān)督。面對疫情網(wǎng)上普法。全市積極打造“網(wǎng)上關工委”,在市關工委網(wǎng)站進一步更新上傳了20 多個傳承紅色基因、心理關愛、青少年普法教育微視頻,發(fā)揮網(wǎng)絡教育引導青少年功能。全市建立青少年普法網(wǎng)站、微信群、公眾號、APP 等266 個,動員五老廣泛宣傳疫情防護和法律知識,發(fā)布文章632 篇。關注人數(shù)達23.73 萬人。開展對失足青少年“云幫教”活動,組織五老協(xié)助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檢察官通過網(wǎng)絡、微信等幫助青少年解困100 余人次。針對青少年需求分類普法。市關工委還區(qū)分落榜生、失學生、待業(yè)青年、服刑青少年、刑釋青少年不同情況按需普法。去年以來,全市建立幫教小組1260 余個,幫教關愛問題青少年和失足青少年8500 人次。
主題宣傳式普法。市關工委聯(lián)合市公安局、市司法局每年利用“6·26”國際禁毒日、“11·9”全國消防日、“12·2”全國交通安全日、“12·4”全國法治宣傳日等傳統(tǒng)節(jié)日和紀念日,有針對性地開展不同主題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以案說法式普法。抓住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案例,通過編印法律知識讀本等宣傳資料,向?qū)W生和家長中以案說法。影視互動式普法。市關工委聯(lián)合成員單位啟動拍攝100 部青少年普法微電影工程。2021年,市關工委與中國婦女發(fā)展基金會聯(lián)合舉行“小草基金”公益行動支持拍攝100 部微電影、救助1000 名“五失”兒童項目的啟動儀式,現(xiàn)已救助“五失”兒童11 名,拍攝普法微電影35 部。匯報展演式普法。市關工委聯(lián)合市司法局定期舉行以青少年普法為主題的匯報展演,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學法、守法的積極性。校園品牌式普法。青島市第二實驗小學,通過“小腳丫祖國行”“小腳丫世界行”等活動,有效地推動了校園普法活動的開展。
夯實學校普法陣地。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規(guī)的學習教育進入全市中小學“第一課堂”。目前,全市共有部級依法治校示范校1 所,省級依法治校示范校47 所,市級依法治校示范校178 所。夯實維權法治陣地。目前,全市共設立“青少年維權崗”324 個,其中國家級“青少年維權崗”4 個,省級“青少年維權崗”5 個,市級 “青少年維權崗” 11 個。夯實媒體普法陣地。近年來,市司法局與青島電視臺共同打造了“升級版”《青少年普法欄目劇》《真情調(diào)解》《新說法》三檔欄目;建成“青島普法網(wǎng)站平臺”和“青島普法微信公眾平臺”;與青島廣播電視臺聯(lián)合推出“丁一說法”廣播節(jié)目。目前,市關工委命名掛牌了174 個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成“青少年反邪教法治教育基地”“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等各類板塊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62個,青少年學生接受法治教育年均100 萬人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