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wèi)兵
常州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常州 213164
作為一名金牌導游提升自己的講解能力,提高自己講解時候的語言藝術,對于獲得良好的導游效果具有著重要的意義。所以在平時作為導游就應該有意識地加強訓練,通過對材料的熟記和更多知識的了解以及學習來提升自己的講解能力,從而真正的成為一名合格的金牌導游。
在導游講解當中,相當一部分導游由于缺乏積極熱情的工作動力,對于工作職責和導游信息不熟練,所以會對導游講解詞進行生搬硬套的講解。他們對導游詞語的運用和調整能力不足,還有就是一些導游過于依賴書本材料,缺乏對旅游景點的實際了解,對導游信息死記硬背生搬硬套,使得導游詞缺乏自己的新意和個性。這樣就會導致在理解上的片面和狹隘,缺乏生動性,內容也不具備層次感,無法滿足游客實際需要,從而影響到了導游講解的效果[1]。
部分導游在開展導游講解的時候缺乏情感滲透,只是在單純的進行講解詞的陳述,缺乏聲情并茂,所以會使得內容顯得很枯燥,對于景點本身的文化內涵了解的也不夠徹底,甚至還存在一定的偏差。在講解的過程中會進行籠統(tǒng)和單一的處理,缺乏靈活性和變通性,所以導致整體講解顯得非常平淡,不能和游客進行心靈的溝通,無法彼此形成情感共鳴[2]。
如果缺少一個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那么做任何事情都是無法很好地完成的。對于導游來說,導游詞肯定是基礎,尤其是當導游日后選擇自由職業(yè)之后,客人在挑選導游的時候,首先要看的就是導游會不會講。與此同時,還涉及到了導游的應變能力和操作技巧。以往的模式都是傳統(tǒng)導游派遣的流程,但是今后游客可以自由地選擇導游,那么自然工作能力低的就會被淘汰掉。所以作為導游自己肯定需要不斷虛心的學習。導游這個工作涉及到的內容相對比較繁雜,會涉及到各個方面的內容。如果想要成為一名金牌導游肯定需要進行不斷地學習,能夠讓自己的講解充滿自己的特色,具備個性化,才能吸引客人[3]。
比如說在導游詞中可以穿插一些大家知道一點,但是了解并不全面的小故事,這樣會讓自己的導游詞變得更具有說服力。比如,在對井岡山革命圣地進行講解的時候,針對毛澤東為什么會知道這個離他家鄉(xiāng)韶山幾百公里以外的大山?又是誰向他推薦的呢?很多導游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不知道如何介紹講解,就會說是毛澤東奉命來井岡山的。但是,實際上是因為在1927年的時候毛澤東從不同人口中知道了這個地方,也了解了山里基本的情況,再加上江西省委書記汪哲楷的來信,所以最終決定上山。一般關于井岡山的歷史知識對于客人來說比較的枯燥,但是在講解的時候插入這樣一些小的故事,就可以提升游客的注意力。所以,為了能提高自己的講解能力,作為導游一定要虛心學習,要多了解歷史趣聞,這樣可以不斷地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也能提升自己講解的趣味性。
作為金牌導游除了具備豐富的知識,能夠不斷學習之外,肯定需要掌握講解的一些技巧,這樣才能根本上提升自己的講解能力。講解技巧其實包含了講解時機把握,還有表達敘述的能力。很多的時候導游對于講解時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覺得只要自己把需要講解的導游詞講完就可以了,至于游客喜不喜歡聽無所謂,完全為了完成任務而講解。
那么,這樣的講解肯定得不到受眾的歡迎和喜愛,反而會讓客人覺得很乏味,所以講解必須要把握講解時機。比如,在早起出發(fā)去景點或者中午剛吃過午飯的時候,導游喋喋不休進行講解,這個時候會讓游客覺得非常喧鬧,就算自己講解的再精彩也無法吸引游客的興趣[4]。所以這個時候導游應該把握好時機,在游客比較精神和興奮地時候進行講解,比如在旅途中游客肯定希望導游可以講一些小的故事來打發(fā)旅途中的時光。除了時機的把握我們還需要注意的就是表達能力。好的導游不僅僅是對導游詞的平鋪直敘,而是要能夠風趣和幽默,要娓娓道來,這樣才能吸引游客的注意力,讓游客愿意聽,覺得是一種享受和放松。那么,要想提升講解的技巧,首先需要把自己的導游詞改得生動有趣,語句肯定要做到基本的通順,然后就是可以多聽聽別人的導游詞或者聽一聽相聲、評書這樣的節(jié)目,肯定能夠對自己有所幫助。
導游一般都是站在人群中進行講解的,這個時候如果缺乏一定的互動,很難以讓客人融入到自己的講解環(huán)境中,所以導游要注意和游客的互動。講解的時候可以穿插一些話題讓客人參與到話題的交流或者討論中。但是,在剛接到客人沒多久的時候,不太建議使用這樣的方式,因為這個時候彼此還不夠熟悉,如果自己提出的問題或者話題無人回答,會造成一種比較尷尬的氣氛[5]。比如,還是以講解井岡山這個景點為例,毛澤東和朱德會師以后,他們的部隊為什么會叫朱毛紅軍?為什么在歷史上會把他們的會師稱為朱毛會師?這個背后有什么原因?類似這種問題基本游客是答不出來的,所以并不適合作為互動的話題。所以,導游還需要認真的思考互動的有效問題,能夠借助互動帶動導游自己的講解,能夠調動起游客參與的積極性,這樣往往可以獲得不錯的效果。因此,要想成為金牌導游,要想提升自己講解的效果,就需要學會有效和合理的互動。
講解工作想要做得足夠出色,必須要注意平時好的習慣的培養(yǎng)和積累。平時要注意多涉獵了解各種社會知識和自然知識等等。只有廣泛地涉及各方面的知識頭腦中才能儲存豐富的信息,這樣可以在講解的時候給客人提供更好的講解服務。也可以把各種信息進行有效的串聯(lián),從而構成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就像平時多閱讀名人傳記以及民族風情等內容,這樣可以為講解工作提供豐富的素材,使得自己的講解變得更加的精彩,以此來滿足不同游客的旅游需求和對文化知識的了解。所以,導游平時可以多學習了解他人編寫的導游稿,這樣既可以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同時也可以對自己的專業(yè)技能進行總結比對,尤其對于一些旅游經(jīng)典的知識和文化知識,通過學習他人的工作方法可以不帶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和豐富文化知識積累。因為,不同人的表述都有自己的習慣,把它歸納為自己的更容易記憶。所以,為了實現(xiàn)相關信息整體的轉化就必須改變自己的習慣和工作風格,這樣可以更好地實現(xiàn)自己的理解和表達,使得講解變得更有效果,彰顯講解的魅力[6]。
總而言之,金牌導游講解能力培養(yǎng)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這樣才能不斷提升,滿足實際工作需要。平時要注重多學習一些文化知識和景點介紹,并且不斷提高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這些都是提高導游講解能力的有效策略和措施,從而讓導游的工作能力得到提升,獲得游客們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