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 敏
(黑龍江省大慶市肇源縣第二中學 黑龍江 肇源 166500)
古詩詞語言簡練、內容豐富。情感真摯,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千年來傳唱不衰,成為傳統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初中語文課堂上學習的每一首古詩詞都具有特定的主題和內容,常常借助借景抒情這一手法創(chuàng)作古詩詞,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注重結合古詩詞的內容創(chuàng)設具體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向學生播放相關的圖片、視頻等讓學生仿佛與作者置身于同樣的境況之下,設身處地地理解作者的實際情感,有效提升學生鑒賞古詩詞的興趣和能力[1]。傳統的古詩詞鑒賞教學非??菰铮瑑H僅教授學生背誦古詩詞、理解古詩詞的意思,這樣的教學很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影響鑒賞課堂教學質量。俗話說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般,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可以在課堂之初使學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對鑒賞古詩詞充滿興趣。
以五四制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望岳》為例,這是唐代詩人杜甫創(chuàng)作的五言古詩,描繪出了泰山氣勢磅礴的景象,贊揚了泰山高達巍峨的奇石和神奇秀麗的自然景色,詩中透露出詩人對祖國和善的熱愛之情。教師在教授這首古詩時可以在課堂導入部分向學生播放泰山的視頻,讓學生直觀地感悟出泰山山脈的綿延遼闊和氣勢磅礴之景,產生心靈的震撼。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愿意對這首古詩展開鑒賞學習,幫助課堂教學活動和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順利開展和實施。
要想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教師就應該在古詩詞教學的過程當中引導學生感受古詩詞的意境美,體悟到古詩詞豐富的文化內涵,教授學生理解和品鑒古詩詞的方法,讓學生在鑒賞古詩詞的過程中可以很好地感悟出古詩詞的形式美、音律美、意境美和內涵美。古詩詞的語言具有思維跳躍、成分省略、語序顛倒等等特點,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教授學生鑒賞的方式和技巧,根據中學生的特點幫助學生梳理古詩詞的內容大意??梢酝ㄟ^擴、補、調、換等等方式指導學生進行古詩詞的學習,然后在這樣的基礎之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進行朗讀,與音樂進行有機地結合幫助再現古詩詞的意境,加深學生對于詩文的理解和把握。而且古代詩歌歷史悠久,大多是從千百年前流傳下來的,詩人創(chuàng)作時的知識背景與現在差異巨大,而每一篇詩歌創(chuàng)作都具有特定的時代背景,如果學生從現代的時代背景出發(fā)賞析詩文很難真正了解詩人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表達的情感。而古代詩歌往往又是詩人在特定的心境和情境當中抒發(fā)自身情感的載體[2]。因此,在學習古詩詞歌的同時教師應該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向學生滲透詩歌創(chuàng)造的時代背景,這樣學生才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詩文當中表達的親人離別、羈旅之愁、懷才不遇……豐富的情感,更好地對詩文進行在自主學習和鑒賞。
以五四制部編版九年級下冊《漁家傲·秋思》為例,詞人在創(chuàng)設這首詩歌時運用了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荒涼蕭瑟的邊塞鳥瞰圖,表達出了邊關戰(zhàn)士壯志難酬和思鄉(xiāng)之情,意境開闊。教師在引導學生賞析這首詞時可以首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體會詞中描繪出來的意境,體悟詞的語言特色。在這個基礎之上教師再引導學生進一步地進行賞析,通過賞析讓學生了解戰(zhàn)事吃緊、戒備森嚴下的邊關,體會意境悲涼壯闊、形象鮮明的邊塞意境和質樸凝練的語言特色。
傳統的初中古詩詞教學主要是要求學生古詩詞進行背誦,常常忽視吟誦這一個環(huán)節(jié),這樣會喪失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覺得學習古詩詞非??菰餆o趣,喪失學習鑒賞古詩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诖耍處熢趧?chuàng)設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課堂時應該從古詩詞的吟誦作為切入點,欣賞古詩詞語言和韻律的魅力,增添教學的趣味性。俗話說三分詩,七分讀,古詩詞非常注重文字的韻律美學生對古詩詞的吟誦不僅僅可以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還可以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更好地理解古詩詞的意思內涵,體會到詩人在創(chuàng)作這首作品時表達的思想感情[3]。在吟誦的過程中,學生通過適當地斷句、語調、合體的情感體現等等可以充分感受到古詩詞的美感和魅力,提升自身對古詩詞的賞析和理解能力。
在引導學生鑒賞古詩詞時教師應該注重營造特定的意境,引導學生體會出古詩詞的意境美和音韻美,幫助學生更好地增強鑒賞古詩詞的興趣和積極性,并且在鑒賞古詩詞的同時增強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感悟和了解,提升學生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