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京燕(株洲市實驗小學(xué)語文教師)
語文,隱匿于我們生活中。它藏在文采斐然的詩詞中,也藏在優(yōu)哉游哉的閑聊里;它藏在宅門大院一副副對聯(lián)中,也藏在大街小巷一則則廣告里;它藏在琴棋書畫詩酒花中,也藏在柴米油鹽醬醋茶里……
《爬山虎的腳》的作者是葉圣陶爺爺,不難看出,這篇課文的內(nèi)容就是來源于他的生活。學(xué)校操場、家中小院都種著爬山虎,這種不足為奇的植物經(jīng)過他的留心觀察、細致描述而變得饒有趣味。所以只要留心觀察,一場雷雨、一片荷葉、一群小貓這些生活中的事物都是作文的素材。
《我成了一片爬山虎葉子》的小作者有一場神奇的旅行,從生活中的課堂進入,被生活中的鈴聲喚醒。這一段神奇之旅的進與出或許并不是真實的,但作者的靈感卻來源于生活中的點滴。在神奇之旅中,伙伴出現(xiàn)時小作者的喜悅,暴風(fēng)雨來臨時的害怕,不也來源于生活中的真實感受嗎?所以即使是想象,也來源于生活,不是空穴來風(fēng)。
葉圣陶爺爺說得好: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潑地晝夜不息。
生活即源泉,生活即語文,讓語文與生活和諧共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