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夢迪
受訪人/云徙科技創(chuàng)始人、CEO 包志剛
去年以來,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線下商業(yè)遭受重創(chuàng),但較早試水線上的實體商業(yè)卻逆勢而上,業(yè)績搶眼。隨后,數字化轉型風頭一時無兩,營銷數字化成為商業(yè)大熱點。近期,在全球數智化峰會上,筆者圍繞傳統企業(yè)的數字化轉型采訪了云徙科技創(chuàng)始人、CEO包志剛,以下內容根據包總自述整理。
我們曾服務的一家零食上市公司,多年來通過線下門店、天貓、京東等30多個渠道獲得了8000多萬會員,卻也帶來了管理混亂、信息分布零散且沒有統一的組織等問題。消費者在不同渠道中的積分、卡券、權益無法聯動,降低了品牌的滿意度。
還有一家零售百貨公司擁有2萬個SKU,想在某商業(yè)街開一家線下門店,但是店鋪面積大約400平方米,只能容納2000種商品,應該選哪些商品?鋪在什么位置?
盡管這兩家企業(yè)面臨的問題不同,但解決方法卻是可以統一的,就是數字化轉型:零食公司通過建立中臺打通了29個渠道,為每個渠道的會員貼上了近300多個標簽,并根據這些標簽制定了500多種營銷策略,甚至設計出每類用戶的“黃金購買點”,進行個性化的短信推送。帶來的結果是,會員轉化率升至80%,占了2020年營業(yè)額增長的85%。
而百貨公司則通過潛在消費者的用戶標簽,進行智能選品、補貨、配貨,實現了庫存“一盤貨”管理,即使身處疫情最嚴重的武漢,企業(yè)不僅減少了庫存面積,還提升了銷量。
云徙科技作為服務商所提供的價值,我覺得可以用三個字來總結——匯、通、用,也就是“打通數據,標簽立體,精準投放”。如果把企業(yè)的數據資源比作一個水庫,技術工具就是凈化系統。首先,我們要讓不同渠道的水源匯入水庫,然后進行疏通,貼上立體標簽,再根據標簽做針對性的應用,實現精準投放。
即使不與消費者見面,企業(yè)通過數據也會產生大量分析模型和用戶畫像,進而驅動營銷實現“千人千面”,從而形成一個從前端業(yè)務到數據,從數據來反哺前端業(yè)務運營的閉環(huán)。前面提到的零食品牌之所以能夠做到高轉化率,就是因為企業(yè)在推新品時,并沒有對8000萬會員全部推送,而是找出了20萬更有可能購買的用戶,前者的轉化率可能是20%,但后者卻能達到80%,用更少的錢取得更高的回報,顯然后者更劃算。
所以,無論是品牌的投放,還是銷售政策的制定,都是不同的消費者在驅動不同的結果。消費者身上標簽數量的多寡也會影響營銷的精準度,標簽越多,營銷的子彈就越精準。這也可以用來解釋為什么購物軟件總能猜到你喜歡的商品,因為它們收集到的標簽有上千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