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穎姝
小學體育核心素養(yǎng)下合作課堂的構(gòu)建
吳穎姝
(城廂區(qū)華亭后楓小學,福建 莆田 351139)
綜合素質(zhì)的發(fā)展是當代教學的教學目標,小學教學應注重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小學體育教師應打造合作課堂,提升學生對體育課的積極性,不斷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讓學生在合作中提升能力。文章結(jié)合自身教學經(jīng)驗,對小學體育核心素養(yǎng)下合作課堂的構(gòu)建進行分析。
小學體育;小組模式;構(gòu)建;共同目標;體育活動
小學體育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學生樹立正確的運用理念,構(gòu)建豐富有趣的小學體育合作課堂,激勵學生的運動熱情,探尋小學體育合作課堂開展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積極意義,構(gòu)建多樣的小組模式,找到以團隊評價導向小組的共同目標,并不斷開展相關的體育活動,活躍了體育課堂的氛圍,增進學生是運動能力與水平,讓運動與鍛煉為學生帶來更精彩的世界。
從學生家庭情況來分析,小學生在年齡上還沒有自己的獨立思維,在學習上往往會尋求家長的意見,聽從家長的指導。對于體育方面的教學,家長的態(tài)度和思想是至關重要的,一些家長鼓勵學生學習一些藝術特長,比如音樂、書法、體育等,父母會為學生報班進行課余生活的學習,但是另一些血家長會擔心孩子的學習成績,過于注重學生主科知識的學習,將學生的課余時間都為孩子報了數(shù)奧、先修班、補習班等,占據(jù)了學生學習體育的時間,不僅影響了學生的身體健康發(fā)展,也打消了學生對各項體育運動的興趣,學生在運動上缺乏主觀能動性。
社會理念對于體育教學也有著很高的影響性,許多學生家長更希望學生可以按照傳統(tǒng)教育道路學好數(shù)學語文,從而走上穩(wěn)定的編制體制內(nèi)工作,家長可能會忽視學生的特長興趣,甚至還會打壓學生,小學的體育課不僅要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更是激發(fā)學生運動機能的時段,教師要深化學生的體育鍛煉,提升運動能力??傊?,家長對于小學生體育課的重視程度是一個關鍵因素。
1.2.1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不高
一些小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不大,課前熱身、課程學習上都具有一定惰性,沒有真正的認真的對待體育課。這里也可以將學生分為兩個類型,一種類型的學生是天生身體素質(zhì)不夠好,不喜歡運動,他們對于體育課的興趣不大,很少主動去參與一些運動項目,而另一種同學雖然看起來熱衷于參加體育課,但是學生更多是把體育課當做休息、放松和娛樂的課程,并沒有認真學習相關的體育技能,這樣的興趣也是三分鐘的熱度,影響體育課的教學進度。
1.2.2學生身體素質(zhì)下降
基于當前青少年運動狀況分析,學生的運動量較之前有所下降,部分學生出現(xiàn)了上課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甚至出現(xiàn)了一些疾病,這與學生缺乏鍛煉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因此,教師應該認真設計體育課堂的教學。其中一些小學生沉迷與網(wǎng)絡游戲,喜歡熬夜玩游戲,這也是導致學生鍛煉時間少的一個原因。小學生正在成長階段,教師應對孩子的身體狀況進行密切關注。
教學方式是否靈活高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體育學習的效果,一些小學體育教師的教學技能亟待提升,往往新入職的教師教學不夠靈活,雖然滿足于體育教學標準化,但形式過于模式化和單一化,教師教,學生學,要求整齊劃一,平時在在日常課堂中只有跑步,蹲起等運動,難以激發(fā)學生更多的興趣,小學生在單一的練習中容易會喪失興趣,使得課堂互動性較差,教師缺乏教學激情,因此,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較為缺乏這是一個問題,這不可避免的影響到了體育教學效果。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熞病?,合作化的教學模式是一種良好的課堂構(gòu)建方式,秉承“互幫互助,互學互進”的學習原則,教師可以因材施教,而學生可以最大程度上培養(yǎng)自己學習的自發(fā)性與主觀能動性。
在小學體育課的建設中,教師應積極開展合作課堂,合作的教學模式即學生自由結(jié)組,學生之間可以相互交流,以結(jié)成小組的形式來進行課堂上的活動,教師可以將整個班級的學生積極的調(diào)動起來,讓更多的學生投入到合作課堂中。小學體育合作課堂的開展提升了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激發(fā)了學生的運動積極性,大家互相幫助,打造了團結(jié)友愛的班集體。合作化的體育課堂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尊重了學生的主體性,有利于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這也是使學生適應新的環(huán)境,為大家都樹立了合作的榜樣,有利于學生運動與健康意識的提升。在新時期下,小學體育教師應該著眼于時代變化,對教學活動展開有效的創(chuàng)新改革,著眼于體育課程的核心素養(yǎng),構(gòu)建起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實施趣味的合作化教學。
體育合作課堂應該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構(gòu)建多種模式的合作小組。分組的模式可以有多種類型,教師可以要依據(jù)學生的特點來進行匹配分組,具體有以下幾種分組方式:
學生之間的體能水平是不一樣的,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將同樣身體素質(zhì)較好的學生分為一組,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相近就可以進行一些體育活動,并形成一個良好的競賽機制,互相激勵,互相提升,這樣也有利于小組成員的共同進步,從而形成一個良好的競爭機制與良性循環(huán),優(yōu)優(yōu)互助小組模式是一個高效的合作小組模式。
學生的水平是參差不齊的,尤其在體育運動上,一些學生喜歡運動,一些學生平時疏于鍛煉,因此,學生之間的體能存在一定的差距,這時,小學體育教師就可以將學生依據(jù)個人水平進行分組,形成以優(yōu)帶差小組,體育成績比較好的學生與體育成績稍弱一點的學生結(jié)成小組,教師要指導學生以優(yōu)補差,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激發(fā)后進生的動力,從而提升班級整體的身體素質(zhì),構(gòu)建高效的合作體育課堂。
為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進行自由結(jié)組,學生之間可以依據(jù)個人的興趣特點結(jié)成小組,這樣的合作體育課堂一般和諧度比較高,教師布置一些體育活動,學生的完成度也會逐漸提升,從而增強學生之間的友誼,提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
總之,合理的分組是開展合作學習的重要前提,小學體育教師要遵循差異性分組原則,發(fā)揮學生之間各自的優(yōu)勢,彌補個人不足,以能力水平、興趣愛好、個性差異等為分組前提,提升課堂效果。
團隊評價是對課堂教學的提升,團隊評價的方式有很多,教師應該應用多樣的評價方式,其一,有學生互評的方式,學生之間相互點評,這樣的點評會更加深刻,學也更能看到每一位學生的優(yōu)點與不足,其二,學生自評的方式,學生可以對自己進行一個更為細致的點評,更有利于學生的自身成長,其三,教師點評,教師點評更具權(quán)威性與知識性,教師可以就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與體育活動完成度做一個綜合的點評,增強學生對團隊協(xié)作的重視,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
小學體育合作化的課程應該是豐富多彩的,教師在正常為學生分組之后,還應該開展多樣的體育合作化活動,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小學體育的教學要求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競賽式教學是最能啟發(fā)學生好強心的活動了,而在小學體育課堂中開展合作性的競賽,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團隊意識。春秋季節(jié)開展校園運動會可以讓學生在每一個時段都可以進行適宜的鍛煉,從學生出發(fā),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之間的合作更能讓學生體會到這種團隊精神,當學生結(jié)成小組進行一些體育鍛煉的時候,學生的興致便會大大提升,積極的小組賽、班級對抗賽以及年級的晉級賽,這些競賽的組織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鍛煉欲望,讓學生更喜歡運動,如拔河、接力賽、籃球、足球等適宜學生團隊合作的運動項目,多參與集體活動可以讓學生更喜歡體育,學生的積極性會更高,還可以開展趣味運動會,對于提升學生的合作精神大有裨益。
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年級的籃球?qū)官?,學生分組,一對持球,一隊防守,學生在比賽時可以更好的掌握籃球?qū)W習的基本要領,在競爭的良性壓力下,又能提升學生的籃球技能。無論輸贏,教師要讓學生秉承“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原則,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教師也可以參加到比賽當中,這樣不僅形成了生生互動的良好合作局面,還營造了師生互動的教學效果,全面增進合作教學發(fā)展,增強自己的集體榮譽感,讓孩子感受體育競技的樂趣與艱辛。
5.2.1課前營造課堂熱身游戲,進行拉伸練習
導入是完成課堂的第一步,為了激發(fā)小學生的體育興趣,教師可以設計課前熱身的小游戲。游戲的重大意義就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生在上課之前難免難以進入狀態(tài),對于教師來說,學生進入不了狀態(tài),體育技能就不能完全展開,肌肉就不能得到很好的拉伸,只有做到良好的熱身運動才能提升體育鍛煉的效果。因此,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課前的熱身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得到熱身,在玩中鍛煉,適當?shù)倪\動可以為之后的長跑、跳遠等體育項目進行鋪墊。比如指導學生練習蛙跳塑造腿部肌肉的流線線條,做頭部運動可以緩解長期伏案學習的頸肩疼痛,也可以提供學生一些趣味的運動器材,像呼啦圈可以使腰部變得纖細,跳繩有助于身高的增長。
5.2.2營造趣味合作游戲,拓展學生體能
小學體育教師不僅在課前可以展開留學生合作的熱身活動,在一堂課即將結(jié)束的時候。教師可以再次進行體育合作游戲的展開,豐富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比如,教師可以開展換物賽跑游戲,學生幾個小組進行比賽,一些學生會跑錯路,但是學生并沒有氣餒,互相傳授經(jīng)驗,很快都找到了竅門。這樣的游戲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物品,讓學生去思考多了一個物品該怎樣交換速度最快,學生在游戲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跑步速度,獲得了體育運動的樂趣。設計體育游戲教學提升了學生的運動樂趣,激發(fā)了學生的運動能力,可以讓學生在樂趣中運動。
5.2.3構(gòu)建學生小組體育評價教學,塑造學生信心
在小學體育課的構(gòu)建中,體育教師可以開展體育評價式教學。每當進行完一個合作活動后,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相互的點評,學生之間可以以同桌為一組,前后桌為一組,學生之間分別點評對方的運動習慣,指出好的地方與不好的地方,教師此時要把主角的角色給予學生,讓學生自己當做“小老師”,以自己的能力去點評同學的作文,這樣的教學方式會提升學生的責任感,讓學生更有耐心和興趣去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與短處,學習同學的優(yōu)點,增加自己的自信心,一起進步提升。
當然,小學生年齡尚小,一些學生比較害羞,會不好意思指出同學的錯誤,這時教師可以先請學生進行體育課的自評,然后對其運動態(tài)度、動作學習以及運動習慣的養(yǎng)成進行點評與指導,為學生做出一個正確良好的表率,也讓同學有了一個標準,學生依據(jù)標準相互點評,一起進步提升,培養(yǎng)運動信心。
5.2.4實施親子合作體育教學活動,增強親情教育
教師除了要提升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動,還應該增強學生與家長之間的合作,形成良好的家校溝通。家長是對學生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所以,小學生家長應當在家庭營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對于學生要多鼓勵、多表揚,父母要充分的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在家里,家長要對孩子進行安全意識的培養(yǎng),講解平時應該注意卻很少能夠自覺注意到的事情。
在室外,家長可以與孩子進行一些合作性的體育項目,比如一起跳大繩、傳毽子、打羽毛球,這些簡單的、輕松的活動可以增進學生的肌肉鍛煉,保持孩子更健康的身心狀態(tài),而家長在與孩子的運動過程中也可以提升自己的身體素質(zhì),得到更多鍛煉,同時,家長還與孩子增進了交流,為孩子營造了良好的運動教育環(huán)境,不斷為學生提供正確的指導與鼓勵。小學體育教師要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為家長及時通報學生的情況,不斷激勵學生不斷進取,家庭教育可以提升學生的積極性,
5.2.5落實體育選修小組合作課,貼近學生喜好
“興趣是孩子的老師”,小學體育教師可依據(jù)學生的興趣,進行一些課堂選修活動課,優(yōu)化教學設計。學生對新的場地、器材有了興趣,必然會增強學習的有效性,一批新型的器材填補了學生體育器材的空白,教師可開展飛盤課、輪滑課、體操課、健美操課、攀巖課等,器材的改進也提高學生學習有效性,在原有的條件下也可以通過改變利用方式和手段,增強利用率和學習有效性。教師在教學時可按性別分組教學。男生在速度,靈敏性,力量上占優(yōu)勢,女生在柔韌,協(xié)調(diào)性方面占優(yōu)勢,男女生可以協(xié)同合作,充分的豐富小學體育課堂的趣味性,以團隊合作的體育教學改革的學校體育活動應大量開展,增強小學生的體育意識,
教師開展核心素養(yǎng)下的小學體育合作課堂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通過不同的小組模式,團隊評價的共同目標,以及開展多樣的學校體育活動來提升學生的能力,提升小學生運動精神,培養(yǎng)良好運動習慣,不斷培養(yǎng)整體發(fā)展的綜合性人才,培養(yǎng)學生團結(jié)協(xié)作、勇往直前的體育者精神。
[1]許梅珠.小學體育教學中興趣的培養(yǎng)與疏導[J].中華少年,2016(15):177.
[2]溫國平.談談小學體育教學中興趣的培養(yǎng)與疏導[J].當代體育科技,2016(2):85-86.
[3]李良紅,胥文鳳.探討“體育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體育游戲的優(yōu)化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5):174-175.
[4]陳蕾.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足球教學中的應用實踐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3):133-134.
[5]林曉芳.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3):163-165.
Construction of Cooperative Classroom under the Core Literacy of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WU Yingshu
(Huating Houfeng Primary School, Chengxiang District, Putian 351139, Fujian, China)
吳穎(1977—),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