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興 郭軍 杜橋省
(火箭軍工程大學 陜西西安 710025)
手榴彈投擲是軍校新生入學軍政基礎強化訓練階段的必訓科目,也是重、難點訓練科目?!爸亍痹谄淠芴岣咝聦W員的身體、心理素質,增強單兵近距離作戰(zhàn)能力;“難”在其不僅需要新學員掌握好投彈的技術動作,完成一定距離的投遠訓練,還要克服心理恐懼完成實彈投擲訓練。根據(jù)考核要求,手榴彈投擲教學可以從教練彈投遠和實彈投擲兩方面來組織。目前,軍校手榴彈投擲教學大都使用82-2式手榴彈,故該文只論述82-2式手榴彈教學。
按照教學大綱要求,手榴彈投遠訓練分為立姿、跪姿、臥姿3種投擲動作,其中立姿是三種投擲動作中最難、技術性最強、最有代表性的技術動作,故該文重點論述立姿投擲。從運動訓練學上分析,手榴彈投遠是一項體能主導類快速力量性的投擲運動項目,影響投擲項目成績的因素主要有出手速度、角度和方向。
1.1.1 出手速度
較多研究指出,投擲項目的成績與出手速度呈高度正相關關系,手榴彈投遠作為投擲項目,出手速度是提高投擲成績的關鍵因素[1]。要獲得最大的出手速度,首先,要具備一定力量素質,力量是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重要因素,提高力量素質需要學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專項素質訓練;其次,要熟練掌握技術動作,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技術動作,就會降低肌肉的做功效率。手榴彈獲得的力量主要由投擲者后撤腳蹬地、擰腰轉胯、背弓收腹、手臂投擲幾個動作傳遞而來,而傳遞動作又是層層遞進疊加的關系,要獲得最大的力量疊加,不僅要求每個部位的發(fā)力方向要一致,而且還要求技術動作準確、銜接流暢。因此,要熟練掌握技術動作,提高肌肉的工作效率。
1.1.2 出手角度
手榴彈的投擲屬于斜拋運動項目,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根據(jù)力學原理,拋物的最佳飛出角度為45°,但實際拋物飛出還會受空氣動力學、出手高度、運動員水平等因素影響,實際的最佳出手角度要小于45°。有關資料顯示,體育投擲項目中鐵餅、鉛球和標槍的最佳出手角度為33°~41°之間。82-2式手榴彈的質量和空氣阻力面積都較小,該文認為手榴彈的最佳出手角度在36°~42°之間。
1.1.3 出手方向
按照教學大綱要求,手榴彈投遠考核必須投進30m以外的等腰梯形框內方為合格,梯形框的30m處為窄邊,長5m;40m處長10m,投擲點和30m、40m的中心在同一條直線上,兩邊的等腰斜線可以無限向遠端延長。如果出手方向不準,偏離太大投出梯形框,即使再遠也不計成績,所以必須控制好出手方向。
1.2.1 技術動作教學
技術動作直接影響著手榴彈的出手速度、角度和方向,因此技術動作的學習是關鍵。想要獲得最大的出手速度,從引彈到出手的一系列動作必須流暢、銜接緊密,整個過程身體重心上下起伏變化要小,身體軀干部分向前做直線運動,盡量避免軀干部分左右晃動或者中間停頓[2],否則無法形成最大合力。首先,在技術動作教學時,教員要采用示范法教學,通過正確的技術動作示范讓學員對投擲動作有一個初步認識,為后面的學習確定一個標準[3]。做示范時,可把動作分成握彈、引彈、轉身、揮臂、出手5步進行講解,并講清每一步動作的要點、發(fā)力部位和順序、易犯錯誤等,讓學員在腦海中建立正確的動作模型;其次,學員自己徒手練習時,可按照五步倒序逐步練習,兩人一組,一人練習一人幫助糾正動作建立正確的運動軌跡;最后,進行握彈練習時,一開始練習力量不宜過大,以免動作變形,可采用目標指引法先在10~20m米處放一標志物,在小力量體會動作的基礎上進行投擲的準確性練習,然后慢慢增加距離直至使出全力。
1.2.2 專項素質教學
專項素質是手榴彈出手速度最直接的影響因素,要投得更遠,必須加強專項素質教學訓練。根據(jù)投遠的技術動作特點來分析,其所需的專項素質主要有上肢力量、腰腹力量和下肢力量。通過臥推杠鈴或啞鈴、仰臥舉杠鈴或啞鈴、引體向上等動作增強上肢力量;通過仰臥起坐、仰臥舉腿、仰臥兩頭起等動作增強腰腹力量;通過原地縱跳、跨步跳、雙腳交換跳臺階等動作增強下肢力量。在進行力量訓練中還要加強力量的協(xié)調性訓練,傳統(tǒng)的力量訓練就是要求學員練強練壯,強調單塊肌肉的肌力或者圍度的增加。而更科學的力量訓練方法則是要在增長單塊肌肉肌力的同時,要求多塊肌肉的協(xié)調發(fā)力,這樣才能在做投擲動作時形成最大的合力[4]。例如,可以通過牽拉彈力帶模擬完整的投擲動作,來加強上肢力量和腰腹力量的協(xié)調配合,進而形成最大合力。
1.2.3 常見錯誤動作及糾正方法
在投遠教學中一些常見錯誤會影響投遠成績。如動作二次發(fā)力,主要原因是引彈距離太長、身體重心太低導致身體不平衡。糾正方法是在引彈時,使后撤腿的膝關節(jié)弓步角度大于100°;彈道過高或過低,主要原因是彈出手過早或過晚,糾正此動作時,幫助人員可提醒學員出手時機;偏離梯形框,主要原因是發(fā)力方向沒有和梯形框中線保持一致,或者是小臂直接從側方拋出。糾正此錯誤可先調整身體站位,使其盡量和梯形框中線保持一致,然后借助彈力帶練習小臂從肩上方翻轉的動作。
2.1.1 手榴彈的構造與性能
手榴彈是單兵近距離作戰(zhàn)的常用武器,82-2式手榴彈重量輕、體積小、殺傷性強、性能可靠、操作簡單、便于攜帶,適用于任何作戰(zhàn)環(huán)境,尤其適用于消滅隱蔽在掩體或居民樓內的敵人。82-2式手榴彈主要由彈體和發(fā)火裝置兩部分組成。彈體由外向里分別是塑料外殼、鋼珠、高性能炸藥。發(fā)火裝置由保險銷、保險握片、擊針組件、發(fā)火體、雷管等組成[5]。它的爆炸原理是由發(fā)火裝置點燃雷管,雷管再引爆炸藥,炸藥瞬間產生巨大能量將彈體炸開,然后鋼珠急速飛出對外界進行破壞,有效殺傷半徑大于6m。
2.1.2 理論授課方法
在對學員進行理論授課時,開始盡量避免過多地強調手榴彈殺傷性多強、危險性多大、結構多復雜,容易給學員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應該多強調手榴彈設計的合理性、操作的簡單性,消除學員對實彈的恐懼感。82-2式手榴彈雖有較大的殺傷力,但性能可靠,這是因為手榴彈爆炸前有3道保險。第一道保險是保險銷,保險銷通常緊貼在彈體的卡槽中,沒有較大的力量去拉動不可能自動離開彈體;第二道保險是投擲者的手,拉掉保險銷后投擲者不松手,保險握片就不會彈起觸發(fā)發(fā)火裝置;第三道保險是爆炸延時,手榴彈出手后2.8~4s彈體才會引爆,這個時間段內有足夠的時間蹲下或跳進避彈坑。通過強調這3道保險,讓學員從心里認識到,其實實彈投擲很簡單、很安全,這樣就會很大程度地減輕學員的緊張和顧慮。
2.1.3 實踐授課方法
進行實彈投擲訓練前,還需要進行模擬實彈投擲訓練才能更好地保證實投的順利完成。實彈投擲訓練場有“七區(qū)三所”,即集合區(qū)、待機區(qū)、發(fā)彈區(qū)、待投區(qū)、投擲區(qū)、落彈區(qū)、警戒區(qū)、彈藥所、救護所、指揮觀察所[6]。在模擬投擲訓練時,盡量將“七區(qū)三所”等各種要素與實彈投擲布置的一樣。讓學員通過模擬實投訓練,提前了解實彈投擲的組織流程和注意事項,這樣學員在實彈投擲中才不容易犯錯。有些易犯錯誤的地方還要多練習、多強調,如有些學員在投擲過程中會一邊投一邊往下蹲,導致出手高度降低,彈體容易碰到防護墻反彈回來,非常危險。練習此動作時,指揮員可以借助口令提醒“投”和“蹲”的時機,讓動作定型。
2.2.1 進行思想教育,提前消除安全隱患
在實彈投擲訓練前,要對學員進行思想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強調實彈投擲過程中的紀律性,一切行動和操作必須嚴格按照指揮員的口令進行,嚴禁出現(xiàn)無口令的動作。另外,還要對學員進行摸底,了解有沒有思想不穩(wěn)定或存在其他過激心理的學員,這部分學員要單獨進行思想教育,以防發(fā)生意外。
2.2.2 挑選業(yè)務素質好的指揮員,保證訓練的嚴謹性
實彈投擲訓練中,現(xiàn)場指揮員至關重要,既要作為指揮員又要作為保護員。首先,要下達各種口令指揮學員進行訓練,必須對組織流程非常了解才不容易出現(xiàn)差錯;其次,還要處理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意外情況,如手榴彈未投出掩體,指揮員必須迅速做出反應保護學員跳進避彈坑,此過程不能有半點差錯,否則很可能出現(xiàn)傷亡事故。
2.2.3 嚴格按照組織流程訓練,確保訓練的安全性
手榴彈實彈投擲具有較大的殺傷性,組織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嚴格要求。首先,依據(jù)武器操作、實彈投擲和野外駐訓的相關規(guī)章制度,科學制訂實彈投擲方案并嚴格按照方案要求組織訓練,保證實彈訓練場的正規(guī)秩序;其次,對現(xiàn)場的組織人員合理分工,明確各個點位負責人的主要職責,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問題要立即停止訓練;最后,場地、人員、物資等各種要素的保障要到位。訓練前認真檢查場地是否規(guī)范,是否有安全隱患,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醫(yī)護人員、救護車、排爆裝備等都要到位待命。
手榴彈投擲訓練既是對學員的身體素質的訓練,也是實戰(zhàn)技能的訓練,在教學訓練中雖然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只要方法科學合理,就會取得很好的訓練效果。在投遠教學中,技術動作的訓練要注重循序漸進,從易到難,讓學員逐步掌握,在掌握技術動作的基礎上還要加強專項素質訓練,從而更好地提高訓練成績。在實彈投擲教學中,要提前組織好模擬訓練,做好思想教育,組織流程嚴密、嚴謹、嚴肅,符合武器操作要求,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