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吉爾
“何謂信仰,那是歷久彌堅;何謂誓言,那是永不背叛;何謂理想,那是矢志不渝;何謂先鋒,那是奮勇向前……”激昂的歌聲感染著每一個人。這是9月24日中共一大紀念館報告廳“初心講堂”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品牌發(fā)布儀式暨首講活動中的動人一幕。于此,“初心講堂”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品牌正式揭牌。
“初心講堂”由上海市委組織部、上海市委宣傳部作為指導單位,是依托中共一大紀念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中共四大紀念館為核心陣地,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題主線,利用上海豐富的紅色資源和學思踐悟新思想的實踐資源作為生動教材的黨員教育新載體。
“初心講堂”的首講課程,是由中共一大紀念館和上海歌劇院精心策劃制作、以歌劇黨課形式呈現的《晨鐘》。歌劇黨課講述黨的早期領導人李大釗面對風雨如磐的斗爭形勢,最終堅定選擇馬克思主義的尋道歷程,幫助大家循著時間脈絡,感悟黨的偉大開端。在精選版展演之前,上海歌劇院副院長、國家一級導演黃景譽首先以“晨鐘”“青春”“使命”三個關鍵詞,為大家介紹了原創(chuàng)歌劇《晨鐘》。
其實,早在2019年,上海歌劇院便策劃并推出了這一類型的歌劇黨課。歌劇黨課集原創(chuàng)歌劇推廣、戲劇音樂導賞與中國共產黨建黨初期相關歷史背景介紹于一體,積極探索新時代黨員教育的方式和平臺,通過原創(chuàng)音樂作品將音樂藝術與黨課有機融合,再現黨的奮斗歷程,贊頌黨的輝煌業(yè)績,讓黨員在音樂和歌聲中感受黨史、了解黨史、理解黨史,用藝術的方式激勵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紅色”,是上海歌劇院自成立以來創(chuàng)作演出最源頭的基因。盡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地處國際化大都市的上海歌劇院,是一個很“洋范”的院團,但如果了解上海歌劇院的歷史,就會發(fā)現,這所劇院的“紅色”基因是與生俱來的。
1956年,上海歌劇院由多家革命文藝團體聯合組建而成,其中最主要的成員,正是被譽為“中國少年兒童的一面旗幟”的革命文藝積極踐行者——新安旅行團。早在抗日救國時期及解放戰(zhàn)爭時期,這群“小好漢”就排演了許多廣受歡迎的歌舞作品。他們的足跡踏遍大江南北,行程達5萬里。1949年7月6日,一路打著腰鼓跟著軍隊的他們成為慶祝上海解放大游行的隊伍中充滿活力、引人注目的年輕人。從建院之初排演的《白毛女》《劉胡蘭》《小二黑結婚》《洪湖赤衛(wèi)隊》等經典民族歌劇,到創(chuàng)作演出的舞劇《小刀會》、歌劇《天門島》、音樂舞蹈史詩《在毛澤東思想旗幟下高歌猛進》等頗具影響力的舞臺作品,以及《黃河大合唱》《長征組歌》等深受觀眾歡迎的經典作品,在幾十年的藝術實踐中,上海歌劇院始終守護紅色根脈,將紅色基因傳承與發(fā)揚。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劇院經典力作保留劇目,民族歌劇《江姐》自1965年由該院第一代“江姐”任桂珍首演后,堅持排演近60年,不僅登舞臺、進校園、入社區(qū),演出500余場,更培養(yǎng)歷練出六代“江姐”。在慶祝建黨百年的新版《江姐》制作中,演出陣容平均年齡只有35歲,還大膽起用了劇院優(yōu)秀青年導演及舞美、燈光設計師,在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的同時,也在青春朝氣中將紅巖精神薪火相傳。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作為社會主義文藝工作者,更應“立時代之潮頭,發(fā)時代之先聲”。建院65年來,上海歌劇院始終踐行推動中國歌劇事業(yè)發(fā)展的使命與擔當,用歌劇講好中國故事,讓歌劇更好地服務于人民的美好生活。
“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正是秉承這樣的藝術責任與擔當,上海歌劇院的原創(chuàng)力作始終不忘初心。作為慶祝建黨百年上海首批重點文藝創(chuàng)作項目,歌劇《晨鐘》以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李大釗為主要人物,以“尋道、行道、殉道”為線索,展現了李大釗、陳獨秀等共產主義先驅為民族探尋真理、為共產主義慷慨赴死的革命精神。經歷了5年多的創(chuàng)排和打磨,今年5月,《晨鐘》作為國家大劇院歌劇節(jié)“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系列演出”劇目首度亮相北京。這部歌劇的創(chuàng)作演出,也是上海歌劇院幾十年紅色基因傳承發(fā)展最突出集中的體現。除了標準舞臺版,上海歌劇院還為該劇精心設計了巡演版、校園版、歌劇黨課演講版等多種形式。
為了使黨課更富有感染力,也為了使演員能在講課中感悟角色,在2019年舉辦的多次歌劇黨課中,歌劇《晨鐘》主人公李大釗的扮演者、上海歌劇院青年男高音歌唱家、青年黨員于浩磊化身主講人,將建黨初期相關歷史人物、事件,結合劇中對應角色與片段,為現場觀眾做了深入淺出的講解和演唱。講述與表演相結合、導賞與互動相配合的創(chuàng)新黨課形式,在面向社會各界的多次實踐中受到了廣泛好評。此次參加“初心講堂”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品牌發(fā)布儀式和首講歌劇黨課《晨鐘》的觀眾,也為革命先烈不畏艱難、求索真理的精神而感動,更紛紛對歌劇黨課的藝術展現形式和精湛演繹表示贊賞。
當天,中共一大紀念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中共四大紀念館也同步發(fā)布了“初心講堂”2021年度課程內容。從2021年9月開始,每月的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的周五,都會在三個紀念館的“初心講堂”陣地,定期舉辦黨員教育活動,使“初心講堂”成為基層黨組織開展黨員教育的紅色殿堂。
本次“初心講堂”的開講,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深化黨員教育的創(chuàng)新舉措,旨在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從黨的誕生地再出發(fā)、從建黨百年的偉大時刻再出發(fā),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初心使命。而上海歌劇院創(chuàng)排《晨鐘》各種版本的演出,推出歌劇黨課,也正是希望能夠以藝術的形式繼承李大釗先生敲響的“晨鐘”使命,不忘初心、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