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然
摘要:水稻是我國農業(yè)生產中較為常見的糧食作物,在滿足人民群眾飲食需求、促進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方面發(fā)揮積極作用。眾所周知,水稻生長具有周期性特點,受各種因素影響容易滋生病蟲害,不僅會降低水稻產量,還會為農民造成巨大經濟損失。而采用科學、合理的水稻栽培技術,能夠從根本上減少不良因素對水稻作物的侵害,可以充分滿足水稻優(yōu)質、高產需求?;诖耍疚膶⒔Y合以往種植經驗,對水稻栽培技術進行分析,并深入研究水稻栽培技術對水稻產量造成的影響,希望能夠為專業(yè)人士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水稻;栽培技術;高產
0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飛速發(fā)展,人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促進經濟市場對水稻作物的需求量逐漸增加。四川省宜賓市筠連縣作為當?shù)厮痉N植重要基地,水稻產量能夠直接影響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狀況。由于水稻栽培涉及環(huán)節(jié)較多,包括選種、播種、施肥等方面,所以想要提高水稻質量和產量,就要遵循因地制宜基本原則,選擇合適的水稻栽培技術,將影響作物健康生長的不良因素控制在根源處。
1 水稻栽培中的常見問題
1.1 農民綜合素質參差不齊
農民作為水稻栽培的操作者,其專業(yè)水平和綜合素質能夠直接影響水稻生產質量和產量[1]。眾所周知,農民群眾普遍文化水平較低,在水稻栽培過程中習慣沿用傳統(tǒng)種植技術和方式方法,不愿主動學習和應用現(xiàn)代化栽培技術及農機設備,并且在水稻栽培過程中沒有充分認識到田間管理的重要性,大多采用粗放式管理方法。水稻栽培涉及到選地、選種等諸多環(huán)節(jié),具有專業(yè)性、系統(tǒng)性、綜合性特點,其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存在問題,都會直接影響水稻質量和產量,這也對農民群眾綜合素質提出較高要求。想要提高農民綜合素質,需要當?shù)卣跋嚓P部門積極發(fā)揮主導作用,通過開展多樣化培訓活動組織農民群眾參加,或者委派專業(yè)人員深入基層為農民群眾提供指導,再或者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方式定期推動水稻栽培相關知識和技術,從而有效提高農民群眾先進意識,使其在水稻栽培過程中自覺規(guī)范自身行為,實施精細化管理工作,從而有效提高水稻質量和產量[2]。
1.2 管理手段滯后
新時期背景下,我國水稻種植逐漸向機械化趨勢發(fā)展,但水稻栽培過程中使用的農機設備大多由農民個人保管。由于部分農民群眾對農機設備缺乏正確認識,所以在應用和管理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具體來說,在農機設備使用過程中,可能沒有嚴格按照規(guī)范和標準操作,導致農機設備存在諸多質量隱患和安全問題,不利于提高水稻栽培質量和產量。甚至一些農民沒有充分認識到農機設備管理的重要性,導致部分故障設備仍在運行使用,嚴重影響工作效率,這也是影響水稻栽培品質的關鍵因素之一[3]。針對這一問題,需要相關部門在推廣水稻栽培技術和機械設備時,強化管理方式和方法的培訓力度,有效提高農民管理意識,保證在農機設備使用過程中嚴格按照規(guī)范操作,保證農機設備穩(wěn)定運行,從而為提高設備質量和產量奠定良好基礎。
2 水稻高產的影響因素
盡管我國水稻種植歷史悠久,長期以來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種植方式和方法。但隨著水稻種植規(guī)模的逐漸擴大,加上經濟市場對水稻作物需求量的日益提升,使得傳統(tǒng)種植技術和方法存在的問題日漸凸顯,已經無法充分滿足現(xiàn)代化水稻栽培的高產需求。近年來,科學技術不斷進步,水稻栽培技術也得到了一定優(yōu)化和完善,在水稻種植過程中使用科學、合理的栽培技術,能夠保證各生產環(huán)節(jié)得到有效控制,有利于提高水稻質量和產量。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2.1 播種時間對水稻高產的影響
直鏈淀粉是水稻作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直接用影響水稻口感和營養(yǎng)水平。在水稻栽培過程中,隨著時間不斷發(fā)展,直鏈淀粉含量也會隨之提升。通常情況下,水稻播種時間越早,作物中的直鏈淀粉也會越多,容易導致稻米口感粗糙,無法充分滿足消費者飲食需求。由此可見,在水稻作物栽培過程中,只有合理控制播種時間,才能夠有效提高作物品質,確保水稻高產。
2.2 肥料施加對水稻高產的影響
水稻在不同生長階段,對肥料需求不盡相同,并且不同肥料品種、不同施肥方法對水稻質量和產量影響程度也存在差異[4]。例如:在水稻栽培過程中,適當施加有機肥,能夠為水稻提供均衡的營養(yǎng)成分,作物成熟后其質量也會相對較高。除此之外,合理控制氮肥用量,能夠有效提高水稻營養(yǎng)水平和外觀品質。
2.3 除草對水稻高產的影響
施加肥料后會改善土壤條件,在為水稻提供豐富營養(yǎng)成分的同時,也會導致田間產生大量雜草。如果不及時處理,會導致雜草高度不斷增加,從而影響田間光照效果和通風效果,阻礙水稻進行光合作用。另外,雜草在生長過程中會與水稻爭奪養(yǎng)分,導致水稻生長態(tài)勢減弱,不利于提高水稻質量和產量,故需及時除草。
3 科學應用水稻栽培技術促進水稻高產的措施
3.1 科學選地
水稻在生長過程中對土壤條件要求較高,在選地過程中,應該優(yōu)先選擇土質疏松、有機質豐富、肥力較高的無病源田塊,周圍最好具備干凈水源,為水稻灌溉提供便利。另外,水稻種植地適合干耕,在種植前應做好開溝作畦工作,通常溝的寬度應控制在20cm左右,深度控制在15cm左右,畦面滿足軟硬適中、溝深面平基本需求,這種田塊透氣效果較好,有利于促進水稻根系快速生長。
3.2 合理選種
選種是水稻栽培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種子質量與水稻產量息息相關。在選種過程中,應遵循因地制宜基本原則進行分析。四川省宜賓市筠連縣屬于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qū),水系縱橫交錯,土地資源豐富,在多年水稻栽培中培育出諸多優(yōu)質品種。通常在選種時應優(yōu)先選擇抗病能力強、抗倒伏性高的優(yōu)質種子,在此基礎上還要做好育苗工作。
3.3 水稻播種
水稻種植密度是影響水稻產量的關鍵因素,所以在水稻播種過程中應控制好水稻種植密度。如果水稻種植過密,會影響田間光照效果和通風效果。如果過于稀疏,則會浪費土地資源,從而降低水稻產量。只有保證種植密度適中,才能夠促進水稻正常進行光合作用,使其在生長過程中積累更多有機質。通常情況下,水稻種植密度需要結合水稻品種、地勢地貌等要素進行綜合分析,從而為水稻健康生長奠定良好基礎。
3.4 田間管理
水稻生長具有周期性特點,不同階段對生長環(huán)境和生長條件要求不盡相同,所以做好田間管理工作至關重要。種植戶需要結合水稻生長需求、生長特點以及土壤情況合理施加肥料。這就需要種植人員做好田間土壤監(jiān)測工作,并對土壤條件進行深入分析,結合分析結果合理配置肥料,做到缺什么補什么、缺多少補多少,保證田間土壤養(yǎng)分均衡。在以往水稻栽培過程中,由于管理粗放,導致肥料施加不當,使得水稻在生長過程中營養(yǎng)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病蟲害發(fā)生率。
而且,部分農戶對施肥工作存在錯誤認識,認為肥料用量越多,作物生長越快。然而過度施肥不僅會浪費肥料、增加種植成本,還會發(fā)生燒根、田間污染等一系列問題,不利于促進作物健康生長。由此可見,只有合理施加肥料,才能夠有效提高水稻抗病能力。另外,肥料在促進作物生長的同時,也會為一些雜草提供養(yǎng)分,如果不及時清理這些雜草,會影響田間通風、光照效果,同時雜草會與水稻爭奪養(yǎng)分,導致水稻生長緩慢,不利于提高水稻產量。因此,在水稻栽培過程中,需要強化田間精細化管理工作,出現(xiàn)雜草及時清除。
3.5 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一直以來都是水稻栽培的重點。近年來,四川省宜賓市筠連縣水稻種植規(guī)模逐漸擴大,病蟲害滋生率隨之提高,并且來源廣泛、種類繁雜,其中一些病蟲害存在隱蔽性特征,初期不易察覺,如果不及時控制會在短時間擴大危害范圍,不僅會增加治理難度,提高防治成本,還會降低水稻產量和質量。所以,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需要做到預防為主、綜合治理。較為常見的病蟲害防治技術有以下幾種:
第一,農業(yè)防治技術。即通過深耕、整地等方式改善土壤條件。同時做好灌溉、排水工作,將水位控制在合理范圍內,為促進水稻根系發(fā)育奠定良好基礎,從根源上減少病原微生物。第二,物理防治技術。即遵循物理原理,通過光、熱、聲波等方式消滅害蟲,例如:利用害蟲趨光性特點,采用燈光誘殺方法殺滅害蟲。第三,生物防治技術。即遵循生物原理,采用以蟲治蟲、以菌治蟲等方式殺滅害蟲,這種防治技術不僅效果較好,而且天然無污染,有利于維護田間生物多樣性。第四,化學防治技術。這種防治技術較為傳統(tǒng),即利用化學藥劑治理病蟲害,適用于大范圍被侵害田塊,治理效果較好,但是不適合長時間使用,會對作物、土壤、空氣造成不良影響,同時會增加病蟲害抗藥性。如果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采用化學防治技術,應優(yōu)先選擇低毒、低污染化學藥劑。
4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是農業(yè)生產大國,水稻是農業(yè)生產中的常見糧食作物,其種植水平關系到國家民生大計。尤其近年來,社會群眾消費水平不斷提升,促進經濟市場對水稻作物需求量進一步擴大。研究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已經成為農業(yè)實現(xiàn)穩(wěn)定發(fā)展目標的當務之急。然而,由于水稻栽培具有周期性特點,所以容易受環(huán)境變化、管理不當?shù)纫蛩赜绊懽躺∠x害,輕則影響作物正常生長,重則導致作物大面積死亡。因此,新時期背景下,農民群眾不僅要積極引進水稻高產栽培技術,還要加大病蟲害防治力度,全面提高水稻質量和產量。
參考文獻
[1] 陳興偉.水稻栽培技術對水稻高產的影響探究[J].新農業(yè),2021(7):5.
[2] 黃少林.優(yōu)質高產水稻的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對策分析[J].農家致富顧問,2019(2):1.
[3] 劉曉榮.水稻栽培技術對水稻高產的影響[J].農村科學實驗,2020(25):32-33.
[4] 謝明.淺析農業(yè)技術推廣及水稻栽培技術的要點[J].現(xiàn)代農業(yè)研究,2021,27(3):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