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雪琳
進入秋天,一看見市場上售賣的石榴,我的眼睛就發(fā)亮了,因為對石榴的鐘愛經(jīng)年日久,每次剝開一個石榴,就像打開了一個與往事有關(guān)的記憶。
記得小時候,鄰居家王大嬸的小院里就種了兩棵石榴樹,長勢喜人,在碧綠的枝葉間,火紅的石榴非常誘人。王大嬸善良能干,家里家外一把手,辛勞之中從沒有怨言,苦苦支撐著貧寒的家,什么樣的臨時工都干過,諸如蓋房的泥瓦工、油漆工,清潔工、幫廚,做停電時用的蠟燭等等。
王大嬸每天忙而不亂,有條有理,每餐變著花樣,做家鄉(xiāng)口味的各種飯食,既把一家老小養(yǎng)得健健康康,還把雞鵝們喂得肥肥壯壯。閑下來時,她還自己裁剪布料做衣服,給孩子們替換著穿。
后來日子好過了,她仍是閑不住,在家里承接壓制成批量塑料袋的活兒,不嫌利薄一天天干著,因為只要有活干她就覺得生活有奔頭。街坊鄰里都夸她是個利落人。
王大嬸特別喜歡小孩子,尤其是小女孩,每次看到我的發(fā)辮松散了,她就樂呵呵地馬上為我編一個更好看的辮子,讓我能在小伙伴面前顯擺上半天。令我陶醉的是,王大嬸梳辮手法好,速度快,更兼力度輕柔,如同按摩一樣的舒服,不像媽媽給我梳頭,有時扯得頭皮疼。
誰知后來,天不遂人愿,王大嬸患上了婦科惡性腫瘤,好日子剛起了個頭,她就去世了,只有石榴樹還年年開著花、結(jié)著果?,F(xiàn)在回想起來,王大姐也是有心事的,那些情感的起伏沉降,如同石榴果里面的一顆顆晶瑩飽滿的紅籽粒,一層層包裹著,從外面往里看,什么也看不出來。也許這樣的心事要埋藏一生的時間,除了供她自己在難眠的夜晚苦苦咀嚼之外,沒有人會窺探到她真實的內(nèi)心。
又是一個秋天了,眼見著市場上那些個石榴果,我又想起王大嬸,和她家院子里的那兩棵石榴樹。